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管是政策法规,还是机构建设,都在向着黄立所熟悉的方向转变。但实际效果,却有大有小,并不是都那么明显。
甚至于,有些还需要调整,以适应现在的时代。而黄立最想改造的,其实是人们的思想,但这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办到的事情。
万事开头难,但却不能因为畏难,而拖延不做。哪怕只是迈开脚,走出一小步。
大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小民百姓身上,也是如山般的沉重。朝廷的一小步,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足以改变人生和命运。
寒风吹拂,第一场小雪已经在辽东不期而至。路上铺上薄薄一层,路旁已经泛黄的枯草上,也象蒙了块白布。
赵小贵拉着板车,与其他百姓一起,运载着粮草物资,从港口向旅顺堡走着,闲聊着。
“明年就都能种上庄稼啦!”赵小贵感慨地说道:“开春把荒草一烧,这地肥着哪,现在,真是看着可惜。”
同行的百姓年纪较长,可也只有四十来岁,脸上皱纹都显得很多,呵呵笑道:“这还用说?几十亩地呢,要是有牛,百八十亩也能种。一年的收成,就足够全家吃喝,还有富裕。”
小贵连连点头,说道:“是啊,要是不打仗,老天爷再照顾,有一年时间,各家也差不多能缓过来了。”
“仗是肯定要打的。”中年百姓挠了挠已经寸许长的头发,沉声说道:“除非把鞑虏给灭了。可这,也不是那么容易,没有几年时间,怕是不成。”
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不过,明军很能打,可比崇祯年时强多了。那时候还有东江军,毛大帅领着跟鞑虏打来打去……”
小贵苦笑一声,说道:“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天下太平,过上安心的日子。”
中年人一脸深有同感的神情,沉默了半晌,不知在想些什么,但很快就又展颜一笑,说道:“这世道,咱们老百姓过一天算一天,想那么多也没用。”
“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是过日子,得过且过乐呵呵也是过。咱们小百姓,就听天由命吧!”
小贵似乎得到了些许安慰,脸上露出笑容,脚步似乎也轻快了不少,说道:“老哥说得是,想多了确实没有,发愁也解决不了问题。只希望明军能够守住这地方,不让鞑虏打过来。”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是身处战乱,平民百姓就如同风中的落叶,只能满地飘零,身不由己。
虽然这两个月时间,明军在金州已经稳固了根基,老百姓也能吃饱肚皮,但心中的担心却没有减少。
而且,越是这样的好日子,越是有希望,就越害怕失去。其实,如果能过安生日子,哪怕吃苦受累,老百姓也能捱过去。
所以,他们在心里,不知不觉已经偏向于明军。帮助明军运送物资,一来能赚钱,二来也真希望明军能长久占领这里。
原因很简单,生活和待遇上的差距太明显。与鞑虏统治的时候比,只要你勤劳肯干,不仅饿不着,还能小有积蓄。
而且,新成立的官府已经广为宣传,分给他们的田地,享受的赋税政策,至少十年不会改变。
十年哪,这既表示了明军的信心,更给了百姓们不少的希望,他们也由衷地期盼明军能够平定辽东,消灭鞑虏。
如果明军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意味着百姓也能安享太平,还有了足以养家糊口,甚至是发家致富的根本——肥沃的田地。
小贵心情稍好,又东张四望起来,说道:“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车辆,一眼都望不到边。这是运来多少粮食,足够几年吃的了吧?”
中年人笑了笑,说道:“好几万军队,再加上那么多百姓。这些粮食,顶多够半年吃的。”
说着,他看向小贵,问道:“等到大雪封路,就需要雪橇运输了。你家里要打造雪橇,听说官府会外租马匹,继续让咱们赚点小钱。”
在港口装卸搬运,恐怕是青壮男子最简单易干的活计儿。对于贴补家用,特别是还不能耕种的农闲季节,非常的合适。
小贵笑了笑,说道:“雪橇已经造好了,就是租马匹的事情,还不知道官府是个啥章程。要是明年春耕时候,还能有马匹出租就好了。”
“要是能定下来,俺家倒是想再多种个二三十亩。”中年人不太确定,但却有所企盼,“趁着土地随便申领,给子孙也攒个家业。”
封建社会,大多数百姓都是在土地里刨食的农民。土地对于他们,则是最宝贵的资产。
现在,虽然还有战乱之忧,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也确实是个极好的机会。
只要你申领,能耕种不撂荒,官府对于田地分配则是慷慨的,只怕地荒,不怕你多种。
而百八十亩田地,至少能保障几口之家数代的生计,除非人口太多。当然,人口多,你也可以多申领田地。
按照目前所定的赋税,老百姓是多耕多得,那谁不积极?只要力所能及,谁不抢着把田地先占上?
至于以后,以后再说以后的。想得太多,还不活了?
小贵有些犹豫,缓缓说道:“俺家是凤城的,这还想着回到家乡,再安心耕种呢!在这里安家落户的话……”
“嘿,在哪都是种地过日子,你还瞎想个啥?”中年人撇嘴一哂,说道:“俺家乡还是定辽后卫(大概是本溪地区)的呢,也没想那么长远。”
家乡是深入人心、刻入骨中的记忆,不一定多么富饶,可那是祖辈生活的地方,有着祖先的坟墓。
集中于金州的辽民,籍贯却是遍布辽东的。虽然不得不习惯现在的生活之地,但对家乡的思念却是难以磨灭的。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并不只是现在辽东的辽民。可能还有因为战乱而逃难到山东、直隶等地的辽人。
只不过,一代人的时间已经过去,他们的思乡之念应该淡薄很多。而且,因为清廷的封禁,他们想回也回不了。
但可以预见,平定辽东之后,在朝廷的推动下,将迎来一个人口增长的高峰期。
移民开发,也不限于原籍的辽人,还有各地被优惠政策吸引的各地百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