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1章 让大明伟大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明的剧变,或者说是天下的大变,不是潜移默化的,而是有如急风暴雨。

    从明清的王朝更替,到大明的重新复兴,再到诸项改革的实施和推进,都发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

    虽说是一代人的时间,但老一代的还没有逝去,他们的感觉更加明显,并且是亲身的经历。

    当然,对于年轻一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但时代的大潮,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换成另外一句话,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广大的底层百姓,包括军人、农民、工匠和商人,率先获得了改革的红利,似乎这就是为他们而改革。

    对改革有意见,甚至是抱有怨恨的,是地主士绅,还有一大部分的读书人。

    地主士绅不再能把持村镇的基层权力,在缴纳赋税上,明廷与清廷一样严苛,绝不许他们再象明朝中后期那般无赖。

    宗族势力也遭到了沉重打击,他们也失去了本不应有的处罚权。一切以国法为要,一切由官府处置。

    人口的减少,土地的充裕,朝廷对于田地的分派,也使地主士绅丧失了对佃户随意的剥削和压榨。

    反倒是开拓疆土之后,各地都需要移民,都推出了诸项的优惠政策。

    有了更好的选择,谁会付出辛勤的汗水,却要向地主交纳大部分的租子,以至要为全家的吃食而愁苦?

    而读书人,或者说是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是奔着科举入仕,读着圣贤书,练着八股文。

    对于他们来说,朝廷是满清,还是大明,似乎并不重要,只要能保证他们科举当官的通路。

    科举并没有废除,但已经进行了大改变。进士的名额因为新设专业的增多,而大幅增加。

    但进士不仅要求专业性强,更要在基层进行实习锻炼,并视表现来授官。

    其实,对于能够适应形势,灵活变通的读书人来说,入仕的道路更宽广。

    除了科举,官府还不定期地招聘官吏。以前被人轻鄙的胥吏,现在全部由聘任的读书人担任。

    而现在已经没有官和吏的区别,只有品级的差距。

    当然,很多读书人不理解,甚至是固执,视科举改革为苛政,是对读书人的打压和篾视。

    对此,邸报上曾经登载了皇帝对此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科举改革针对的是满清,那些失望怨恨者,可是痛惜这些年的苦读不能仕清,不能做鞑虏的奴才……”

    其实,洪武十七年,明朝公布《科举成式》,由此制定了明朝此后二百五十多年的科举成文法规。

    清朝大体照搬明朝成例,明清科举可谓是一脉相承,共达五百多年。

    虽然批评的稍微有些牵强,但黄立也不是平白诬人清白。

    大明已亡了近二十年,那些读书人苦读圣贤书,苦习八股文,难道真的能够预测大明能够复兴,等着参加新大明的科举?

    显然,他们寒窗苦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参加满清的科举,做满清的官儿,为满清效忠服务。

    黄立毫不留情地撕下了读书人的遮羞布,也平息了反对科举改革的声音。尽管改革的也是原来大明的科举制度。

    当然,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黄立对于能够顺应形势的读书人,也没有摒弃。

    愿意应聘的从基层官吏做起,愿意学习新知识,从事新工作的,也各有安排。

    象急需的各种科研人员,以及各国语言的翻译人才。不仅限于读书人,只要你符合条件,都会被录用。

    “英语,法语,荷兰语,拉丁语,倭语,暹罗语,安南语……”黄立看着西夷馆的奏报,轻轻点头。

    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是目前世界上的科技和学术的最前沿。

    向法国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已经确定,人员挑选完毕,正在突击学习法语。

    至于英国,还要看之后的发展,是否能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

    从目前的国际形势上看,大概率会成功。

    因为大明与英国还没有利害冲突,在印度可能成为竞争对手,但那应该是几十年后的事情。

    何况,英国与荷兰在争夺海上霸权,不可避免地成为对手。为了在亚洲立足,两国可能都会靠拢大明。

    其实,黄立更希望向英国派遣,希望留学生们能有接触牛顿等大咖的机会。

    甚至,不排除有个别天才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级科学家的可能。

    除了英语法语,倭语目前是学习人员最多的语种,完全是为了伐倭作准备。

    而要在军中充当倭语翻译的人员,出身比较杂,多是同倭国海贸的商人和曾经旅倭的华人。

    在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的水平并不高,基本上只会说,不会写。

    但这也不影响朝廷的使用,毕竟,倭国文字和历史是肯定要消灭的。不管多长时间,都将坚定不移地实行。

    随军行动只是这些翻译的暂时任务,对于倭人的再教育,则是长期的工作。

    黄立放下文件,提笔写下自己的批示。

    以后的翻译和外交人才的培养,将以英语法语为主。其它的小国,虽然也不可或缺,但却已经不是重点。

    “对外文书籍的翻译也要继续进行,特别是英法两国从小学到高等院校的教材。同时,华夏经典的文学著作,也要翻译成外文……”

    建立从低到高的教育体系,是黄立希望尽快完成的任务。同时,对外文化输出,在世界上造成影响,也是要达到的目的。

    既有拿来主义,也有输出文化和价值观。

    这是大明帝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