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靳准在哪?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只可惜,抓到的俘虏也不知所以然。
    
    但撤退
    
    就是好事,只要一撤,士气就很难维持得住,届时谁还有心思卖命打仗?
    
    追他娘的就是了!
    
    ******
    
    初十午后,大军稍稍聚齐了一些,直趋东缗城,当日抵达。
    
    城内无兵,但亦无粮,周围的草都被割得差不多了。
    
    派人跟着文吏去附近的坞堡「借」粮,人家倒是客气,但只给了一万斛,差不多只够三天的量。
    
    看得出来,这是他们的极限了。
    
    邵勋也不好强求,真逼急了人家,直接关起门来,据坞自守,你要不要干他?
    
    干他的话,拿骑兵委实太亏。
    
    不干他的话,损失的是自己的威信。
    
    于是乎,邵勋让人送了缴获的几百匹绢至坞堡,算是谢礼,顺便把部队里的伤员安置到他家坞堡休养。
    
    忙完这一切后,在东缗城休整了一天两夜,恢复人员和马匹的疲累,然后再度出发,往方与县方向追击。
    
    十二日傍晚,抵达几乎
    
    空无一人的县城,并在城外击溃了一股匈奴骑兵,人数大概在三百左右,不知道从哪过来的,昏头昏脑,估计也在找靳准的踪迹。
    
    这就是追击的效果。
    
    所谓追亡逐北,不是你一直看着他的背影追,那不现实。而是始终保持压力,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让敌军主帅始终听得到追兵的消息,让他紧张、焦虑,没法在一个地点长时间停留。
    
    而既然停不下来,就难以聚拢更多的兵力,因为你散在各方的人也在找你。
    
    他们扑到一处,发现你已经离开了,于是四处打听你去了哪里,再调整方向追过去,这时候就会产生混乱。
    
    而你一直转进,更难以恢复士气,因为士兵们习惯了逃跑,压根没勇气对敌了。
    
    历史上阿济格从北京出发追李自成就是这个路数。
    
    事实上他出发时,李自成已经跑路很远了,甚至还有余裕组织怀庆反击战,但人家就是一直吊在后面,不紧不慢,一路追到西安,再追到湖北,始终不松口。
    
    邵勋估摸着,现在整个战场一片混乱。
    
    他在找靳准,匈奴人也在找靳准,***到底去了哪里?回个话啊!
    
    十三日,根据方与县俘获之敌得到的消息,邵勋又追至湖陆县。
    
    看到「王师」出现后,躲起来的县令半夜找来,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着他如何坚持抵抗,最后无奈转进的事情。
    
    邵勋对他的故事不感兴趣,只让他搜寻补给。
    
    结果十四日一整天都耗在这里,却只得了粮豆数千斛,聊胜于无。
    
    当天,县令四处找人打听,结果得来的消息不一。
    
    有人说看见过匈奴「大队」,往沛县方向去了。
    
    有人说匈奴「大队」渡河北上了。
    
    邵勋很怀疑他们嘴里的「大队」有多少人马?
    
    这些人没什么军事经验,数人头都不太懂,骑兵大队行军,烟尘弥漫,你又不敢靠近了看,这偏差就太大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