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七月最后一天,在大索全城三日,反复搜检之后,邵勋在将佐们的簇拥之下进了城。
    
    文官们还好,武将却很不高兴。
    
    三天前的大战,阵斩勒兵步骑七千余,俘五千余人,逃回城中的大概有一万七千余人,剩下的基本都溃散了。
    
    石勒逃回邺城之后,整顿败兵,只有一万七八千步卒可用,另有邺人丁壮万余、骑兵万人。
    
    当晚,骑兵逃走了两三波,走了近七千人,邺内人心惶惶。
    
    从白天到晚上,晋军攻城不断,数次突破,登上城头。虽然都被推了回去,但攻城能上城头,本身就意味着这座城池很危险了,况且当时出动的还是辅兵之流。
    
    诸将围在邵勋身边计议时,个个兴高采烈,拍着胸脯请战,说第二天拣选精锐,定能在日落前攻克邺城。
    
    但局势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当晚就有人出城,或降或走,除了少许石勒部军士外,绝大部分是新征发的豪门僮仆。
    
    下半夜金明门就被人打开了,让随征而来的大将们非常失望,除了羊聃羊彭祖。
    
    但或许还有机会,不是吗?战争的主要部分已经过去,但并未完全结束。
    
    石勒在邺城以北诸郡还有三万多步兵。
    
    骑兵数量不多,但还是有的,况且此番邺城大战,石勒招来了两万骑左右,前后死伤绝对不会超过三千,主力犹在,只是他们可能不会再听石勒的话了。
    
    陈公不会给石勒重新征召兵马的机会。
    
    待军资、器械囤积完毕后,很快就会出动兵马北上,至于这个“很快”是多快,可能是——明天?
    
    日上三竿之时,邵勋一行人抵达了邺宫附近。
    
    他是自中阳门入内的。
    
    邺有七门,南侧有三门,中阳门居中,西边是凤阳门,东边是广阳门。
    
    北侧有两门,西边是厩门,东边是广德门。
    
    东侧有一门,曰“迎春门”,也叫长春门、建春门。
    
    西侧有一门,曰“金明门”,也叫白门。
    
    迎春门、金明门东西相对,两门之间的大街是邺城的东西轴线,将城分为南北两個部分。
    
    南半部分除少量官署、仓库、军营之外,大部分是里坊——住宅区、商业区、手工业区。
    
    邵勋入中阳门后,行走的大街(铜驼街)两侧便是密密麻麻的里坊。
    
    里坊有墙,墙上有门,墙内包围着若干建筑,居住着若干百姓。
    
    整个邺城,大概有三十多个里坊,官员、百姓多居于此。
    
    其实在北城区东北角还有个里坊,俗称“戚里”,即王公贵族居住的地方,富丽堂皇,非常豪华,但已毁于战火,只剩断壁残垣,不好住人,故石勒帐下将佐们都没去那里住。
    
    马车辚辚而前,亲兵举着大盾左右遮护。
    
    前后左右,甲士如云,旌旗蔽日。
    
    坊墙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多为银枪军士卒。
    
    坊墙内部的街道上,也有少许屯田军兵士警戒。
    
    这排场、这安保规格,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和天子也差不了太多了。甚至于,天子出行前进行的“清街”,很多时候都没这么夸张。
    
    马车很快走到了铜驼街的尽头。
    
    这是一个十字路口,与金明门内大街(或迎春门/建春门/长春门内大街)交汇。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