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集 石崇斗宝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颇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数量为历代之冠。因内宫佳丽并争皇帝宠幸,武帝于是常乘羊车,恣其所至,则令使该宫嫔妃宴寝。
    历史真相:中国历代开国皇帝,如司马炎荒怠纵欲者实属罕见。究其历史真相,是因司马炎肩负恢复汉室社稷重任,见司马家族人丁众多,故此大封诸王,使其出朝就藩;但仍有数十家宗室列于朝班,自己又无得力弼助之臣,故此一筹莫展,方至颓废如此。司马懿当初只欲完成孔明遗志,终使刘炎即位;但对自家族大人多之事,却是未曾料及,亦无计可施,便此离世,故成今日骑虎之局,也是天意,非人力所能奈何。
    司马炎左思右想,放眼身边皆乃司马宗族或其旧臣,便为之气沮志颓,不得舒展。由是武帝怠于朝政,朝廷大事皆归于三杨,朝堂上皆尚虚夸,再无诤臣。
    杨骏贪鄙异常,上行下效,以致朝中奢侈之风大起,公卿贵族竞富争豪,引以为傲。当时在京都洛阳,富可敌国者便有三人:其一乃中护军羊琇,典掌禁军;其二国舅后将军王恺,其三最富者乃是散骑常侍石崇。
    字幕:羊琇,字稚舒,出身泰山羊氏望族,曹魏太常羊耽之子。王恺,字君夫,曹魏司徒王朗之孙,名儒王肃第四子,文帝司马昭文明皇后王元姬胞弟。石崇,字季伦,渤海南皮人,晋开国功勋大司马石苞第六子,因生于青州,故此小名齐奴。
    石崇早年历任修武县令、城阳太守、散骑侍郎、黄门郎等职。吴国灭后,获封安阳乡侯,累官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南蛮校尉、鹰扬将军等职,在任上劫掠往来富商,因而致富。
    其有别馆,建在河阳金谷,又名梓泽,所掠资财尽藏于金谷,世人不知其家产多少。
    杨骏用事,征聘石崇入朝,拜为太傅。
    石崇闻说王恺家豪富,家里用饴糖水洗锅,心甚不服,即命家厨以蜡为柴烧饭。有邻舍好事者闻之,皆说石崇比王恺家阔。
    这日散朝之后,王恺在午门外拦住石崇:太傅,我闻你家以蜡为柴,此事有诸?
    石崇:确有此事。将军问此何意?
    王恺:某欲与公斗富,可否?
    石崇:但凭将军遵意。但不知以何赌赛?
    王恺:太傅到时即知。我之所为,公若能照做无误,某便认输可也。
    石崇:必要超过将军方可算赢,何必照做!
    二人话头僵住,就此各自愤愤还家,说比就比,毫不怠慢。来日一早,王恺遂命于府前皆用紫丝编成屏障,夹道四十里,洛阳由此满城轰动。
    石崇闻听家仆禀报,笑道:雕虫小技,有何难哉?命用贵重彩缎,铺设锦屏五十里。
    王恺惊于石崇财力强过自己,心怀不甘,遂连夜入宫,向晋武帝请求帮忙。
    武帝闻说斗富,即命内侍:将我宫中所藏两尺高珊瑚树赐予国舅,与太傅相斗。
    王恺大喜,于是便将珊瑚树搬回家中,撒下柬帖,请石崇及朝中众官至府饮宴。众官知道是为斗富,心中好奇,皆都慨然而至。
    于是国舅府中大排筵席,公卿豪贵济济一堂。
    酒过三巡,王恺吩咐停酒,说道:家有珊瑚,举世罕见。当请诸公观赏一番,如何?
    众官哄然道:愿求一观,以饱眼福。
    王恺便令侍女:将我府中所藏珊瑚树捧出,请众位大人品鉴。
    于是两廊奏乐,侍女以小车将珊瑚载入,陈于堂前。众人见那珊瑚高逾两尺,枝条匀称色泽鲜艳,不由赞不绝口,皆曰实乃世所罕见,真是无敌至宝。便在赞声不绝之际,只听座中有人冷笑。众人视之,见发笑者正是石崇。
    王恺亦冷笑问道:休要只顾哂笑。如此宝物,石公平生可曾见过?
    石崇不语,转眼看到案头正好有一支铁如意,便顺手抓起,朝着珊瑚树轻挥。只听克朗一声,其树粉碎,皆为寸断。众官见此,无不大惊失色。
    王恺满脸通红,起身怒道:大丈夫输赢明白,何至如此恼羞成怒,毁我宝贝!
    石崇笑道:恼羞成怒者,公也。无须恼怒,某加倍偿你便是。公可派贵府侍从,随我随从管家还府,运来还你。但要用高头大马,敞轩肆车,小了须不管用。
    王恺似信不信,便命本府侍从照办,备下大车,随石府管家而去。
    不过片时,大车复又进入王府,载来珊瑚树数十株。众官出厅看时,见彼珊瑚三四尺高者六七株,株株条干挺秀,光彩夺目。其至巨者,竟比打碎之树高出一倍。
    众官皆呆,咂舌不已。王恺因而敛气屏息,当众认输,石崇豪富,洛阳无人不知。
    当时座中有御史中丞傅咸,回府连夜写表,次日早朝时上奏武帝。其表略曰:
    臣闻三代以来,君子崇俭以德。今我朝上下崇奢尚侈,甚于天灾。如后将军王恺、太傅石崇者,夸豪比奢,陛下不唯不责,反谓其为荣。如此以往,则社稷危矣!
    武帝不以为然,淡淡说道:此风雅事也,先生何必大惊小怪?
    自此上自武帝,下至百官,皆以加紧搜刮为务,穷奢极侈。晋朝腐败至此,乱兆已萌。
    字幕:太康五年,阳春三月。
    太常张华上表:臣请令各州郡举荐贤良,使山野饱学之士尽为朝廷所用。
    晋武帝:准卿所奏,颁下明诏,即令施行。
    诏令一下,天下轰动,由此四海才子如过江之鲫,奔赴洛阳。期年之内,京城大兴“太康文学”,直追汉末建安学风。满城之内,皆说一左、二陆、二潘、三张。
    这日早朝,晋武帝便问张华:今我天朝文学大盛,皆卿之功也。朕闻天下名士,皆称一左、二陆、二潘、三张,是何谓也?
    张华:乃齐国临淄人左思,字泰冲;吴郡陆机字士衡、弟陆云字士龙,荥阳郡潘岳字安仁、侄潘尼字正叔,安平郡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皆才学满腹,文思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