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0章 历史责任,河伯陈潢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战争是造就超级富豪的重要路径”,满清所树起的皇商八大家,正是这条定律的重要实践者。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他们也是成功者。家财万贯,仆佣无数,享尽荣华富贵,个个得以善终。

    可惜,在这个时空,因为黄立,一切都将有所不同。

    其实,黄立也赞成上面的那句名言。他也在善待商贾,但却是有底线,有标准,有原则。

    第一便是爱国,其次才是回报社会。

    所谓“商业无国界,商人有国籍”,如果把金钱和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甚至不惜卖国,不惜使同胞流血死亡。这样的商人,黄立绝对是不能容忍。

    明亡的原因很多,从上到下,要吸取的教训,都要逐渐地总结出来,并一一列举。

    哪怕是崇祯的错误,黄立也不打算避讳。因为,作为帝国的领导者,他的责任不可推卸。

    受传统忠君思想的桎梏,很多明末士人将明朝灭亡的责任归咎于臣子的过失,而闭口不谈君主的责任。

    朋党之争、贪污腐败、玩忽职守,全都是臣子的问题。不是的,也全都推到臣子身上。

    而崇祯非但没有责任,反倒是励精图治的中兴之主,“烈皇帝之英明勤敏,自当中兴,而卒致沦丧者,以辅佐非人也”。

    当然,在这些主流思想中,也不乏有识之士,指出了崇祯的过失,认为他对明朝灭亡难辞其咎。

    比较客气的有张岱,他认为“先帝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行法,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反四覆,夕改朝更”。

    明末清初的学者戴笠,直言皇帝不善选人用人、无深谋远虑、刚愎自用;

    杨世聪则指出崇祯帝的过失:重宦官、轻朝臣,内阁被架空,导致战局失利。

    而直言不讳,比较激烈的也有,如莳菊逸民。

    针对崇祯帝“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的说法,他直接反问:“亡国之臣,谁使之处枢要、跻仕途?”

    在这些言论中,谈迁的分析较为透彻。他认为,崇祯帝虽然“勤俭明敏”,但用人不当、治国无方。

    所谓“寄腹心于近幸,忘向者逆案之症创。先帝之患在好名而不根实,名爱民而适之,名听言而适拒之,名亟才而适市之。聪于始愎于终,视举者无一足任。”

    黄立之所以一定要分清责任,并不是要把崇祯怎么样。人都死了,还是殉国的,也真的不能怎么样。

    但该是谁的问题,就是谁的问题,不能混淆。否则,责任不清,又如何能惩前毖后,如何能吸取教训?

    黄立不能说,不好说,但不代表别人不能畅所欲言。只要他默许同意,印刷刊发,自然会有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嘛!

    当然,黄立也会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私货。在他看来,崇祯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三个字,那就是“没担当”。

    作为一个领导者,有恩不欲归下,有过全盘托出。

    杀陈新甲就是一个极坏的例子,闹得群臣谁也不敢再担责任,唯恐落得同样的下场。

    与后金议和如此,迁都如此,与李自成议和也是如此。大家都装哑巴,谁也不肯再直言相告,最后崇祯也只好自挂东南枝。

    如果领导拍着胸脯说一句:你们都放心干,出了事我顶着。

    那下面的工作热情肯定会大不一样,可惜这道理,崇祯到死都不明白,还在发出“诸臣误我”的哀叹。

    所以,黄立绝不会学崇祯。没有担当,那还叫男子汉,还敢称九五至尊?

    而且,从崇祯的执政生涯,也能够看出,国家的兴亡与帝王的勤政,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只要会用人,善于发现人才,敢于信任和大胆地放权,才能让臣子发挥最大的才能。

    此时,黄立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亲自下旨寻找的人才——钱塘人士陈潢陈天一。

    精瘦的汉子,肤色晒得黝黑,显是长久在外奔波,倒象个辛勤劳作的农夫。只是眼睛闪着光,说起治水滔滔不绝。

    陈潢今年二十八岁,但模样看起来却要更老一些。其博学多才,但屡试不第,却留心治学,尤其精通地理方舆,并专攻水利农田和经世致用知识。

    “鉴于古而不泥于古,有必当师古者,有必当酌今者。治水治河,总以因势利导,随时制宜为主。”

    陈潢偷眼瞅了下皇帝,想从中窥探到皇帝的心理。他也有些忐忑,毕竟这关系到自己的抱负能否实现。

    黄立笑了笑,说道:“陈潢,你的想法很好,但到底还是缺乏了实践经验。而且,思路还不够开阔。”

    陈潢眨巴眨巴眼睛,躬身道:“请万岁明示。”

    黄立沉吟了一下,说道:“黄河治理,要通盘考虑。既要减少上游的水土流失,主要是黄土高原的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还要考虑到清淤,束水冲沙可取,但也不是万能。”

    “朕说你思路不够开阔,其实还不是指这些方面。你还在顾及运河,但在朕看来,要保运河,治理黄河就难以完全,难以彻底。”

    凡大工之兴,先审其全势,全势既审,必以全力为之。治黄和保运,能否兼顾,黄立也不敢确定。

    但要他选择,必以治黄为主要。运河能保则保,不能保则弃。既要黄淮归海,又要漕运畅通,倒可能一事无成。

    陈潢甚是震惊,从元明到清朝,无一不把漕运作为国家的生命线。可在皇帝口中,却退居其次。

    在明代之前,运河需要借助黄河行驶五百里,而明朝治理后,也需要借黄河水道两百里,这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如果不考虑运河的话,治黄就变得简单了许多,不必再束手束脚。

    黄立思索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治理黄河不是小修小补,务为一劳永逸之计。三五年能见效,已经是很快。十来年能小治,朕亦欣慰。”

    “陈潢,你下去重整思路,制定一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