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十二章 注解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贵族篡位了,不然他懒得搞那些破事,没意思。
    他只想维持住大汉的基业,这是他权力、富贵的源泉。
    现在这个源泉受到了巨大的威胁。邵勋日渐崛起,从一开始在他的地盘上打仗,左支右绌,慢慢地把战场北移到了黄河北岸,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
    今年在河北爆发的一系列战事,如安阳、邺城、安平、涉县等等,邵勋在河北豪族的支持下,愈战愈勇,终获全胜。
    刘曜不敢想象,如果让邵勋安安心心消化了河北,将来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平阳上下的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捐弃前嫌,断然出兵增援石勒,但却在滏口陉碰了个头破血流,让人扼腕不已。
    刘曜已经决定,即便今年不成功,明年也要启奏陛下,继续对河北发动战争,支持石勒收复失地,限制邵勋的发展。
    他相信满朝文武会支持他的,除了河内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河内王醉心于长安之主的头衔,一再要求单于台调拨一部分胡汉部落、百姓至长安,作为他的基本盘经营。
    天子同意了,但又没完全同意一今年冬天,会有匈奴五部万余落及六夷万余落西进,屯于京兆,作为河内王的直属人马,再多却也没有了。
    刘曜对此很不满意。
    说白了,还是路线之争。河内王和他都没错,只不过各自的重心不一样罢了。
    “晞律律...."渐渐被风雪覆盖的驿道上,车马如龙。
    一部分不便搬运的辐重开始提前运走了。
    伤员甚至走得更早。
    久战疲惫的四部鲜卑、路途遥远的河西诸部也走了。
    现在留在清漳水大营这边的,不过两万步骑罢了。
    承认攻不下涉县,承认这场增援失败了,不是什么灾难。
    不过四万多人罢了,其中步兵不超过三万,而涉县守军高达九千之众。如果敌军守御坚决,差不多要把这三万步兵拼掉二万以上才有可能攻破,运气差一点的话,全部拼光也不一定能拿下。
    他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在得知安平告破,在伤亡近万之后,他果断下达了停战的命令。
    现在没走,唯有一个原因
    刘曜登上了高坡,他想会一会那个人。
    邵勋在十一月初七才抵达涉县城下。
    风雪更大了,山中尤其寒冷。披着铁衣之时,仿佛骨头缝里都是凛冽的寒风。
    皑皑雪原之上,匈奴只剩最后一座大营了。
    灰黑色的匈奴骑兵戴着毡帽,身着皮裘,左一团右一团的,在寒风中低着头、眯着眼,注视着清漳水东岸刚刚竖起的“邵”字大旗。
    亲军、银枪军、义从军、黑矟军、忠义军、效节军等等,数万人马陈于雪原之上。
    刘曜不避严寒,再度登上了数日前曾经驻马过的高坡,瞭望敌情。
    茫茫雪原之上,出现了百余骑兵。
    他们快速驰骋着,溅起千堆雪。
    骑兵后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行军纵队。
    整整四列人马,仿佛无视直让人脖子里钻的雪花一样,扛着长枪,哈着热气,往清漳水而来。
    雪已经积得很厚了。
    皮靴踩进去后,往往要用力拔出,十分费力。
    领头的军官骑在高头大马上,时不时停下来招呼一番。
    幢主、督伯、队主、什长们也纷纷鼓劲,整支队伍冒着严寒,维持着高昂的士气,奋勇前进。
    左右两翼又有骑兵前出。
    一队队、一幢幢,一手勒缰,一手持槊。
    马儿喷着响鼻,甩着脑袋,迈着优雅高挑的步伐,一点点向前进。
    更猛烈的寒风骤然吹来,山间回荡着凄厉的嚎叫。
    原上的雪屑被吹起,飘飘荡荡,直迷人眼。
    匈奴骑兵胯下的马儿不安地鸣叫起来,骑士们立刻进行安抚。
    对面的骑兵同样人喊马嘶,踟蹰不前。
    四列纵队几乎被风吹散了,长枪东倒西歪,不复阵势。
    “杀!”凄迷的风雪之中,猛然爆发出了热烈的呼喊。
    四列纵队渐渐对齐,长枪也从肩膀上取下,前排放平,后排斜举,似乎要与这风雪战斗一般,迈着整齐的步伐,一往无前。
    他们越来越近了。
    深雪之中,步伐看起来有些可笑、笨拙,但手中的长枪森寒无比,脸上的杀意显露无疑。行走之间,四列纵队慢慢变成了横队,没有人取用步弓,所有人都拿着长枪,朝着匈奴骑兵驻马的地方,气势汹汹的压来。
    “呼呼”的寒风一阵阵吹来,人马骚动不已。
    对面的银枪步兵手挽着手,夹着长枪,顶着弥漫于大地之间的风雪,一步步接近。
    刘曜眼皮子直跳。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