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海军,已经招聘了一些西夷的造船技师。有法国人,有荷兰人,还有葡萄牙人和英国佬。
不仅在造船造炮,黄立还不惜巨资,向法英荷兰三国提出购买千吨巨舰的需求。
到现在为止,法国已经答应出售,价格也还合适。三五年内,大明海军将添置六艘千吨大舰。
再加上各家造船厂打造的六百吨军舰,大明海军的舰船数量,将能够支撑起皇帝的勃勃野心。
南洋丰富的柚木资源,朝廷的巨额投入,将使大明的造船业飞速提升。三五年后,打造出千吨大舰并不是幻想。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没有实力,机会摆在面前也抓不住。
要把荷兰人逐出亚洲,要向新大陆进军,海军至关重要。而这三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就是全力的准备期。
准备不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良机逝去。准备得好,那就乘风而起,无往不利。
黄立抿起嘴角,抬头望向窗外。
岸上的景物在不断地向后移动,有如时光的流逝。
目光上移,凝视良久,蓝天白云给人一种幽远之感。
黄立微眯起眼睛,一动不动,似乎看到了明军乘船出海,向着倭国进发。
没错,伐倭的旨意已经下达。数百艘船舰,近十万大军,正扑向华夏最危险,也最凶残的敌人。
“杀,杀他个血流成河。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消灭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俘虏并驯化倭人,使其成为消逝于历史长河的尘埃。”
黄立确定胜利是无可置疑的,现在正是明军最为强大的时候。
武器装备精良,战斗意志强大,军队富有作战经验,更有着征战无敌的自信。
反观倭国,或者说是德川幕府,傻逼似的闭关锁国,已经与新兴的大明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五十多年前,也就是1616年,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开始封闭倭国。
一切外国船只均不得在大名领地通商,只能在长崎和平户从事贸易活动,中国船只不受此规定之限制。
同时,加强了对朱印船贸易的管制,禁止西部大名拥有载重五百石以上的大船,朱印状只发给与将军关系密切的京都一些少数豪商。
即使这样,德川幕府对西部大名的私下通商,依然感到非常不安。
1623年,幕府下令禁止西班牙船只来日本。紧接着,德川幕府连续五次颁布了所谓的“锁国令”,锁国体制最终确定。
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要处以死刑;
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也由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
闭关锁国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保守,意味着停滞不前。
退回到纯粹的封建农耕社会,虽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幕府统治的稳定,但几十年过去,也意味着倭国实力的下降。
老旧的火绳枪,还不是能安刺刀的那种。竹弓、武士刀、长枪等冷兵器,还占据着相当的数量。
舰船少有大型的,装载火炮的战舰更是少之又少。
而在国战中脱胎换骨的明军,只论陆军的武器装备,已经是世界第一。打败并不比孟加拉人强多少的倭兵,哪里还有疑问?
“虽然等的时间越长,明军越强大,倭国越衰弱,但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黄立的眼珠动了动,从思索中缓醒,端起茶杯喝着茶水,神情也舒缓且自信起来。
占领第一岛链,黄立有着执拗的决心。不仅是为大明本土提供屏障,更是对外出击的基地。
正因为要继续开拓进取,伐倭才刻不容缓。
……………..
青岛。
刘享一身笔挺的军装,身旁身后是同样精神抖擞的军官和参谋,望着港口内的一艘艘大船巨舰。
终于到了行动的时候,皇帝的圣旨已经送到,准予他们发动伐倭大战。
北洋海军的全部,南洋海军的一半,还有辽东水师和朝鲜水师,已经是相当强大的力量。
更何况,还有数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
刘享脸上是淡淡的笑意,眼见一艘大舰靠上码头,率先迈步,向前走去。
作为新生代的高级将领,李岳在辽东,将与沙俄展开长期的作战;他则是伐倭的总指挥,征服倭国也不是短时间的任务。
这已经不是第一批启程的军队,数万人马已经登陆琉球,粮弹物资也运输囤积完毕。
没有充分的准备,黄立宁可继续等待,也不会拿将士们的生命来冒险。
一批一批地在九州岛登陆,那太想当然了。万一海上风浪有变,先登陆作战的部队就可能没有后援。
所以,两路军队分别在济州岛和琉球集结,尽最大的努力缩短距离,也减少海上航行的不确定性。
消息是否走漏,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幕府想调集人马援救九州岛,不说能否来得及,就是赶来,一起灭了,反倒简单了。
对于倭国的情报,已经搜集得相当齐全,足以成为明军取胜的依据。
比如幕府在多长时间内,能够召集多少兵力?能够动员多少船只,跨过海峡增兵九州岛等等。
还有九州岛各大名的武力强弱,对幕府是忠诚,还是怨恨,以及倭人所使用的武器等等。
刘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码头,踏上栈桥,登上甲板,却并未马上进入船舱,而是手扶船舷,举目瞭望。
跨海伐倭,是他的荣耀之时,建功立业的雄心之中,却还有对亲人的思念。
“瑶儿,等为夫凯旋而回,挣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