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宣城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最新网址:m.bayizww.com王导才刚刚离开外篱城,就收到了围攻金城的大军喧哗鼓噪的消息,粗粗了解缘由后,叹息一声,下令将屯于台城之内以备长期坚守的粮食调拨过去救急。

    但军心已然难以挽回了。

    三月初十,行至江乘县的他得知数百梁军趁着诸营鼓噪、士气低落的机会,

    趁夜溃围而出,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这个消息让人且喜且忧。

    喜的是梁人确实坚持不住了,兵力也从来没上过两千,打到这会已然油尽灯枯。数百人突围,最终能有百十人活下来就不错了,而且伤兵还不能带走,对围攻日久的赵胤而言也是一桩军功。

    忧的是军队士气不行,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得大力整顿一番。

    这帮人打了这么久,也算是经历过苦战了,好好调教一下,凑合拿来堵截还是可以的。

    金城事了,王导又想起了宣城。

    他终究有些不放心,于是在马车上提笔连写了三封信。

    一封信遣人送往南中郎将、江州刺史王彬处。

    王彬帐下义从督护雷明之前攻取了石城,正水陆并进,追袭梁人而去。

    雷明之弟雷典任寻阳郡司马,与周光一同攻皖口,不克。梁人南渡宣城后,

    他们全面退守,以巩固寻阳郡为主。

    至于合肥,大抵是放弃了。目前只有太守何充带着数千兵在坚守,短期内几无可能有援军而来。

    比合肥更靠北的钟离已经陷落了。

    王导也不想追究到底是城破陷落还是投降沦陷,没意义。最主要的原因难道不是梁军饮马长江,偷渡袭扰,而淮南大军次第南调么?纠缠细枝末节没有意义。

    王导打算让王彬抽调江州大军加入近在尺的宣城战场,快速平定江南的乱局,然后看看有没有机会增援江北。

    他当然知道武昌诸葛恢不太稳当,但事已至此,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拆东墙补西墙是无奈之举。

    第二封写给苏峻。

    他还想再劝一劝此人。北朝不可能给他高官厚禄,只有留在大晋,他才有价值,才能得到更多、更大的好处。

    第三封信则写给山遐,送信之人更是王导亲族、王敦嗣子王应—·

    而此时的宣城县外,已然大军云集。

    刘超没有亲来此处,宣城内史陶馥接替了指挥。

    说是大军,其实不过两万人出头罢了,分成三个军寨,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围拢过来,至于西面则是庐江(今青弋江)。

    城东为陶家军,人数最多,超过八千。

    城北还是陶家军,不过却是秣陵陶氏的分支宛陵陶氏,一共七千兵。

    城南则是许氏、葛氏两家合兵五千余。

    不是凑不到更多兵了,而是丹阳、吴兴还在大战,普廷连入援的会稽、吴郡兵马都抽调过去了,不可能往这个战场分派多少人手。

    司马冲部亦不在,因为山越宗帅后裔祖氏煽动叛乱,他硬着头皮上阵,带着五千人南下镇压。

    山遐的兵马则沿着庐江挺进,先锋一部进至宣城县以西区域。

    很显然,他们是想在庐江以西集结,先与梁军隔江对峙,稳住阵脚,然后再发动进攻。

    梁军方面,宣城县内塞了四千人,基本都是纪氏丁壮。

    城外屯有溃至此处的钱氏、孙氏杂兵三千多,外加约两千梁军,其中骑兵六百余。

    双方在三月初五首次接触。

    纪氏立功心切,主动进攻,为贼人所败。

    晋军首战告捷后,也没急着进攻,开始扎下营垒,直至今日。

    老实说,梁军有点耽搁时间了,但纪氏只想举宣城归正,却不敢主动向东深入三吴地区,双方意见难以统一。

    直至今日,一切争论都停止了,因为晋人主动在旷野中列阵邀战。

    很显然,他们不想攻城,更可能想赶紧打完回家。

    正好,梁军也不想攻寨,更不想拖到湿热的梅雨季节。

    双方不约而合,在宣城县东的一处平旷原野之中展开了会战。

    纪世和之子纪成抹选了三千兵陈于正中,钱氏、孙氏残部位于左翼,一千四百氏羌兵位于右翼,稍稍居前,令整个阵型并不是那么平直,而带着些右凸。

    对面的陶家几乎倾巢而出,七千人组成了一个厚实的锥形大阵,正前方三四百人皆身强力壮之辈,大盾铁铠、长枪劲弓,显然是精锐。

    三通鼓声响起之后,双方几乎没什么试探,很快便进入了接战状态。

    敌军锋矢箭头部分直面纪家最精锐的部曲,甫一交战,杀声震天,鲜血喷涌。

    纪世和与郭诵二人立于城头,纵览整个战场。

    「郭将军,还不将铁骑派出?」纪世和是真的没打过仗,一上来就催促道。

    「两军步卒刚刚交兵,气力未衰,死伤不重,如何派出骑军?」郭诵直接回绝了,更不想给他讲如何打仗。

    纪世和只能继续看着。

    唉!老三家的稚奴被人击倒了,还活着吗?他若是死了,我该怎么见三弟啊曹子跟我家四代人了,难得的又勇武又忠心之辈,方才好像中流矢了?莫不是死了?

    这杀得也太惨烈了!

    纪世和的脸已经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养了多年的部曲啊!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