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十九章 水战(上)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邵勋对襄阳的布局,首先从土地开始。
    他将蔡洲岛划为少府直属的苑林,直接调拨原屯田军来耕作一一蔡洲后世已与陆地连成一片,此时还是汉江中的沙洲。
    蔡洲岛之外,还得到了中庐县廖氏、襄阳县蔡氏的地盘。
    蔡家不仅仅在蔡洲岛上有田,事实上在襄阳、山都、中庐三县都有田。
    王如之乱后,作为蔡氏老巢的蔡洲岛被攻破,蔡家主脉死得差不多了,分散在各县的田地渐渐被人侵占,而今全部索回。
    黄彪率军南下过程中,先后有宜城马氏、邵县黄氏(黄承彦家族)被攻破,土地尽皆收走,浮财留作军赏。
    办了这四个家族,两千余顷土地还是有的。只不过需要归整一下,集中到一处,以便安置一府府兵,中间涉及到与襄阳本地豪族调换土地,一堆事情,需要时间。
    龙骧府的地点也选好了,就设在岘山以南,与蔡洲岛遥遥相望。
    有这一千二百府兵,外加蔡洲园户,朝廷对襄阳的控制力度大大提升,
    至少不会再像魏晋以来一地豪族反叛,地方马上变色,那样太操蛋了。
    至于度田,肯定是要延后的。
    至少在攻灭晋国之前,荆州本地豪族都有统战价值。至于攻占之后会怎样,当然是当尿壶扔了,这个秘密邵勋不会公开说出来,但懂的都懂。
    「陛下最好给些好处。」中书监张宾提醒道「江夏仍有诸多荒地,可酌情分赐一些,以实地方户口。」
    邵勋听得微微点头,同时注意到张宾越来越老了,精力也不如以前那般旺盛。
    他从当年那场大疫中逃得一命,却仍然敌不过衰老的侵蚀,但没办法,
    这就是自然之理,没人可以超脱,至少那些道士们展开大规模研究已经百余年了,至今没出任何成果一一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成果。
    「张卿所言甚是。」邵勋说道「江夏、竟陵、南郡可酌情划拨一些县出来。」
    意思就是这三个郡部分地区可以不度田,交给豪族去开发。开发出来都是你的,可以传给子孙后代。
    当然,不开发也可以,守着北方的家业呗。反正现在只是清理永嘉年之后侵占的田地,很多老牌家族占地甚早,手里甚至一大把曹魏年间的地契,
    还可勉强维持。
    「襄阳诸降官,亦得量才录用。」张宾又道「或可给一些朝官,令其候缺便是。太学亦可多多收纳荆州子第,陛下正欲大治国学,将来任用太学生为官时,至少荆州豪族不会反对—
    张宾果然老成持重,给的建议都是十分靠谱的。
    邵勋以前只说过江南不度田,但襄阳、南郡、江夏、竟陵等郡没一个是江南,全在江北,按理来说都要度田的。但凡事都要看实际情况,如果北地不少豪族快等不及了,必须先给一些甜头,安抚下人心。
    当然,部勋不给也可以,反了他们不成!
    但还是那句话,看每个人的行事风格,他还是很愿意与别人分享好处的。
    接下来张宾又提了如何吸收、瓦解出战杂胡部落的事情,以及应对可能产生的叛乱,都非常有见地,邵勋一一采纳。
    ******
    正月上旬结束的时候,陶侃还在华容。
    这个地方比较特殊。
    北侧是正在淤积成陆的地带,存在一些开辟出来的圩由,魏普两朝也设置了一些县乡,但开发程度肯定是大大不足的,湖沼仍然大面积存在。
    而南侧就不用说了,云梦泽湖天一色,烟波浩渺,这一片看样子还要很多年的泥沙沉积,才能慢慢形成足够的陆地一一事实上一直到唐代,这些巨大的湖泊、沼泽才一点点被分割为不连续的水体,水体中间则是开发完善的地带,而要到南宋,这片后世被称为「江汉平原」的地带才露出峥嵘一角。
    湖沼之外,还有杨水、夏水两条沟通江陵及沔水的河道,其中杨水自华容以北不远处流过,夏水则经华容南方,入云梦泽后河道消失,然后再出云梦泽,在江陵附近沟通长江。
    杨水、夏水都不是汇入长江的支流,而是承接江水的汉流,水量还是很丰沛的。所以陶侃自华容救援杨口是顺流而下,支援江陵则是逆流而上。
    大晋太和元年(330)正月十一,华容城北的校场上,陶侃与幕府司马王忿期徜祥于小河之畔,不停谈论着战事。
    在不远处,正有上万军土在操练,
    陶侃静静看了许久,王期也不说话,生怕打扰了陶侃的兴致。
    「此为刘公所创之军,王处仲和老夫续练,成军年头其实不短了,比禁军还长。」陶侃说道「但比起邵贼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兵,还是差了不少。」
    王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也读过兵书,一度觉得只要「智珠在握」、「妙计迭出」,就能打胜仗。但现在知道,世上哪有那么多用计谋取胜的战争?每出现一个,都值得大书特书。
    真正的战争,往往比的是谁的兵更强、打法更合理、粮草更多。
    就他的观察而言,经过数月来的几次战斗,荆州军应该已经胆寒了,这是最为愁人的部分。这会虽然在操练,但一个个绷看脸,士气不振,这样的兵很难与梁人阵列而战。
    「这会襄阳应该已经丢了吧——.」陶侃突然叹了口气。
    王期一时没反应过来,道「明公,虽说襄阳早晚会丢,但这也太快了吧?」
    陶侃没有回答他。
    有些事不宜让太多人知道,方才说出那句话已是失言,反正要不了多久,襄阳、樊城失陷的消息就会传过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