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4章 新一年,新征程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点了点头,在水盆里洗了下手,便进到里屋,坐在烧得热热的炕上,缓解着沁入身体的寒冷。

    小炕桌上已经摆了一盘烤鱼和一盆炖野鸡,散发着香香的味道,还有一盘冻白菜和萝卜,可以蘸酱吃的。

    这已经是最好的吃食,也就是过年能吃上。

    冬季寒冷,肉食能够长期储存,两只野鸡应该存了不少时间。除了鱼,杨越记得有一两个月没有尝到荤腥了。

    听到大明光复的兴奋劲儿已经过去,杨越等人心中也有了希望,剩下的就是苦熬着,等待王师打来的那一天。

    “早晚会打过来的。”杨越心中很是笃定,这样的信念在鼓舞着他,也鼓舞着更多的流人在坚持。

    说起来,杨越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时间也不算长,五六年的时间。在他的印象中,当时的鞑虏已经坐稳了天下,很难再被撼动。

    可谁想到,三太子横空出世,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击败了鞑虏,光复了大明,简直如同奇迹。

    杨越摸着自己刚硬的胡须,想象着当今大明皇帝的风采。应该二十多岁的年纪,年少英武,功超太祖。

    “还是一位胸怀宽广的仁君,否则,不能号令群雄,不能令敌将望风而降。”

    杨越嘴角翘了起来,虽然对于光复大明的具体过程不是很清楚,但也知道些大概。

    夔东明军在杨越眼中,是根本提不起个的杂牌军。一群反贼之后,僻处穷乡僻壤,不过是趁着满清没有重视,苟延残喘罢了。

    没想到郑成功南京惨败,永历政权也土崩瓦解,三太子竟能率领夔东明军翻天覆地,创造了奇迹般的功绩。

    正在沉思着,范氏端着煮好的鸡肉馅汤圆走了进来。

    “累了半天,快坐下吃饭。”杨越收拾思绪,招呼着妻子。

    范氏点了点头,把汤圆放下,给丈夫盛了一碗,自己也盛了,才坐在炕沿上,与丈夫相对。

    杨越看着妻子,心中不免愧疚。这苦寒之地,妻子与他患难与共,着实是受苦了。

    “夫君——”范氏见丈夫不动筷,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杨越笑了笑,提起筷子,挟了块鸡肉吃进嘴里,点着头道:“嗯,好吃。”

    范氏也笑了,提筷吃了起来。

    好几年了,和刚到宁古塔时比,已经好了很多。当然是辛苦劳累换来的,也适应了苦寒的环境,有了生存下去的办法。

    杨越停下了筷子,缓缓而又坚定地说道:“咱们要好好的活着,肯定能回归故乡,奉孝母亲。”

    最惦记的是年纪老迈的母亲,还有年幼的儿女。杨越平常不说,也是怕给妻子增添忧愁。

    范氏停下筷子,用力点了点头,说道:“母亲身体康健,定能等到咱们回家。孩子们也孝顺,奉孝膝前,也不用担心。”

    大明光复,没有了鞑虏的残苛统治,老百姓肯定过得更好。对这一点,杨越和范氏都是比较肯定的。

    而且,他们既是鞑虏的罪人,那就是大明的忠臣义士。哪怕是为了收买人心,朝廷也会照顾一二。

    “万岁是仁君。”杨越压低了声音,说道:“也是英武皇帝,对于鞑虏肯定会犁庭扫穴,除恶务尽。辽东距此虽千里之遥,却也不是天堑难过。”

    范氏“嗯”了一声,就赶忙提醒道:“夫君慎言,也须慎行。越是穷途末路,就越可能疯狂,不可不防。”

    杨越点了点头,不再说这些敏感且招惹祸灾的话题,提起筷子,给妻子挟了个鸡腿。

    范氏笑着吃了,又给丈夫挟了个鸡翅膀。夫妻二人相对而笑,虽被赶出了城,回到了地窨子,却更加的安心。

    无他,心中有了希望,眼中也有了光。

    ……………..

    历代皇室对于礼仪与祭祀天地的活动都十分重视,这不仅关乎到皇室尊严,更是借此定加强王朝正统性的重要方式。

    明王朝与历代汉人王朝一样,对于最为重要的春节,自然也是“特别对待”。

    据《酌中志》记载,明朝宫廷在正月的庆祝节日多达六个。

    分别为“正旦节(即大年初一)”、“立春日”、“人日(正月初七)”、“上元节(即正月十五)”、“燕九节”、“填仓节”。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正月初一与正月十五这两天的节日,而无论是皇室,还是民间,都差不多到正月末,才算把年正式过完。

    一年一度的初一大朝会,也叫正旦朝会,无疑是规模宏大壮观的皇室盛典。

    正旦朝会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朝贺仪”,文武百官与外国使者要向皇帝拜贺新年;

    有诰命夫人,或是宗室贵妇,则要向太皇太后、太后与皇后进行朝贺;

    第二部分则是“大宴仪”,在官员拜贺结束之后,皇家会在宫中大摆宴席,官员、皇室成员与外国使臣均可参加,各位贵妇则要在后宫与太后等人一起吃饭。

    即便是黄立不耐烦这种乱哄哄的大场面,也不用他招待应酬,可也尽量删减了正旦朝会的内容,以及朝会官员的数量。

    但赐宴却是必须的,今年可是光复大明后的第一个春节,普天同庆的气氛要有,文官武将们也盼着赐宴,跟皇帝能近距离的接触。

    不管饭菜是否可口,是否高档,那都是一种荣耀的象征。就象后世的国宴,能有多少人有这个机会和待遇?

    “出了正月,征伐吕宋便要开始行动了。嗯,还有进攻孟加拉,进军印度。”黄立脸上是和熙的笑容,看着下面的文臣武将,思绪有些飘飞。

    这是除征讨缅甸外的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既有复仇,又有扩张。

    这也是向列强彰显大明国威实力,伤我中华子民者,虽远必诛。

    黄立想到了历史上海外华人所遭受的苦难,西班牙人、英国佬、荷兰人,手上都沾满了华人的鲜血。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