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集 刘琰受禅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康元年正月,武帝下达诏命:安东将军王浑率十万大军向横江进军;参军陈慎等率部攻击寻阳;殄吴将军李纯率军向高望城,进攻吴军俞恭部。
    二十五日,李纯占领高望城,击破俞恭军,推进至横江以东。与此同时,参军陈慎军攻取阳濑乡,大败吴牙门将孔忠。吴国厉武将军陈代、平虏将军朱明,率部降于晋军。
    初战告捷,由此拉开灭吴之战序幕。
    冬十一月,晋武帝诏令大举伐吴,兵分六路:命贾充为大都督,统率众军。镇军将军司马伷、安东将军王浑、扬州刺史周浚、建威将军王戎、平南将军胡奋、镇南大将军杜预、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唐彬等分统六路军马。司马伷向涂中,王浑、周浚向牛渚,王戎向武昌,胡奋向夏口,杜预向江陵,王濬、唐彬浮江东下。
    诸将领命,六军齐发。王濬、唐彬所到之地,无不土崩瓦解,东吴少能抵御者。杜预斩杀吴江陵督伍延,王浑斩吴丞相张悌、丹杨太守沈莹等。晋军所到之处,吴人望风归降。
    孙皓见晋军大举而进,急召陶浚从武昌回,问有何策退敌。
    陶浚答道:王濬所率蜀国船小,难经大浪。陛下只需给我二万兵,乘大船以战足矣。
    孙皓即大集水军,授予陶浚假节钺,令来日出兵敌晋。不料当日夜间,所有吴军将士皆逃降北军,只剩空营。至此武昌以西,再无吴兵防守。
    晋将王濬顺流将至,司马伷、王浑皆近边境。
    孙皓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之计,分遣使节奉书于王濬、司马伷、王浑等,请求降服,企图挑唆三人互相争功,引起晋军内部分裂。
    使者先把印玺送给司马伷,又向王浑呈递降书。王浑欲独占灭吴大功,闻报王濬此时正挥军直进,便派使者至江边大营传令,命其暂停进军。
    王濬不理,借口风大无法停船,统率水陆八万之众,扯起风帆,直冲建业而来。
    孙皓见此,知道大势已去,于是便下罪己诏,昭告群臣:寡人不德,愧对先帝,居位多年,政教凶暴,致民久困。终天命归于有道,社稷倾覆,宗庙无主,愧如山积,并无他责。卜其折鼎,诗作讥讽。孤拒谏计短,虑事迁延。信小人而酷虐漫延,害忠臣乃昏庸不察。自寻死路而愧对诸公,大事不成且覆水难收。今大晋平治四海,致力于选拔贤才,乃诸公展现才华之机也。管仲为仇而得桓公之用,良平弃楚入为汉臣三公;舍乱择治,不谓不忠。勿因改朝,因而丧志。嘉勖休尚,爱敬动静。孤何言哉?投笔于庭!
    众臣闻诏,无不大哭,更无良谋救国。
    字幕:吴天纪四年三月壬寅日,王濬大军先至建业,舟船云集江上,三面围困都城。
    孙皓无力以抗,遂听从胡冲之谏,仿效刘禅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率太子孙瑾等二十一人,至王濬营门请降。
    王濬受璧焚榇,将孙皓送到晋都洛阳。武帝司马炎接见孙皓,赐号为归命侯。
    孙吴至此灭亡。自孙权黄龙元年称帝,至孙皓降晋,计国祚五十一年。
    镜头转换,京师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一统天下,改元太康元年,大封功臣,赏赐三军。因贾充为六路总督,武帝以其功高盖世,便令群臣计议,应封其何爵为宜。
    当时朝中尽为贾充党羽,齐颂其平蜀灭吴大功,论功应封相国,并掌大将军事。
    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等刚直守正者,因皆恶贾充为人,便都不发一言。
    贾充因屡次反对攻吴而惧,哪里还敢当众叙功?见众心腹党羽谀词如潮,愈加不安。武帝司马炎见状,心中明白,于是诏命贾充任太尉、行太子太保、录尚书事。
    太康三年四月,贾充病逝,终年六十六岁。武帝谥为武公,追赠太宰,大加赏赐家人,葬礼依从霍光和司马孚形式,更拨给一顷墓地。
    封罢平吴功臣,司马炎便令心腹人四出,打听诸葛家族行踪。心腹人数日后回奏:
    序按诸葛氏家族,始于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传至东汉泰山郡丞诸葛珪,生三子:长为诸葛瑾,官至东吴大将军,其后皆因诸葛恪被灭族,再无遗留;次为诸葛亮,蜀汉丞相,封武侯,子孙皆战死于绵竹,再无遗留;三为诸葛均,蜀汉长水校尉,有子诸葛望,于武侯死后携家而走,不至所终。诸葛珪有弟诸葛玄,原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后为刘表属吏。玄生一子名为诸葛诞,曹魏征东大将军,因淮南之叛而灭族。有一子诸葛靓逃至东吴,封左将军,吴亡后不知所踪。另有一女,因嫁与琅琊王司马伷为妃,故未见诛。
    司马炎听罢,点头嗟叹不止,重赏心腹使去。自思诸葛靓逃走不知所踪,必在其姐丈司马伷家躲藏,于是只带几个侍者,微服至琅琊王府。
    诸葛靓果然就在姐家,忽闻天子驾到,急逃至厕中而避,暗道:司马炎未必是来寻我。且其乃九五至尊,总不成会找到茅厕里来。我便在此等其离去,始终不肯露面便了。
    琅琊王见天子司马炎忽至,急率王妃及诸子接驾,请至中堂,以君臣之礼参拜。
    司马炎并不说明来意,稳坐堂中,令侍从潜行搜索阖府。
    便有琅琊王府家人遂以实情相告,侍从继而回报武帝,说诸葛靓躲于厕中。
    司马炎遂亲至厕,执诸葛靓其手道:卿不记幼时交情耶?何避而不见?
    诸葛靓掩泣道:亡国之臣,未能漆身毁面,今被陛下识出,实在愧恨万分。
    于是同至正堂,以兄弟之礼相见。
    司马炎暗道:你倒与我平辈论礼!若从我生父刘康论起,少帝刘辩便是曾伯祖;武侯是你堂伯,你便是我叔祖辈矣。既不愿以君臣大礼拜我,咱们便两下扯平了罢。
    当即便欲召诸葛靓入朝,拜为侍中。诸葛靓拒不接受,司马炎也便不再强迫,即赐免死金牌,又厚赏金银,使其回山东老家,安度余生。
    诸葛靓回到家乡,因司马家与己有杀父之仇,故而终身不向西而坐。
    这一日,忽有人从荆南来,携至锦盒一只,说是武陵郡桃花源中故人所遗,代为转赠。诸葛靓开盒视之,却见是五枚金牌,各刻“卧龙令”三字。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