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辽河最迟在魏晋时已有大批船队抵达辽阳的记录。
其后,经过历朝的努力,到明初江河入海口至开原老米湾全面通航,船只超过数千艘,运输粮购供辽东驻军。
“本官已经请李提督加强驻军,并开始水路运粮。”全凤翔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希望移民能来得早一些,内河还能航运。”
秋季伐倭是已经确定的作战计划,除了各项准备工作外,还要避开台风季。想要提前,却要冒很大风险。
如果抢掠的倭人在内河停运后到来,安置计划便可能向后拖延。
但也只是晚上一年,倭人却不会闲着吃干饭,辽北、辽省东部还有大片的土地没有开发。
或者,继续安置在吉林市周边。毕竟,那里已经有了不少村屯,有了一定的基础。
而且,东北三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大量的劳力。
与官吏仔细商讨,基本确定了接下来的工作,官吏才告退而去。
全凤翔喝着茶水,轻揉着太阳穴,享受着片刻的松缓。
辽东不比北方,既要恢复重建,又要开拓进取,工作繁重又琐碎。但眼见着辽东日渐繁荣,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鞑虏若是受抚,则大事又成一桩。反击沙俄,三五千人即要。军队也能腾出手来,驻防各地,或是向蒙古诸部用兵。”
蒙古诸部衰弱的很严重,林丹汗在的时候,还能袭扰辽东边境。可现在,只剩下明军主动进攻的份儿。
在犀利的火器面前,昔日能横扫天下的蒙古骑兵,已经无能为力。
这也是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
何况,生产方式单一,科技水平落后,中原王朝只要封锁,便能使蒙古诸部陷入困境。
没有边患,才能安心发展。全凤翔即便不太涉及军事,可也知道,现在的明军前所未有的强大。
军队的强大是一方面,皇帝不断的开拓进取,更将国力战力展现无遗。
开疆拓土,捷报频传,带来的是大明子民们的骄傲和自豪。国家强大,在不知不觉间,也带给百姓一种挺直腰杆的荣誉感。
更重要的是,屡次对外征伐,并没有加赋增税,使百姓感到负担和苦难,反倒是给他们带来了好处和利益。
朝廷邸报上也在每次征伐取胜后,进行说明解释;衙门外的告示栏,也有着地图上的显示。
占了多大的地盘,缴获了多少钱财,那里的气候环境如何等等。
老百姓能够直观地了解,而这些征伐也给他们带来了兜底的保障。
在这边无地无房,穷困潦倒,自可去移民他乡,能领地耕种,能盖屋居住,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除了海外新占的地方,大明好象处处都缺人。辽东,东宁府,四川,连甘陕也开始招收移民。
全凤翔也感觉到了移民的来源地和数量在减少,山东、北直隶、江淮是指定向辽东移民的。
原来可是还有河南,甚至是山西。现在,这两个省的百姓转而向甘陕移民,这是朝廷的安排。
“应该是要收复河套,或是向西域用兵了吧?”全凤翔还是知道些大明的战略策划的,但对此也是猜测。
不管是收复哪里,开发经营,或是稳固占领,都需要人口,需要军队。而就近迁徙百姓,应该是成本最低,最为便利的办法。
四川是明军最早的根据地,也是开发最早的省份。但自国战取胜之后,便不再吸引百姓前去。
全凤翔自然知道,这是万岁比较独特的思路,叫留出发展空间,保证土地够一代或两代人的生存需要。
当然,这也是挤出移民的一个手段。否则,谁都紧着本土迁徙,海外占领地又怎么填充人口?
“满人,倭人!”全凤翔微眯起眼睛,思索着如何能更快更好地使他们归化同化,成为与明人无异的大明子民。
海外占领地的经验,给全凤翔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但各地有各地的情况,各族也有各族的差异,大策略不变,却还要有一些小的调整。
“满人还是要严加监管,毕竟很多人享受了中原的繁华,种田耕种不是轻松的工作,他们可能会心生不满。”
“分散安置虽然不错,但分得更散,更宽广,应该更好吧?”
全凤翔不太确定,这要和当地驻军的兵力,以及地方弹压的力量,有很大的联系。
至于倭人,他倒是认为更好管理。
根据朝廷转来的情报,转送来的将是倭国的农民,比较温顺的,大名那么压榨,也少有反抗的。
在倭国,土地也不多,人口却不少,人地矛盾还是比较突出。而且,还时常受灾,生存环境并不算好。
“不过是为了口吃食而整天忙碌劳累的农民,哪里会有什么忠君爱国之念。只要生活条件好,怕是连祖宗都会忘了。”
全凤翔露出几分讥笑,对已经制定的计划,有了更多的自信。
倭国农民,吃饭都困难,更不会读书识字了。在全凤翔看来,这更是有利的条件。
改变发型和服饰,对于俘虏来说,一道命令就行。学说汉话,数月或一年,普通的会话应该也没有问题。
“来到异国他乡,知道注定回不去,又有更好的条件,衣食无忧的话,也就没有了作乱之源。”
全凤翔很确定,因为他有切身的体会。
黄立未出时,满清几乎已经坐稳了天下,陆地上只剩下夔东明军,海上只有东南的郑家。
虽说大多汉人都深恨异族,但为生活所迫,为保性命,几乎已经熄掉了反抗的意志。
直到扭转危局,又借水西之战,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