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十五章 征集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乡佐、乡长。
    听闻河北某地还几户一保,将来说不定也要推行到河南。
    以小见大,梁公建设自己根基的决心真的十分坚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庾琛有些叹息。
    不少士人还觉得梁公非他们不可呢,真该来陈郡、南顿、新蔡、汝南等地看看。
    地方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梁公的门生在底层历练几年后,完全可以接管县一级的官职。
    没有豪族掣肘。
    没有士族使绊子。
    县令直接对接乡长。
    乡长本是营正,对本乡十个村落非常了解,能直接找到以前的十个下属(队主)——听起来有点军事化色彩,但流民们之前本就是按军法管治的。
    这是独属于他女婿的“庄园”,囊括数郡之地的超大号庄园。
    “梁公有令,梁国十郡加征粮豆,发往青州、冀州赈灾。”庾琛转过身来,看向太守郝昌,面容严肃地问道;“户征十斛粮,可能办到。”
    郝昌思索了下。
    办肯定是能办到的。陈郡百姓有余粮,十斛是可以挤出来的,不算什么大数字,但他是老油条了,知道这个数字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于是说道:“营建梁宫之时,陈郡已输粮三十万斛。今岁再征,负担有些沉重了。”
    庾琛瞪了他一眼。
    郝昌面不改色,平静地看向庾琛。
    庾琛转身离去。
    幕僚们得其眼色示意,走了过来,与郝昌讨价还价,最后确定了户纳七斛粮豆的数字。
    陈郡五县,可提供二十多万斛赈灾粮,收集完毕后,即可装船启运至汴梁,再沿济水输往青州,沿途损耗不大。
    庾琛没在陈郡逗留太久。
    二十三日,他抵达了南顿,太守魏浚亲出城相迎。
    南顿有一个超大型邸阁。相谈一番后,决定从邸阁内调粮十五万斛,运往青州,南顿太守魏浚自乡里征粮填充邸阁。
    二十五日,庾琛至新蔡郡,征粮八万斛。
    二十八日,至汝南郡,征粮六十万斛……
    ******
    “阿妹,你怎么来了?”已经停工的观风殿建设工地上,庾亮正在指挥力役们将建筑材料收拢存放起来,却远远看到了由殿中尚书蔡承护卫而来的妹妹庾文君。
    “大兄,夫君说司、冀、青等州被灾,夜不能寐,你有没有——”庾文君离开了侍卫,走近几步,轻声问道。
    “阿爷已南下陈郡等地征粮了。”庾亮看着妹妹略显焦急的神色,心中有些不舒服。
    没嫁人之前,妹妹还是很体贴兄弟姐妹的,经常拿着《食疏》研习,偶尔给他们做一些糕点饭食。做女红之时,也忘不了他们。
    可一嫁人,这些就是夫君专属了。
    没有脑子,整天夫君长夫君短的,再生气,夫君哄几句就眉开眼笑了。
    这次蝗灾波及诸郡,梁公焦头烂额,可能在给妹妹的家书里提了几句,这个傻女人就急了,要为夫君解难。
    这么傻,不知道怎么和裴氏那种精明人斗。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妹妹的运气不错,梁公是真的喜欢她,这或许也是她唯一的优势了。无奈!
    “此事你不用急。”庾亮说道:“明日我回颍川,会一会诸县俊彦。颍川士人带头了,豫州豪族便不会推托了。”
    庾文君低头想了想。
    她固然对政治事务不太精通,但对士人禀性还是了解的,他们真愿意那么痛快地纳粮?
    她看向庾亮,道:“兄长,此事你要多费些心思。”
    庾亮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阿妹你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照顾好世——照顾好孩儿。有些事,我知道该怎么做,不用你教。”
    父亲不在,他就是颍川士人领袖。这次正好回去看看,他的话好不好使。
    “嗯。”庾文君听到兄长的话,开心地低下了头。
    她总是习惯性听父亲的、听兄长的、听丈夫的。
    这次主动来找庾亮,其实并不是她的风格。只不过夫君多次告诉她要有主见,要担负起责任,她不想让夫君失望,所以鼓足勇气,找兄长商量。
    “日头正毒,回去歇息吧。”见到妹妹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时,庾亮叹了口气,然后向蔡承示意接妹妹回去。
    蔡承没有动。
    庾亮愣了一下,脸色不是很好看。
    “蔡尚书,回观风殿。”庾文君反应了过来,吩咐道。
    “诺。”蔡承让侍卫把马车驾了过来,护送庾文君回观风殿。
    庾亮气哼哼地离开了。
    烈日炎炎,晒得跟非洲人一样的他行走在工地上,一处处巡视着。
    一边巡视,一边暗叹,大概没哪个颍川士人有他这么苦,不是治水,就是打铁,或者修房子。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