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战争的到来,有时是疾风骤雨,让人措手不及;有时却是黑云压城,先摧人魂胆。
大明帝国对倭国的进攻,虽然算不上完美的突袭。但雷霆般的发动,仍然使倭国上下不及应对。
这也是黄立的计划,为什么调动如此雄厚的兵力,攻袭不成就碾压,不过是难度稍大一些而已。
所以,当黄立悠然地游览,来到天津视察时,大明的军舰已经出现在长崎港口。
此时,对马岛已被占领,南洋海军轻易粉碎了倭国在长崎的水师,一万朝鲜军队和五千辽东明军登陆。
抵抗轻微,所谓的武士,所谓的足轻,什么刀枪,什么火绳枪,在凶猛而如钢铁之墙的明军面前,都是徒劳的。
而长崎,德川幕府的直辖之地,倭国唯一准许对外通商的港口城市,被明军轻松占领。
战争从来都是为了利益,黄立也不会做亏本买卖。哪怕有,也是暂时的,会有长远的收益。
伐倭的第一战在长崎,就是夺取这里的财富。本该是幕府的,现在全都被明军抢到了手。
不会让倭国有发展的余地,也就没有什么涸泽而渔的顾虑。
城中所有的倭人的商人或杀或俘,所有的倭人商铺全部被收缴,所有的财物全部被抢掠。
而所有抵抗的,或是投降的倭国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俘虏全部被海船运走,不知运往何处。
锁彥龙坐在屋内,阅看着一份份战报,脸色平静。
虽然只是一万五千的先头部队,也只留三千镇守长崎,一万两千的军队向着肥前藩发动猛烈进攻。
肥前藩又名佐贺藩,藩主原是龙造氏家,现在是锅岛氏。藩厅位于佐贺城,石高为三十五万石。
佐贺藩虽然明面上拥有广大的领地,但是实际上大部分领地掌控在三支藩(莲池、小城、鹿岛);
锅岛四庶流家(白石、川久保、村田、久保田);
以及龙造寺四分家(多久、武雄、谏早、须古)的各自治领手中,藩主的实际知行只有六万石左右。
由于只有区区六万石左右的藩主直辖领地,锅岛氏的财政比较困难。
因此,锅岛胜茂以向幕府进行普清需要经费为由,要求家臣们归还三成的领地“三部上地”,逐步扩大了藩主直辖领地。
同时,他还将龙造寺四分家的知行分给各支藩,同时将养子送到龙造寺四分家,逐渐谋求将整个藩的锅岛化。
现在,家督之位由其孙锅岛光茂继承,是为佐贺藩第二代藩主。
由于锅岛光茂对支藩的压榨和剥削,各支藩对其甚为怨恨,在面对明朝联军的猛烈攻势中,纷纷倒戈。
锅岛光茂的处境也很困难,长崎的警务任务由佐贺藩负责,而长崎是幕府的重要财政来源。
所以,锅岛家不是被明军所灭,就是被幕府追究责任,严厉惩处。
而国安部的渗透策反则是卓有成效的,又有降附便能够保留原封地和俸禄的诱惑,面对明军的强大,少有坚决抵抗的。
但征伐之战刚刚开始,明军的招降信息还未大幅扩散,影响看起来,还不算太大。
当然,这些乱七八糟的藩,对于锁彥龙来说,并不重要,错综复杂的信息也记不住。
他是军人,是将领,只管指挥军队攻城拔寨,粉碎所有的抵抗。
“后续部队明天就能开到,某家也能离开,率领所部征战沙场了。”锁彥龙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有价值的情报,索然无味地起身,走出屋子。
已经快到深秋时节,由于纬度相差不大的关系,这里的景色和辽东差不多。
只不过,锁彥龙并不喜欢这里。或者说,还不适应。
不管是木制防雨门窗,或是纸拉门窗,还有榻榻米地板,让锁彥龙连坐卧都不舒服。
“破地方,还是大城市呢!”锁彥龙看着庭院内的花草树木,撇了撇嘴。
倭国的”城“在中国会被称为”塞“或者”堡,其设计初衷是纯军事的防御要塞。
没错,中国定义的坞堡,基本上就可以对应日本的“城”。
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地方豪族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家族自保性质的要塞。
平时作为豪族家族成员的住所,战时收容周边耕地上的农民,成为以农民兵和家丁为骨干防御力量的要塞。
而之所以倭国没有出现中式城墙,是因为日本的地理、经济、政治因素,导致其无法出现有效维护大规模城池的政治实体。
简单来说就是穷和乱,中央政府由于地方太乱造不了城墙,地方土豪由于太穷也没钱建造和维护。
所以,在倭国即便有几座大型城池,也绝不会象中国那般的高大坚固,面积巨大。
比如书中记载的大阪城,可能就是一座不算小的多层要塞。
因为,倭人筑城,有一个重要特点,防住一体,很像中世纪欧洲的城堡。
几段城墙把领主和家眷围在里面,一般还会在城墙的某处,建上一座天守阁。
天守是倭国城堡中最高、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部分,通常是多层的建筑,具有瞭望、指挥的功能。
当然,在“城”的外面,还可能有外城,通常是简陋的,不足以坚守,或是在炮火轰炸下,不堪一击的。
就这么一个弱鸡小国,万岁却非常重视,调动了仅次于国战的兵力。
论面积,不过相当于大明的云南省;论人口,也只有大明的五六分之一;论军队,论武器装备,论训练程度……
锁彥龙想到了征服孟加拉,不过是数万土兵和少量明军炮兵,就取得了令人震惊又羡慕的功绩。
而倭国的那些狗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