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糜晃离开广成泽时,见了一下戴渊。
    此人正坐在修了一小半的宿羽宫内,与程收对弈。
    糜晃与他没什么好多聊的,只略略谈了一下广成苑的修建事宜,便离开了。
    山上草木焦枯,了无生气。
    役徒们手上、嘴角都是血泡,形容枯槁。
    这一切都让糜晃暗暗叹息。
    但当他与役徒们交谈过后,却发现这些人居然不愿回家,甚至打算把家人接来广成泽,顿时惊了。
    再一问,原来汝南、汝阴、梁国、陈留等地同样大旱,赤地千里,且已经有人把老家的消息传过来了。
    役徒们老实木讷,但不是傻子。
    老家的地都快冒烟了,广成泽却还顽强保留着部分水源,这是人所共见的事实。
    今年大旱,明年就不大旱了吗?没有旱灾,还有蝗灾呢。
    故老相传,大旱之后必大蝗,明年怎么过?
    他们看到了广成泽相对丰富的水资源,看到了广成泽地里黄澄澄的小麦,知道这里能活人,傻子才会走呢。
    离开广成泽,踏上北归之路时,天色已经渐暗。
    糜晃坐在马车上,途经一市集时,与随从们下车吃饭。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从北方策马而至。
    当他们将马匹交给店家照料时,突然来了句:“洛水断流了。”
    大部分过路的食客还没什么反应,糜晃脸色却变了。
    随从们亦面面相觑,全都下意识看向广成泽方向。
    “买些干粮、打些井水,连夜回洛阳。”糜晃上了马车,吩咐道。
    “诺。”随从们心不在焉地应道,一边采买食水,一边相互间以目示意。
    谶谣真的应验了啊!
    毫无疑问,绝大部分人认为谶谣“主角”是鲁阳县公邵勋,还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谶谣所应之人乃王弥,因为他的头衔太吓人了——侍中、特进、都督六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青州牧。
    但不管是谁,对大晋天子、司徒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他们会不会铤而走险呢?
    真这样的话,可就真的乱了啊。
    马车离开之时,糜晃同样叹了口气,掀开车帘看了眼广成泽方向。
    广阔的田野之中,依然有无数屯丁就着月华的光辉,拼命抢收小麦。
    可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啊。
    ******
    流华院内,邵勋刚刚开完会。
    旱情越来越严重,夏收后肯定没法种粮食了。
    他决定等到秋天,无论旱情是否缓解,都将下种新一季的冬小麦。
    在他的印象中,蝗虫一般在盛夏时节最多,似乎成虫期就在那会。在此之间,蝗虫还未成熟,移动能力没那么强。
    但他也不是很确定,毕竟河南、河北、关中各个地区气候、纬度都不一样,蝗虫的生长期多半不一致。
    这是最烦的。
    你应付完本地蝗虫,可能还会迎来外地蝗虫,冲击一波接一波,直到夏天过去。
    众人散去之后,邵勋大咧咧地宿于流华院中——都把手下召集过来开会了,显然没什么可遮掩的,也无需遮掩。
    唐剑将众人一一送走后,又检查了一遍哨位,然后自觉地远离了后院。
    静静地坐了半个时辰后,他又出去巡视了一遍,然后听到亲兵来报:“国友裴康来了。”
    他立刻出门,躬身行礼:“裴公。”
    裴康今天晚上没来开会,曹馥也没来——他俩本来就是门面招牌,来不来都无所谓。
    但这会前来,怎么都透露着不寻常。
    “有急事,速速通禀鲁公。”裴康的脸色有些凝重。
    唐剑犹豫了一会,没动。
    裴康有些不悦,道:“唐典卫缘何站着不动?有十万火急之事。”
    “有多紧急?”唐剑问道。
    裴康一听,心中了然,更堵得厉害,嚷嚷道:“你不通禀,便让老夫进去。老夫乃鲁阳公友,需得匡正国主。”
    唐剑不太敢阻拦裴康,只能稳住他,道:“裴公稍安勿躁,仆这便去通禀。”
    说罢,对院门口的几名兵士使了下眼色,离开了。
    跨过两进房屋,走过一个花园之后,唐剑的脚步便有些迟疑。
    在后院值守的亲兵挺胸叠肚,威武肃立。
    唐剑轻叹一声,硬着头皮继续前行。
    穿过一道连廊后,遇到几個流华院侍婢,纷纷行礼。
    唐剑大声回应,嘱咐她们打起精神,不得偷懒。
    又往前走了几步,突然传来“呀”的一声高亢呼喊。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