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集 武侯遗计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于剑阁,邓艾已临三面受敌绝境。再加上诸葛瞻麾下七万大军,尚有十五万之众,若依各处险阻采取守势,可抵百万大军攻击。便是钟会之军,此时困境亦与邓艾相同,只余苟延残喘。若诸葛瞻在绵竹拒守月余,再兼吴军三路攻魏援蜀,司马昭无力救援西军,邓艾千里奔袭壮举,即成为军事笑话。则司马昭灭蜀之战,当比赵括纸上谈兵,马谡失守街亭,更为荒谬至极。遥想当年西蜀大将张任,曾在此城死拒先主刘备一年,使其不能前进半步,且设计射杀凤雏庞统,其用兵之法,较今之诸葛瞻强之甚哉!蜀汉实是直接亡于诸葛武侯亲子之手,读史至此,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邓艾听闻诸葛瞻在平野列阵以待,不由大喜:侥天之幸,蜀汉当灭,令某成此大功!
    便在此时,后续各营兵马已至,三万军聚齐,并得涪城府库器械装备。于是兵分两路,派邓忠攻打诸葛瞻右翼,司马师纂攻其左翼。
    诸葛瞻不理其兵分几路来攻,专以父传八阵图敌之,果然阵法奥妙,魏军难敌。邓忠、师纂失利退回,对邓艾说道:贼兵战阵牢固,不可击破。
    邓艾大怒道:我孤军深入七百余里,生死存亡全在此举,还说什么可不可破!
    命令回军再战,若不能胜,便将其二人斩首。二将策马奔回,挥军再战,邓艾亲临督战,登将台指挥全军,以司马望所教破阵之法,终于大破蜀军。
    邓艾与姜维在祁山前斗阵,几无还手之力,今日如此轻易便破了此阵,亦只因诸葛瞻学得不精,又无实战经验,故此照猫画虎,反类其犬。
    于是阵法被破,七万大军全部溃散。邓艾挥师大进,遂克绵竹,杀蜀将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及参军黄崇及尚书张遵。绵竹陷落,蜀军全线崩溃。
    邓艾乘胜进击,一鼓作气攻陷雒县,逼近成都。此战,首创中国史上著名奇袭战例。魏高祖武皇帝当初奔袭乌桓,晋宣文帝司马懿远征辽东,皆不如此战之奇险万状。
    绵竹残军败回成都,报与后主刘禅,说诸葛瞻父子皆没于王事。
    后主闻之大惊,急召文武商议。多官议道: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成都,走奔南中七郡。其地险峻,可以自守,就借蛮兵,再来克复未迟。
    又有别论:蜀、吴既是同盟,今事急矣,可溯江而下,前往投之。
    光禄大夫谯周道:众论皆不可。南蛮久反之人,今若投之必遭大祸。投吴更是可笑,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臣料魏能吞吴,吴不能吞魏。若称臣于吴,是一辱也;若吴被魏所吞,陛下再称臣于魏,是两番之辱矣。不如直接降魏,其必裂土以封陛下,则上能自守宗庙,下可以保安黎民。愿陛下思之。
    后主未决,退入宫中,见皇后张氏,叹道:魏军至矣!姜维以四五万兵在剑阁敌住钟会十余万大军;驸马诸葛瞻父子战死绵竹。谯周劝朕投降,不失王公之位。先帝创业不易,相父呕心沥血,若轻易举付他人,吾其不成千古罪人也?史官笔下需不好看相。
    张后闻罢,回内室抱出一只锦盒,打开看时,却是一套凤冠霞帔,外加一方玺印。
    后主奇道:此物何来,又是何意?
    张后叹道:此系晋公司马昭前日密遣人送来,直到后宫。某因见两国交战未分胜负,是以隐而不言,以待魏兵败退,再言此事。今既事急,只好拿出,说与陛下。此乃当年被董卓所废少帝刘辩之玺,国母唐后冠冕也。
    刘禅:司马昭将此无用玉玺,及死人衣服送给你我,却作何用?
    张后:非也。你道少帝刘辩却是哪个?正是相父诸葛孔明也!唐后即其夫人黄月英。
    刘禅听了,嘴巴张得好大,半天闭不拢来。
    张后:当年李儒鸩害帝后,被洛阳玄天观史子眇道长以诈死之药换了,少帝及帝妃才得逃离洛阳,投于东郡太守诸葛珪,因冒称其次子,改名诸葛亮,字孔明;后随诸葛玄逃难至南阳郡隆中,又使唐妃冒称名士黄承彦之女,改名黄月英,易容示人,唤作阿丑。
    后主:竟有这等奇事!既如此,当年得了荆益二州,相父因何却让我父来做皇帝?
    张后:世间之人,亦非皆似我公公想做皇帝。相父虽曾为天子,但因有献帝在世,又天下均知少帝已死,此时复位,诸侯又谁能信耶?当时献帝已将帝位禅让曹丕,若不立先帝时,曹丕亦必令人暗害山阳公。相父当时一心想复夺两京,平定天下,再扶献帝复位,重兴汉室。故尊汝父为天子,以延汉祚,并正天下视听。
    刘禅吓了一跳:如此说来,相父是以我父为傀儡也。若一旦复夺两京,复我汉室,则山阳公复登帝位,则我全家必灭族矣。
    张后答道:这却不然。相父与先帝十数年相知相伴,岂肯如此无情?先帝虽雄心万丈,果然复夺两京,平定天下之时,彼时不死亦老,相父必请献帝以汉中王封之,使裂土分茅,富贵终生,福延子孙。其后先帝伐吴失败,愧恨而崩;相父见天不佑汉,六出祁山不能成功,这才将天子玺印及皇后冠冕送于司马懿,使其扶保山阳公之后以复帝位。今司马昭遣使送密信来,说其子司马炎便是山阳公之后。又将印服送来,是取信于陛下也。
    后主细思张后之语,再看玺服,不能不信。于是长舒一口气道:这就好了!朕本非治世之才,亦无平定天下之志。我做这四十年太平天子,本来也是白赚,既然皇位能复归刘家,我与你退做富家翁婆,岂不是好?不干了,不干了!这天下无论是马食槽还是曹诛马,让与他们去争夺罢咧。你道如何?
    张后见后主并无不豫之色,反且兴高采烈,叹道:我看你也不是做天子材料。若是先帝见你如此,定会气得吐血。罢了,随分听命,安之若者,是陛下强于先帝及相父之处,亦可谓得其道矣。陛下降魏,妾愿从之。
    后主次日上朝,依旧众议纷然。谯周见邓艾所许时限将至,复上疏诤之。
    后主不理众官,欣从谯周之谏,令作降书,于城楼上竖起降旗,遣私署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同谯周赍玉玺符印及益州簿籍,前来雒城请降。
    邓艾大喜,受下玉玺,重待张绍、谯周、邓良,并作回书,付三人赍回成都,以安人心。后主拆视邓艾回书大喜,即遣太仆蒋显赍敕诰至剑阁,令姜维罢战早降;又遣尚书郎李虎送百官郡守文簿与邓艾,封存国库,待邓艾前来接收。
    后主五子北地王刘谌不肯投降,劝帝不听,遂自杀于汉昭烈帝祖庙。后主深为叹息,哭了几声:痴儿,何至于此耶!全怪我未将内中稳情,提前告诉我儿。
    哭了一场,只得令人葬之。遂择十二月初一吉日,率太子诸王群臣,面缚舆榇而降。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