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2章 好好放松一下,治河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如果不是有臣子们劝谏监督,皇爷不知道要作出什么花呢!

    就说此次北上迁都,皇爷开始时竟然要坐海船,直达天津。顺便看看海上风光,领略下海上航行的滋味。

    前些日子皇爷还做了军礼服,以备将来检阅将士所用。有绶带勋章点缀着,确实漂亮又英武。可为此,竟想着把头发剪短。

    这回北上,除了南书房的臣子,就是几位武勋相陪,没有了唠叨的内阁官员,皇爷这是要彻底解放了。

    黄立确实是这样的心思,大部分官员已经到达京师,或是正在去往京师的路上。

    还有一部分官员留守南京,是最后一批出发的。

    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他终于能够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可也比天天在耳边劝谏要好得多。

    “都是为了你好啊”,诸如此类的话,可能激起了黄立的逆反心理。

    当然,也可能是功业卓著,臣民拥戴,大明帝国蒸蒸日上,让黄立有些骄傲,有些飘了。

    但他还没到独断专行的地步,烦是烦,也能听取臣子的意见。当然,抓个空子,松散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此番北上,都是难得,能够带着妃嫔,让她们也见识一下风光,品尝一番各地美食。

    以后,黄立还会出外巡视,或是东北,或是西北,那时候就不会这么方便了。

    唯一可惜的是,皇帝想坐船出海的心愿,怕是只有年纪大了,皇子成人,才不会让臣子们痛哭流涕地苦谏。

    ……………

    烈日当空,云梯关工地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之景。

    在荷枪实弹的官兵监督下,两万多土著或挑或挖或抬,来来往往,疏滩着河道淤积。

    靳辅和陈潢站在高处,伸手指点着,商议着。

    “清江浦至云梯关的河道需筑束水堤一万八千丈,王家冈、武家墩等大决口,亦有十六处需要堵塞。”

    “按照目前的进度,今年可完成。”靳辅微皱着眉头,说道:“明年则要疏浚清口,堵塞清水潭、大潭湾,及翟家坝至武家墩一带决口。”

    陈潢轻轻颌首,说道:“我等已上奏万岁,恭候圣裁吧!”

    今年的水利工程,预算已达四十余万银子。

    这还是有土著这个免费劳力,只给饭吃,不发工钱的情况下。

    明年还有更多更大的工程,土著劳工亦将达到四五万,数处全部开工,预算超百万。

    靳辅沉吟了一下,说道:“万岁治河心切,应该会应允。朝廷财政充裕,钱粮不是问题。”

    陈潢点了点头,说道:“本官也是这样认为。只待万岁由运河北上后,无有顾虑,便能大展拳脚。”

    皇帝沿运河北上已成定局,保运河还是重中之重。但之后便不必再象以前,保北堤护运河。

    江淮之所以成为黄河泛滥的重灾区,与漕运关系极大。淹南不淹北,全是为了保证运河。

    而且,黄河泥沙量太大,陈潢除了采用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之法,还创新了“寓浚于筑”等方法。

    对他提出的治水之法,黄立全部采纳,给予了充分的信任。而且,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从不拖延。

    陈潢感念万岁的知遇之恩,不辞劳苦,是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以报皇恩的。

    不仅如此,黄立还下旨,晓谕沿河地方,要在治河上,给予陈潢全力支持,不得怠慢。

    给人给钱又给权,陈潢感激之余,也觉得压力很大。

    靳辅也有同样的感觉,他能有今天,也是皇恩浩荡,更加要兢兢业业。

    靳辅用力踩踏了脚下已修筑好的水泥堤坝,说起了较为轻松的话题。

    “水泥施工方便,坚固不下大石。有些利器,治河必见成效。”

    陈潢黑瘦的脸上微露笑意,说道:“确实好用。万岁已下旨,各省择地兴建水泥窑厂,用以铺路建屋。河工所用,也将更加宽裕。”

    没有水泥,当时用巨石,或是夯土筑堤,都有不便之处,且耗费很大。

    远处响起了钟声,已经到了休息的时候,劳作的土著们如蒙大赦,带着工具有序地返回席棚。

    虽然是做奴工,但能多用一天是一天。对他们的吃喝,倒是没有什么苛待。

    而且,干六天休一天,也给他们恢复体力的时间。

    在他们脸上,都有印迹,连续洗上几天能洗掉。但三两天便重新盖印,使得印迹始终存在。

    这样的话,他们逃到哪,都是一目了然,谁也不敢收留,还会出力抓捕。

    干活儿、吃饭、睡觉,这些土著已经习惯了这样枯躁的生活。敢反抗的,会被毫不留情地处死。

    靳辅和陈潢起初还有些怜悯,时间长了也波澜不惊。要么朝廷出巨资,雇佣民夫治河,要么就用奴工。

    他们的任务是治河,对于朝廷的政策,对土著的态度,无权干涉,也不会为土著进言。

    当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们给予土著们一些优待,也没人会说什么。

    “都是吕宋的土著,万岁深恨其为西班牙人的帮凶,这是他们的报应。”靳辅望着不远处的工棚,淡淡地说道:“或许,也是改过自新的机会。”

    陈潢有些疑惑,问道:“干满五年就送他们回乡,这不已经是宽恕的条件?”

    靳辅微笑不语,在他看来,这可能就是朝廷为了让土著安心劳作,能不能施行,还在两可之间。

    但这不好说出来,有诋毁和猜测朝廷言而无信的嫌疑。

    而且,五年的苦役,或许也磨平了土著们的心态,让他们返回海外之地,继续耕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