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孙权答道:卿回陆口慎重布划,若果有必胜之策,可即详奏,孤当起兵。
吕蒙应诺,拜辞而归。孙权难以决断,又问诸葛瑾:卿谓吕子明之议若何?
诸葛瑾:主公勿需顾及关羽胜败结果。若不惧刘备、孔明前来报仇,则取荆州可也。
孙权知其向与鲁肃一党,支持孙刘联盟,略为沉思道:若关羽败于曹操,即便不死,亦折挫三十年英名,此后便无能为。刘备有张飞、赵云,孤有甘宁、吕蒙,足以当之。
于是即封诸葛瑾为宣城侯、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待命随军出征荆州。
诸葛瑾拜谢退出,在殿外适逢好友顾雍,叹道:鲁子敬死后,江东之士皆鼠目寸光,再无远见之人矣。
顾雍惊问:子瑜兄从来言语谨慎,今何出此极端之言?
诸葛瑾道:若是鲁子敬在,必能力阻主公争夺荆州。鲁肃虽力主孙刘联盟抗曹,但为东吴大计,亦由刘备手中夺取长沙三郡,划湘江而治。争三郡且使孙刘联盟不破,此其高明之处。今主公只听吕蒙,荆州既得,孙刘联盟必破。曹操渔人得利,我主霸业休矣。若从长远利益为计,得荆州岂真正有利于吴哉?
顾雍:若得荆州,我东吴便可全据长江之险,因何不利?
诸葛瑾:贤兄糊涂!刘备若失荆州,则因势力大为削弱,必然龟缩西川不出。此后长江一带,则我东吴独力抗曹矣!彼时也只能偏安江东,只曹仁、张辽二将,便可将我挡在淮河之南。鲁子敬所谓以图天下大略,又安能实现哉?
说罢,不觉泪如泉涌。顾雍听了,句句是真,字字见血,不由背后凛然生寒。因恐在朝门之外谈论,被他人听去不便,便急将诸葛瑾引还府中,请至密室详谈。
分宾主坐定,顾雍即问:子瑜即知此中利害,因何不力谏主公?
诸葛瑾苦笑:某是孔明胞兄,若力谏不可,徒使主公疑心,恐适得其反耳。
顾雍:即如此,某明日再去谏来。但不知以何为由?望贤兄教我。
诸葛瑾:公能如此,乃孙刘两家之幸。吕蒙欲袭荆州,实在师出无名也。
顾雍:刘皇叔借我荆州赖而不还,岂非出师之名?
诸葛瑾:此言何以服人!前番鲁肃江上单刀相会,若是理直气壮,因何不能说服关羽?吕蒙袭取长沙三郡,也因看在子敬个人脸面,关公才未出兵相争。当初刘表管领荆州七郡,乃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刘表死后,南阳为曹操所有,刘琦以江夏托付刘备,其后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相继归附,于是刘备据有荆州五郡,皆得于刘琦,与我江东何干?曹仁败后,关羽、周瑜各得南郡之半,而刘备领荆州牧,居公安,六郡之地,刘备已悉据之矣。其何言借?若非要说借,亦公瑾所借公安一城耳。今若以“借荆州不还”为由出兵,非但刘备不服,恐连曹操都会觉得好笑耳!
顾雍:此言成理,并不牵强。使我东吴偷袭荆州,恐正是曹操所欲见者。赤壁战时,刘备使关羽兵绝北道,又借张飞与我周都督激战江陵,其功劳不输我军,并未坐享其成。赤壁战后,刘备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我主公亦无任何异议。刘琦虽死,但刘备继为荆州牧,遣将分驻要地,孙权亦未阻拦。今因刘备得了益州,便说荆州应归我有,似说不通。
诸葛瑾:诚哉斯论。单刀会时,关羽曾问子敬“乌林之役,我兄刘备睡不脱靴,努力破曹,岂徒劳而不能得尺寸之地?”子敬无语对答。后湘水划界,借荆州一说便无根据。
二人说了半晌,叹息而别。
诸葛瑾回到府中,便写一封密书,令心腹人快马到巴郡呈与张飞,请其转递孔明。
次日上朝,顾雍便将昨日与诸葛瑾之语搬出,苦口婆心,劝谏吴主。
孙权闻其切中要害,略有回心之意。忽湘水关仓官来报:关公抢分我全城囤粮。
孙权大怒,以掌击案:关云长欺孤太甚。再有谏阻讨伐荆州者,便依通敌论处!
顾雍闻此,只落得脸红脖粗,讪讪而出。
镜头转换,陆口大营。
吕蒙回至陆口,大为振奋,接连派出哨马细作,去探听荆州防备军情。
至晚哨马回报:荆州军马整肃,预有防备。关公北伐之前,于沿江上下高阜处设有烽火台,一旦闻警,白昼燃起狼烟,夜间举火为号,则关公三五之内,便可还军。
吕蒙大惊,但在主公面前已经请令,寻思无计,乃托病不出。
孙权闻说吕蒙患病,遂使陆逊星夜至陆口寨中,探其病情。
陆逊入营详察吕蒙,视之面无病色,已经猜出十之八九。遂请吕蒙屏退左右,笑道:子明之疾,不过因荆州兵马整肃,沿江有烽火台之备耳。某有一计,令沿江守吏,不能举火;荆州之兵,束手归降。
吕蒙闻言大喜:计将安出?
陆逊:关云长倚恃英雄无敌,之所以不急攻樊城,速战速决,因虑将军袭其荆州耳。将军若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于在下,某再以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州之兵,以向樊城。如此但用一旅之师奇计袭之,则荆州在我掌握之中矣。
吕蒙喜道:伯言此计,真良策也!某即行之。
遂上书孙权,请辞都督之职,以陆逊自代。孙权看了荐书,即召吕蒙回京休养,拜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把守陆口。
字幕:陆逊此时三十六岁,小于吕蒙四岁,倒也不算少年发达,可谓中年得志。
陆逊领命,至陆口上任,通报荆州守将,并亲写信给关羽,以卑辞吹捧关羽盖世神功,赞其大义参天品德,表示无限仰慕,并表示绝不与关公为敌。
关羽收到陆逊书信,观之大喜,遂不以东吴为忧,即将荆州之军大部调至前线,以向樊城;同时严令麋芳、傅士仁,命调配各郡军资供应。
麋芳、傅士仁见军马均被关公调去,军资更无人手押送,于是顿生异心,怨气冲天。
陆逊得报,心知时机已到,立即上书孙权,请求发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