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坚持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裴妃只开头说了点客套话,然后便坐在一旁,静静听着众人议论。
    
    “匈奴自济北渡河,时而合兵一路,时而分兵数路,时而再聚合在一起,经东平入高平,先锋一部已突入济阴。”潘滔简略地介绍了一番,然后又补充道:“据查探,匈奴兵力当在一万到两万之间,以骑军为主。”
    
    “哦?斥候还能查探?”裴康有些惊讶。
    
    他可记得,前几次匈奴入寇,骑兵铺天盖地,四处捕杀斥候、游骑,让河南上下几乎成了睁眼瞎。
    
    “非斥候也,而是各坞堡遣人上报。”潘滔说道。
    
    裴康扬了扬眉毛,道:“这可比高平之战那会好多了。”
    
    这就是战争红利。
    
    上一次,坞堡帅们可未必愿意掺和邵勋与匈奴的战争,谁来送点钱粮就是了,主打一个“严守中立”。但这一次,通风报信的人多了起来,沿途补给也更加方便。
    
    “可有坞堡庄园资敌?”裴康又问道。
    
    潘滔看了下糜直,糜直立刻说道:“暂未听闻。”
    
    “匈奴补给从何而来?”
    
    “野地里收割粮食。”
    
    裴康闻言有些恼怒,道:“兖州诸郡难道没有坚壁清野?”
    
    “自然下令了,奈何……”潘滔摇了摇头,叹息道。
    
    裴康也有些无奈。
    
    许昌幕府也下令坚壁清野了,但近在咫尺的颍川郡,就有不少人阳奉阴违。
    
    这倒不是他们藐视幕府权威,实在是因为坚壁清野这种事,代价非常大,有些人不愿意罢了。
    
    他来的路上,特地绕行了下陈郡,发现当地就做了坚壁清野,田野里光秃秃的,执行较为坚决。
    
    从陈郡北上,入陈留境内时,发现田中尚未收割的粮食相当不少,但也有一些地方提前收获完毕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陈公到底能在哪些地方推行自己的意志,哪些地方不行,哪些地方又半推半就。
    
    “不谈这个了。”裴康恼怒地拍了拍案几,说道:“我来此地,只有几件事。其一,兖州军以步卒为主,万勿轻动,各守防区即可。其二,银枪左营提前结束休整,眼下已至颍川,正往陈郡、梁国进发,他们不会来兖州;其三,我知你等召集了世家骑卒,但不要分散使用,集中起来,屯于各要点,四处打探消息,一旦侦知匈奴所在,就制定出击计划。”
    
    “不要害怕打不过,敢战才是根本。只要战了,匈奴人就会感到压力,就会绕路,就会躲开你们。如果能给他们几下狠的,匈奴人自己就怕了。”
    
    “其四,尽可能派遣使者前往诸郡,安抚人心,不得令其投向匈奴,或暗中花钱买平安。若有冥顽不灵者,威胁也好,利诱也罢,总之稳住他们。”
    
    说完,裴康看了眼女儿。
    
    裴妃看向潘滔等人。
    
    潘滔咳嗽了下,道:“裴公所言乃正理。兖豫一体,自当同进同退。”
    
    “裴长史所述乃金玉良言,自当从命。”裴邵说道。
    
    “裴公,我闻淮颍子弟多有擅骑战者,为何不征发他们?”王问道。
    
    “他们要屯驻颍川、陈郡、南顿、新蔡、汝南等地。”裴康说道:“陈公苦心孤诣建立的基业,皆在此间了,不可轻动。另者他们与陆续召集起来的屯田军,分驻各处,还得防备别人,毕竟银枪左营已经离开襄城。”
    
    王懂了,拱了拱手,不再说话。
    
    “诸君还有何话?”裴妃扫视一圈,轻声问道。
    
    “请太妃下令。”众人纷纷说道。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