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7章 无题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黄立有个原则,有些事情宁可不做,也不要做了后果巨大。

    就象对荷兰人,在亚洲肯定能够击败他们。而且,荷兰国未必会赶到亚洲与大明开战。

    但黄立还是要等待更好的时机,等着荷兰与英国,或是法国再次开战,才会大举行动。

    还有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他也从谏如流,设置了期限。

    如果财政允许,政策会继续推行;如果财政困难,就适当调整。

    可他觉得,政策是能够持续长久的,且很是自信。

    毕竟,人口增长,朝廷是拿出了钱粮,可增长的人口,也会缴纳更多的赋税。

    换到免费医疗,黄立就不是那么自信。

    在后世,都没有实施,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也是他可能想不到的。

    只不过,黄立相信一点,只要有钱,困难就好解决。当然,现在有钱,不意味着以后也有。

    “制药工作还需要继续加强。”傅山微皱着眉头,说道:“这可能也是中医的局限。”

    如果是现代,病人去了医院,什么CT、核磁、B超的一通检查化验,医生看着报告,便能给你开药打针。

    在古代,却是需要医生望闻问切,再给你开方熬药。一般是单人单方,其中的药材数量或有所增减。

    这就限制了百姓的看病问医,毕竟看一次医生,开一次药方,都需要花钱。

    同样,这也限制了医生的数量。要想学得好,学得精,必然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黄立是想仿效后世,不管是多偏僻的村子,附近都有一个类似于赤脚医生的存在,给村民医治一些小病小痛。

    对赤脚医生的要求不能太高,便要在药物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成药自然是首选,什么病症吃什么药,医生患者都方便。

    而且,医生也不用死记硬背那么多的药方,更不用储备品种繁多的药材。

    象伤风感冒、跌打损伤,以及几种常见病,如果都有成药医治,老百姓家甚至都能常备。

    “慢慢来,朕觉得还是很有成果的。”黄立并不苛求,反倒是称赞有加。

    他写出的一些知识,可以说是具有颠覆的意义。对于疾病的本质和来源,给傅山等人极大的冲击。

    显微镜还不够精密,但也算是能够引导人们勉强进入微观世界,探索致病的原因,以找到更好的治疗办法。

    而现在制出的中成药已有很多种,救急的象霍香正气散、止血散、跌打损伤粉等等。

    接近于阿斯匹林功效的西药,则有水杨酸制片;还有金鸡纳霜,青嵩提炼物等等。

    对于古代的平民百姓,如果是小病,一般不会去看大夫。

    通常是硬挺,或用一些土办法来解决。比如蒙被发汗,比如喝姜糖水等等。

    如果有治疗的药物,花钱少有效果,又不用去看大夫,老百姓很可能会愿意去购买。

    这是黄立在后世看到的现象,觉得是小病小灾,便在药店买药治疗的是多数。

    只有大病重病,或吃药无效的,才会去医院检查医治。

    能省则省,可能是多数人的性格,可能并不是没有钱,只图个省事。

    黄立不知道会有多大的效果,但总比什么也不去做要强。

    人口增长,自然繁衍是一方面;增加寿命、减少死亡率,也相当重要。

    何况,朝廷现在有钱,能够支撑他进行实验。

    对,就是在摸索更适合这个时代的政策方针,更了解人们的思维和习惯。错了,也有纠正的空间。

    时代的一粒微尘,落在普通人身上,也是难以承受的沉重。

    黄立深知自己的责任,兴许一拍脑袋的政策,就能带给百姓很大的改变,甚至是灾难。

    与傅山聊了一会儿,傅青主便告退而去。

    黄立起身,去看了看自己的第二个儿子。皱巴巴的,但却不轻,比老大要重一些。

    这就是一个健康母亲的重要了,黄立感慨着,更加认定加强妇幼保健的重要性。

    人类历史上千年了,可对于身体结构和生理知识,甚至是最基本的繁衍,也还是知之甚少。

    也难怪,现在连毛细血管都刚刚观察到,是荷兰的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并解决了科学界关于血液循环的争论。

    不知道生理结构,甚至不知道人是怎么能活着,为什么需要吃饱喝水喘气,医学又怎么能够进步?

    中医有中医的好处,但对于急症重病,还是缺乏手段,或者说是见效甚慢;

    西医其实也只是有个雏形,甚至于,黄立还找不到太多的可取之处。

    所以,黄立宁肯把西医的名头给抢过来,取一个叫新医的称呼,在医学院开设课程,自行发展。

    要说西医的优势,或许就体现在外科手术和化学制药上,以及对疾病的认知上。

    西药见效快,不象中药要配伍,要煎药那么复杂。外科手术则是割腐治伤,比较神奇。

    黄立不精通,但他可以引导,可以建议,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以促进。

    不管怎么样,只是外科手术能有所创造发展的话,也是造福大明子民的好事。

    如果剖腹产或者什么侧切能够成为现实,很多产妇就不会因难产而死亡,尽管这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万岁,娘娘醒了,正在用膳,奴婢看着很好。”小柳去看了应盈儿,回来禀奏。

    “她点了什么?”黄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