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集 子胥奔亡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之时,并未被其完全拒绝,而是得以取经归来,而不愿宣之于口,公之于众。亦由此可知,中国最原版《西游记》,乃是老子与孔子师徒两人联手导演,由孔子与其门人倾情演绎,以成千古佳作。取经之人自然不是唐僧,而是孔子本人。
    以此而论,因王子朝寄居楚境,故将《山海经》相赠楚国王室,使在公族上层流传,终被屈原读到,并据此创作出千古绝唱《天问》,亦便顺理成章。此后秦灭楚,汉又灭秦,《山海经》为萧何所得,至西汉末年刘向编校古书,《山海经》方得公开士林,为世人所知。
    王子朝乱周之后,自周敬王始,周天子权威非但一落千丈,而是已经沦落到可有可无。王子朝既死,老子李耳自此亦鸿飞冥冥,再无音讯,只留下《周易》、《山海经》及《道德经》三部真经,流传后世,成为华夏文化根源主脉,熠熠生辉。
    镜头转换,按下孔子问礼,复说伍员逃亡。
    伍子胥一箭吓退武城黑,拨回马头,回望西边天际,只见长河落日,残阳如血。
    因知武城黑此去,楚平王及费无极必定不会就此甘休,由是打马狂奔,向东北而行。
    这一日,忽听水声如雷,前临大江,拦住去路。
    伍子胥放眼远望,见并无一艘舟船,恐追兵将至,不由忧急如焚。
    又恐追兵将至,因见江边有一片柳林,乃心生一计,遂将身上所穿白袍脱下,挂于柳树之上。又自行囊中取出一双芒鞋,换下足上所穿旧履,弃于江边,然后沿江直下。
    半日之后,马蹄声急,车轮滚滚,楚将沈尹戍追至江口。
    沈尹戍驻马江畔,游目四顾,忽见柳枝挂袍,江边遗履,于是说道:此必是伍子胥走投无路,自投水而死,尸首早被冲到下游去也。
    众将皆都不欲深究,齐都应道:将军所言是也,必是如此。
    沈尹戍于是得其袍履,自回郢都,还奏楚王:臣等日夜追赶,在江边得此袍履。伍员不知去向,想是投江自尽了。
    平王信以为实,便欲就此罢休。
    费无极却斥骂道:岂有此理!伍子胥若是轻易寻死者,我又何必惧其报仇?此必是障眼之法,又将你等废物欺骗了也。
    由是又向平王进言:臣有一计,可擒伍员。
    楚平王:卿又有何计?
    费无极:大王再出檄文,诏令各路关津渡口,严加盘诘来往行人。复以重金悬赏,有能捕获伍员来献者,杀人者可免其罪,无罪者赐粟五万石,封爵上大夫;容留及纵放者,全家处斩。又遣使遍告列国诸侯,凡有收容伍员者,即起大兵征伐,吞灭其国。
    楚平王:何劳如此兴师动众?
    费无极:所谓劳师一时,平安百世。如此伍子胥进退无路,有国难奔,无路容身,纵一时不能就擒,其势已孤,安能成其大事哉?
    平王悉从其计,于是再次画影图形,传谕边邑诸侯,内外兼施,遍天下访拿伍员。
    伍员施计摆脱追兵,信马沿江东下,忽想起太子建逃奔宋国,遂望睢阳而进,欲往投之。行至中途,忽见一簇车马前来,车上之人似曾相识。
    伍员拭目细看,来车渐近,见果然是故人包胥,因封于申地,故称申包胥者。
    此时申包胥也已认出伍员,急出声招呼:前面骑者,不是我弟伍子胥乎?
    伍员见被认出,躲避不得,于是滚鞍下马,立于道左相候。
    申包胥慌忙下车相见,执手相问:我弟子胥何来?因何狼狈至此!
    伍员见到亲人,不由大悲,便将平王枉杀父兄之事哭诉一遍,热泪长流。
    申包胥听罢心如油烹,也跟着落泪半晌,然后问道:既是如此,我弟意欲何往?
    伍员:弟将奔他国,借兵伐楚,生嚼楚王,车裂无极!兄可助我?
    申包胥嗟叹半晌,劝道:楚王虽然无道,君也;你伍氏累食其禄,伐君不祥。吾亦为楚臣,欲教子报仇,则为不忠;教子不报,又陷子于不孝。如今只论朋友之谊,子之行藏,我必不漏泄于人。然子能覆楚,吾必能存楚;子能危楚,吾必能安楚。
    伍员暗暗点头,大哭上马而去。因昼伏夜行,穿山度林,潜踪以进,不一日到至宋国,见到太子建,详叙平王及费无极过恶。
    太子建:血海深仇,自是非报不可。可惜宋国方乱,君臣相攻,不能助我,奈何!
    伍子胥:宋国有何内乱?
    太子建:你却不知,原来如此。
    镜头闪回。周景王十三年。
    宋平公在位,误听寺人伊戾谗言,枉杀太子痤,而立嬖妾所生公子佐。
    废长立幼当年,宋平公便即薨逝,太子佐由此嗣立,是为宋元公。
    来年四月,楚国攻蔡。晋侯会合鲁、宋、齐、卫、郑诸侯,会盟于厥慭,商议救蔡,宋元公派华亥与盟。宋元公三年秋,六国诸侯复又盟于平丘,但都无疾而终。
    宋元公八年六月,邾国入侵鄅国,俘其百姓而回。因鄅君夫人乃是宋国大臣向戌之女,故此向戌之子向宁请求元公出兵伐邾,相助姐夫鄅君。
    九年二月,宋元公派兵进攻邾国,占取虫邑,邾国尽释鄅俘求和。五月,宋元公会合邾、郳、徐三国,与其结盟。自此而后,宋元公便觉小霸中原,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宋元公自霸四国,欲强公室,便恨恶世卿华氏之强,谋弱其族。这一日大会公族,便与公子寅、御戎、向胜、向行诸卿密谋,欲除华氏。
    向胜族弟向宁,素与华氏族中华向、华定、华亥相善,因泄元公之谋。
    华亥大怒,遂先下手为强,诱杀公子寅与御戎,并囚向胜、向行。
    宋元公大慌,亲至华府请释二向,华亥复又劫持元公,要求君臣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