返回第547章 清军的震惊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是撇开他,转向另一个进军方向。

    比如说,他转进青州,明军就进攻沂州,威胁淮安、徐州的侧翼;

    他要是向沂州撤退,明军却会进攻青州或济南,切断运河,并与江淮明军形成前后夹击的态势。

    “大人。”图喇皱眉阴脸地走下城墙,一直跟在身旁的前锋统领扩尔坤凑近过来。

    见周围没有绿营兵将,他才开口建议道:“敌人攻城向有章法,一门一门堵塞,甚是稳健。若置西城与北城的敌人于不顾,恐怕会被围困于城内。”

    图喇点了点头,沉声道:“我岂能不知明军之战法?若被围困,周边没有大队援军,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增援。”

    轰,轰,轰!轰鸣的炮声再次响起,地面都在微微颤动。那是明军用实心弹在摧毁城墙,破城只在于时间长短。

    扩尔坤待炮声稍息,继续说道:“敌人火力凶猛,我军已被全面压制。城破之后,大人准备与敌人巷战厮杀?”

    图喇沉吟不语,这当然不是他所希望的。

    城内战斗,并非八旗兵将之所长。况且,城墙就是守军的心理屏障,城破则军心惶惶,战志削减,岂能抵挡兵力雄厚的明军?

    扩尔坤没再追问,他相信话中的意思,图喇应该能够听懂。明军的攻城战术是很厉害的,援军又不能很快赶来,坚守与等死没有太大的区别。

    图喇当然听明白了,但他却心中惊骇。

    什么时候,军心士气已经如此低落,稍遇挫败,便没有了斗志战意。扩尔坤的暗示,难道只是他一个人的心理?

    八旗兵将尚且如此,汉军和绿营更可想而知。嘴上不说,但心里的怯懦恐惧,却更可怕。

    “我军若转进,或走青州,或走沂州。”图喇思虑半晌,缓缓问道:“依你之见,该走哪里?”

    扩尔坤并没有多作思考,便开口说道:“青州易守难攻,又可屏障京师。卑职愚见,退往青州为宜。青州若不守,还有济南,亦是胜过胶州的坚城。”

    心中暗叹,图喇也没责怪扩尔坤的贪生怕死。人家说得冠冕堂皇,卫护京师,保卫皇帝安全。

    实际上,护尔坤是想离得京师近一点,离前线远一些。如果战败,窜逃出关的速度也能快一点。

    见图喇没作声,扩尔坤眨巴眨巴眼睛,又解释道:“京畿驻军最多,增援也最便捷。退守沂州,敌人若扑奔青州、济南,岂不是断了我军的退路?”

    有道理呀!图喇也有此担心,但却不想全部按照扩尔坤的设想来。

    掘壕困城门,明军已经相继堵住了东门和南门,兵力更加充裕,又向北门和西门扩展。

    清军不跑,那就予以全歼。尽管开始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但作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调整。

    “看来,鞑虏连番挫败,已经丧失了继续进攻的勇气。”王屏藩安抚着打着响鼻的战马,带着些许的轻篾,冷笑着说道:“只能在城中等死了。”

    刘享沉声说道:“应该是太过意外,自以为最强的骑射,最擅长的野战,一下子全部失灵,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骑兵万马奔腾的威势,确实令人震撼。但在实际作战中,可能也只有骑兵对骑兵,才会采取如此激烈的对冲交锋。

    面对严整的步兵战阵,很少有指挥官会命令骑兵硬冲,用人和马的大量伤亡,来击破敌阵,再追亡逐北。

    鞑虏也是一样,与敌人作战的两大致胜招术,一个是骑射,另一个则是肉搏。

    二三十年过去了,鞑虏的战术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当红夷大炮的效能也被完全压制后,他们的落后就完完全全地体现出来。

    在射程上,线膛火枪是弓箭的两倍。鞑虏的骑兵还未冲到发箭的距离,就已经遭受到了线膛火枪的两三轮攒射打击。

    至于近战肉搏,现在的鞑虏已经不是当年的悍不畏死,明军也不是明末时的怯懦畏战。

    精神意志已经迥然不同,甚至说是对调相反,也不为过。

    再加上武器装备的绝对碾压,只要明军稳扎稳打,不犯错误,清军已经没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如果说在光复江南的过程中,优势还体现得不是太过明显。时隔一年,再次交锋带给清军的只能是震撼和无力。

    说白了,与辽东鞑虏是差不多的遭遇,被打蒙圈了。

    本来还以为能打个有来有回,至少能招架一二。可现实的残酷,给了鞑虏迎头暴击。

    这个时候,他们恐怕才知道,明军已经不是他们能够战胜的对手。就象清廷寄希望于明军内乱,清军也发现,除非明军犯错,否则是毫无机会。

    “可惜,今天风不小,不能见识万岁研制出来的新武器。”黑有功看着随风飘散的硝烟,甚为遗憾地摇了摇头。

    王屏藩笑了笑,说道:“早晚会看到的,肯定会吓得鞑虏魂飞胆丧,一举奠定胜局。”

    “胜局是早已确定的。”刘享信心满满,停顿了一下,又不忘提醒道:“王将军,如果鞑虏弃城,追杀逃敌便全靠骑兵团啦!”

    “刘将军放心。”王屏藩同样信心十足,朗声道:“别说是追杀,就是正面与鞑虏骑兵交锋,骑兵团也能战而胜之。”

    骑兵团的挑选和训练相当严格,都是能够马上作战的精锐。

    而且,又学习和演练了黄立所建议的骑兵墙冲锋,经过将领们的实践和调整,战术打法有战力,都有所提升。

    唯一的缺点就是花费大,训练周期长,战马数量也少,只组建了四个编制为八千的骑兵团。

    黄立希望骑兵能够在北伐中不断扩充,但却不是能够冲锋陷阵的飞骑兵,而是随时能够增加的枪骑兵。

    骑兵团也将是飞骑与枪骑的混编模式,在作战中,也要尽量减少飞骑兵的减员和伤亡。

    王屏藩的骑兵团在山东作战后,还将调到辽东作战。

    除了在山东战场缴获战马而增加的枪骑兵,辽东那边已经组建了两三千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