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集 青梅煮酒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左慈:今日曹操在围场迎受百官拜贺之礼,此乃赵高指鹿为马之计,意在探查众官附逆之情也。你等回京之后,不出旬月,朝中定有心怀异志者,谋杀曹操。
    刘备:道长之意,是欲使我兄弟三人参与刺曹乎
    左慈:非也。以曹操心智实力,目今满朝之中无人是其敌手。当此之时,皇叔非为曹操心腹,必为谋叛者拉拢,岂能置身事外?此时不离许都,日后定遭池鱼之殃。
    刘备:不知以何缘由离京,去向何方?愿道长教我。
    左慈:今吕布已灭,袁术其势已穷,必投其兄袁绍。皇叔可趁此机会,请旨出,截杀袁术,则上为朝廷除逆,下为曹操效命,天子及曹操均无有不允之理。皇叔即离许都,当先占据徐州,招兵买马以壮实力,待时而起可也。
    关羽忍耐不住,抢先问道:却待何时?
    左慈:我观曹操之志,意在平定天下,与袁绍必有一战。袁绍拥有四州之地,两兵相交,非三年不能骤解。届时你兄弟南联荆州刘表,领兵以袭曹操之后,则许都可得,献帝得救。此时奉天子以命天下诸侯,重扶汉室江山,岂非千古之业?
    刘备:徐州是四战之地,易攻而难守,故我两度失于吕布,终又被曹操轻易夺去。倘若曹操不去与袁绍交战,却先来徐州伐我,当以何拒之?
    左慈:以曹操实力,皇叔无力与其正面争锋,可使人先行结交荆州刘表。曹操在与袁绍决战之前,不敢南下荆州。若徐州城破,皇叔可南投刘表,曹操则无能为力也。
    刘备听了,心头敞亮,重新施礼道:多谢道长指教之恩。
    左慈:荆州开府治所于襄阳,襄阳城南三四十里,有个水镜山庄,皇叔可曾知道?
    刘备:备略有所闻。
    左慈:此乃我师叔水镜先生隐居之所,襄阳才俊,尽集于此。鬼谷门掌门史子眇师弟,现今亦在庄上修行。皇叔手中已持有天子所赐卧龙令牌,可到水镜山庄一行,与史掌门手中伏龙令合对。其必有妙计助你成就大业,千万莫要忘却。
    刘备听了,又惊又喜。关羽见貂蝉在道长身侧眉目含波,欲言又止,知道必有缘故,待要张口问时,却被左慈抬手制止:噤声,有人来了!
    话音刚落,果听帐外脚步声响,有人在帐口扬声问道:皇叔安在?下官董承,夤夜冒昧来访,请恕造次不恭之罪。
    左慈微笑道:心怀异志者来了。你三兄弟定要牢记我适才所说言语,贫道去也!
    用手一扯貂蝉,转身而去。老少二人身影一晃,已钻出营帐,消失在黑夜之中。关羽看着貂蝉离去背影,似有所思;张飞却看向关羽,不知二哥因何忽然发呆。
    刘备见左慈走了,遂率二弟迎出,将国舅董承请入帐内,叙礼坐定。
    字幕:董承,冀州河间人。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献帝董贵人之父。初为董卓女婿牛辅部将,与董旻、董璜均为董卓爪牙,任车骑将军。
    刘备问道:国舅夤夜至此,必有事故?望不吝赐教。
    董承答道:实不相瞒皇叔,你我均为皇亲,不必见外。适才天子赐宴,拘于礼数,吃酒不畅。今与皇叔营帐相邻,特来讨杯闲酒,顺便说话。
    刘备笑道:承蒙错爱,敢不从命。二位贤弟,可往火头营去取酒馔,切勿惊动他人。
    关张二人应诺出帐,片刻转回,带来两个小校,将酒菜在帐中摆开。董承赏了小校,令其休要声张,小校拜辞而退。
    酒过三巡,董承将酒杯一推,开门见山道:今日在围场之中,曹操僭越,接受百官礼拜。云长将军待要上前诛杀曹操,皇叔将马遮拦,且又摆手以阻退之,却是何故?
    关羽听了此话,早将一双卧蚕眉竖起;张飞右手按住剑柄,眼望大哥。
    刘备失惊变色,问道:国舅此话,从何说起?
    董承笑道:当时我正在云长将军身后,你们兄弟动作虽秘,某却全都看在眼里。
    刘备:云长以为曹将军僭越天子,故而不觉发怒。我却知是坐骑受惊跃前,诚非曹公本意,是以拦住舍弟。国舅却不要会错了意。
    董承:曹贼目无天子,万众目睹,百官切齿,哪个心中不明?若朝廷臣子尽如云长忠义,何忧天下不太平?皇叔兀自在这里言语支吾,真让董承心冷!
    刘备:国舅此言差矣。曹将军有剿灭黄巾之功,又有迎驾之劳,匡扶社稷于倾危之际,奉天子令旨以治国家,何忧天下不太平?
    董承:天子先为董卓欺压,后为李、郭二贼挟持,备受苦处,自古罕见。若非董某于乱马军中救护,朝廷何有今日?那曹操乃阉宦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今日围猎,不臣之心昭示天下,天子如处身于洪炉。我夤夜前来剖肝沥胆相告,皇叔因何以诈相待?
    刘备:夤夜之间,我恐国舅系曹操派来相探,故不敢实言,请国舅莫怪。
    董承这才嘿嘿一笑,由怀中取出一卷绢帛,摊在案上:皇叔请看,天子有诏讨贼。
    刘备见董承作派古怪,令三弟张飞将烛台移近桌案,却见那绢帛尺余见方,上有血迹斑斑写道: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近日操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危。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洒血,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负朕意!建安四年春三月诏。
    董承:皇叔请看,此乃当今天子亲笔血诏,须不是董某伪造杜撰!
    刘备仔细看了数遍,沉吟道:此物何来?
    董承:今日许田围猎之事,众目所睹,皇叔更是亲眼所见。天子乃聪颖之君,操贼之心岂能不知?因无法忍受其凌上之辱,这才在会宴之后将某召至御营,借念及当年救驾之功,恩赐袍带与我,暗藏血诏,命我号召宗室及忠义汉臣,聚兵以讨汉贼,匡扶汉室。
    刘备:如此隐秘重事,国舅缘何轻示刘备?
    董承:皇叔请看,这血诏之后列有义状,已有六位忠臣签押,志愿奉诏讨贼。皇叔乃景帝阁下玄孙,在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