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备而来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驿道之上,一批又一批的战马奔腾南下。
    烟尘大作之时,直让人以为起了沙尘暴。
    风吹了起来,烟尘慢慢散去,几个灰头土脸的人影钻了出来。
    「这是征调的马匹。」潘诞说道「定是为攻成所准备,却不知是调去汉中还是巴东了。」
    「这是第二批了。」到华看了看,说道「应是段部鲜卑,从北平那边过来的。听闻十月头上从静塞、居庸等镇调了数千匹。彼处人不能动,马却可以调集。去一下蜀中,不知道要死多少马,回不来几匹的。」
    这里是范阳郡故安县西北部,一个夹在祖氏、卢氏、张氏、刘氏等世家大族之间的县。西边就是山,山那边则是代郡广昌县。
    燕王封地主要就在故安,范阳、涿以及广昌也都带到部分土地。
    封地内大部分是平原,另有约三分之一是山区牧场,食邑户口肯定达不到一万户,且胡汉都有。
    邵裕来幽州前,他甚至只能收三千户百姓的租赋,十分可怜,而邵勋也不帮他,就在一旁看着他怎么处理。
    最后还是王衍私下里派人去说项,几个大家族给了个面子。
    邵裕自己上山,将故安西北那群杂胡给「说服」了,让他们交税一一得亏这帮杂胡是大洪水时期迁移过来的,内部就很复杂,有高鼻深目的西丁零人,有代郡羯人,有幽州匈奴,还有乌桓、鲜卑,这帮人渐渐混居,有慢慢融合成一个部落的趋势。
    到了现在,燕王食邑也只有七千多户,收了多少钱他也不管,大部分都赏赐下去了,身上也从来不带钱,出门买个胡饼还得王府属吏付钱。
    一行人边走边看,很快到了一座寨子外。
    寨中之人远远看到来了七八百全副武装的军士,立刻击鼓聚兵,片刻之后,
    两千余人已在寨外阵列完毕,数十骑策马上前,见到是邵裕后,立刻下马而拜。
    「铁弗,你父呢?」邵裕亦下马,将一胡人少年扶而起,问道。
    名字叫「铁弗」,这个少年显然是混血了,即父亲是匈奴人,母亲是鲜卑人「贩马去高阳了。」少年答道。
    其他杂胡头人亦跟在一旁,毕恭毕敬。
    今时不比往日了,建起寨子后,他们又挖了水渠,开始尝试着种粟麦,现在真的不好跑。更何况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互相抱团聚居在一起的,人心不是很齐,对大梁朝的贵人,还是尊敬一些好。
    「卖给府兵?」邵裕问道。
    「听说是的。」少年说道「我父说右飞龙卫的府兵打的仗太少,这两年肯定会被征发,果然让他说中了。九月底就走了,当时恨不得把全郡的驴马骡都带走,消息传过来后,我父说贩马过去定能卖得好价钱。」
    「你父可真精明。」邵裕笑道。
    据他所知,右飞龙卫府兵被征调了三千六百人,作为一支以狂飙突进为特征的部队,府兵和部曲两个人就得带至少三匹役畜上路,宽裕点的话需要四匹。
    真不知道打着打着,右飞龙卫最后会不会变成步兵,养役畜太花钱了。
    除了府兵之外,冀州的武强、易京、蒲阳山等军镇也被征发了约一万五千步骑,他们走得更早,九月中旬就出发了,而今却不知在何处。
    大梁朝的动员动力还是一如既往地强。
    这边征发一下,那边调集一下,轻轻松松数万人齐集,还都有不俗的战阵经验,武器装备也还凑合,并非乌合之众。
    不过,这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除了朝廷掌握军力之外,私人武装的力量也十分雄厚,在打天下的时候他们是助力,天下平定之后朝廷就会愈发看他们不顺眼了。
    河北那么多军镇,当初父亲设立的时候可不是那么情愿的啊,带有点妥协的意味。
    九州一统之后,邵裕总觉得父亲要拿河北的军镇开刀。未必全部裁撤,但至少一半以上的军镇保留不下来。
    「最近读书了吗?」邵裕指了指寨子,说道「听闻邺城书局给你们送了蒙养书和韵书,如何了?」
    少年听到读书,竟有些畏惧之色,道「县里派了一个武学生过来。教读书时有三五个人听,教武艺时有几十个人学。」
    邵裕听得目瞪口呆,骂道「都不识好歹么?据我所知,那个武学生也就教你们一年,一年后就回县里当小吏了,以后你们再想读书,要么想办法进县学,
    要么就慢慢等吧。兴许哪天运气好,再来一个武学生。」
    少年听得一惊,懦道「我以为一直有呢。」
    邵裕摆了摆手,让他滚蛋,不想多说了。
    父亲一直想对这些胡人部落「训以华风」,推行这么多年,看样子也就并州诸郡效果好一些,至少平阳、上党、西河、太原四郡的胡人是慢慢被拴住了,县学、郡学里也满是酋豪子弟。
    他们慢慢改变之后,部落百姓又农牧并举,渐渐地开始半胡半汉,再过几十年,这些郡县都会慢慢稳定下来。
    奈何幽州依然胡风浓郁,没有太多改变。
    想到自己头上「幽州采访使」的头衔依然没有摘掉,看样子可多花些时日采访些幽州的文教之事。
    听闻大兄已亲自押着一批书籍自邺城北上,往冀州、幽州而来,沿途分发,
    督促诸郡县办学,想必这事十分紧要。
    想着想着,邵裕耍了一个枪花,然后把器械扔给护兵,感觉该给老父亲写封奏疏了。
    ******
    冬月初三,邵裕回到了蓟县,听闻都督羊忱有召,立刻换上了官服,入都督府拜谒。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