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集 玩笑丧邦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试图建立以王畿为核心,控御四方之国家形态。

    在整顿吏治方面,孝武帝创立御史中丞专道制,提高御史监察地位,加强对吏治整顿。此制后被齐、梁、陈历朝所继承,并被北朝借鉴。又对除边镇以外地方兵权进行限制,诏令刺史守宰无论动民兴军,皆须遵照皇帝手诏施行。同时革除地方下属对封君称臣之制,削弱地方封国诸侯权力。诸侯拥兵割据,分置百官旧习自此便被革除。

    经济方面,孝武帝劝课农桑、抑制兼并、赈济穷困、减免赋租、兴修水利、精简机构、开禁江海田塘、限制士族封山占水、禁止皇亲显贵经商逐利,恢复皇帝亲自耕田仪式。诏令开始课征南徐州侨民租,宣告南徐州二十二万侨户免租不籍特权被正式取消。如此不仅增加国家编户,亦兼打击京口一带功勋高门、豪强大族。

    孝武帝又推行检籍,将与商人通婚或私下经商士族,一律开除士族资格并黜为将吏,对开除士籍却不肯服役者改用军法处置。撤并雍州各侨州郡县,完成并省雍州所属三郡十六县为一郡,又再省其余侨置十三县。至大明五年,完成雍州土断属籍,又课租清查当年刘裕未行土断之南徐州侨民,至此完成土断制。下诏军户免除军籍成为平民,对正在服刑官奴中老弱病残者全都恢复自由。同时免军户立郡县,使其正式纳入编户齐民。还设立台传机构,加强中央财政,开台传机构、台传御史监察地方财政之先河。

    孝武帝关心刑律审讯整顿,首次以皇帝诏令,正式确立死刑复核制度。初置殿门及上合屯兵,创立直阁将军制度。又复置卫尉武官制,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武卫将军、武骑常侍,强化中央禁卫军权,后被南朝各代所延续。

    孝建三年,孝武帝因为历城乃军事要地,遂将青州州治由东阳城移并到历城,与冀州并镇,以巩固边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镜头转换,按下南宋,再说北魏。

    太武帝及太子既死,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侍中薛提等人故未宣布皇帝死讯,先商议嗣君人选为要。

    兰延、和疋二人意见一致,谓太子拓跋晃之子拓跋濬年纪尚小,宜立太武帝第三子东平王拓跋翰为帝。

    侍中薛提不从,争执道:拓跋濬虽然年幼,但是嫡亲皇孙,不应废黜。今可效南朝,请太后垂帘问政,我等大臣顾命辅佐,奈何别求国君?

    兰延等人讨论立储,自以为稳秘,不料皆被黄门内卫听到,报与宗爱,一字不漏。

    宗爱闻报大惊,自谓太子拓跋晃死于己手,若使其子为帝,自己岂有命哉!且向与拓跋翰交恶,亦不可立其为君。思来想去,只跟太武帝幼子南安王拓跋余交好,于是复又先下手为强,急差心腹将拓跋余秘密接入后宫;随即假传赫连皇后诏命,召兰延等人入宫。

    兰延等人接到皇后懿旨,不疑是宗爱阴谋,全都进宫。

    宗爱事先安排三十名宦官在宫中埋伏起来,待兰延等三人入宫,即在殿堂上杀死。复又带人急至兰延府宅,在永巷里杀死拓跋翰。

    事情办完,宗爱当即回宫召集群臣,宣布太武帝因酒醉于睡梦中暴崩;并假传遗诏,命拓跋余继立为帝。

    百官不明就里,复慑于宗爱淫威,乃拥立拓跋余登立大宝,改年号为永平。

    拓跋余继位,立即下诏,任命宗爱为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兼任中秘书,封为冯翊王。其余百官,各升赏有差。

    画外音:由此遍观历代史籍,以宦官之身而为丞相者,宗爱可与秦代赵高前后呼应,平分秋色。但宦官封王,却是中国史上首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宗爱自居宰相高位,总管三省政务,负责皇家安全,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乃随意召唤公卿大臣,专权跋扈,朝廷内外无不畏惧,皆谓宗爱必效赵高、阎乐篡权,无不怀忧。

    拓跋余虽为皇帝,亦对此深为不安,惟恐宗爱将要作乱,便欲谋划削夺其权。

    宗爱闻知异常愤怒,复又设计,先下手为强。永平二年十月初一日,宗爱趁拓跋余祭祀宗庙之机,派小黄门贾周等人趁夜将其杀死。

    殿中尚书长孙渴侯与尚书陆丽闻知拓跋余暴死,此次亦先下手为强,急拥立太武帝嫡孙拓跋濬为帝,并请立太武帝皇后赫连氏为太后,垂帘听政。

    赫连氏得以垂帘摄政,毫不手软,临朝当日便急下诏旨,使孙渴侯等引军入宫,动用五刑,诛杀宗爱、贾周等人,并灭其三族。

    由此拓跋濬即位,改元兴安,史称魏文成帝。遂追谥父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母闾氏为恭皇后,尊乳母常氏为保太后。

    镜头闪回,补叙文成帝往事。

    拓跋濬少时聪敏,深受祖父太武帝宠爱,常随太武帝左右,被称为世嫡皇孙。

    皇孙年五岁时,跟随祖父太武帝北巡,恰逢猷帅押解一名奴隶,欲施以刑罚。拓跋濬可怜那个奴隶,遂对猷帅说道:此奴今日遇我,你应将其放掉。

    猷帅奉命,遂解除奴隶绑缚。

    拓跋焘在旁看到,十分惊奇,对左右侍臣道:此子年龄虽小,却俨然己作天子也。

    拓跋濬成年之后,风仪异常,每当朝廷遇有政事,皆参议决定。

    闪回结束。文成帝即立,诏命复兴佛教,下令建造云冈石窟。又多次下诏制止鲜卑贵族贪腐,更因此处死大臣不计其数,导致谋权夺位之斗接连不断。

    兴安元年十一月,边报传来,陇西屠各王景文反叛。文成帝闻报,诏命统万城镇守将领、南阳王惠寿讨伐平定叛乱。次年二月,司空、京兆王杜元宝谋反被杀;建宁王拓跋崇与子济南王拓跋丽卷入叛乱,皆被文成帝赐死。同年七月,濮阳王闾若文与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谋反;二十五日,文成帝下令在长安赐死拓跋仁,闾若文被杀。

    其他大小谋反事件数不胜数,北魏王朝由此始衰。(本集完)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华夏真相集博仕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