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古代屠城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那么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呢?也不一样,看人的。
    
    刘秀攻洛阳之战,朱鲔杀了他哥,照样收降。
    
    李世民攻白岩城之战,对方一度请降,后来反悔,李世民被耍了,暴怒之下说“得城当悉以人、物赏战士”。
    
    话放出去了,后来破城,李世民又不忍,下令禁止烧杀抢掠。
    
    后果是什么?“三军大噪”,将领们上前请他收回成命。这是哗变的趋势。
    
    李世民下马谢曰:“将军言是也。然纵兵杀人而虏其妻孥,朕所不忍。将军麾下有功者,朕以库物赏之,庶因将军赎此一城。”
    
    最后李世民用自己的威望安抚,出私库的钱赎人,平息了下去。
    
    李世民一生,只有夏县一次记录。
    
    “夏县民吕崇茂聚众自称魏王,以应武周。”
    
    “上于是悉发关中兵以益世民所统,使击武周。”
    
    “高祖令太宗益兵进讨,屯於柏壁,相持者久之。又命孝基及陕州总管于筠、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内史侍郎唐俭进取夏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简单来说,这是与刘武周的战争,李世民是统帅,他在柏壁与敌主力相持。
    
    夏县有个吕崇茂的聚众作乱,自称魏王,响应刘武周,李世民帐下的三位将领去攻夏县,屠城。
    
    李世民是统帅,背锅没毛病。
    
    虽然很多人为他辩解——
    
    《唐高祖实录》——
    
    “帝(李渊)曰:‘平薛举之初,不杀奴贼,致生叛乱,若不尽诛,必为后患。’诏胜兵者悉斩之。”
    
    《唐高祖实录》说李渊下令。
    
    《新唐书》:五月壬午,秦王世民屠夏县,这里直接说李世民屠城。
    
    但他是统帅,锅是逃不掉的。
    
    三、激励士气。很简单,让士兵们抢劫,玩女人。
    
    朱元璋攻太平,“上谓诸军曰:‘前有州曰太平,子女玉帛,无所不有。若破此一州,从其所取。”
    
    朱元璋用子女财货激励士气。
    
    当然他忽悠了士兵,后面没让屠城,而是让城中富商百姓出钱发赏。
    
    四、粮草不足。没有足够的粮食养俘虏,干脆杀了了事。
    
    这个太多了。
    
    战争年代,有时候都吃“肉脯”了,哪来余粮?
    
    破城之后,城里的粮食就是进攻方的军粮,怎么能养俘虏呢?
    
    “至六年春,城中食尽,乃攻之,遂屠舒。”——这是刘秀的部队。
    
    五、兵力不足。打完这座城,还有别的战斗任务,兵力不足,担心降而复叛,于是屠城。
    
    最有名的大概是长平之战了。
    
    这其实是两方面综合起来的原因。秦军既无粮,也对俘虏不放心,于是屠杀了事。
    
    最后总结。
    
    古代打仗,闻风而降是少数,大部分必然要抵抗的,必然要进攻方付出伤亡的。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