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集 制谶献符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所怨,海内之仇也,而尚在小君之位,诚非皇天之心。夫小不忍乱大谋,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今废为庶人,就其故园。
    赵飞燕闻此,知道大势已去,泪不能止。传旨官去后,辗转反侧良久,终将银牙一咬,逐出侍婢,紧闭门户,悬梁自杀。可怜绝世红颜,就此终化云烟。
    时隔不久,傅皇后亦被王莽冠以类似罪名,活活逼死。
    王莽先后除灭卫、傅、丁、赵四族外戚势力,便请为众姑母赐封爵号。太皇太后准其所请,诏命赐封王君侠为广恩君,王君力为广惠君,王君弟为广施君,都领汤沐食邑。
    王氏一众姊妹自然大喜,遂在太皇太后面前日夜赞誉王莽美德。
    王莽闻此赞誉,愈加谦恭,尽心侍奉姑母太皇太后。因知姑母讨厌深宫生活,便千方百计举办活动,让其外出散心。就连王政君侍女之子生病,王莽也前去亲自侍候。
    汉平帝此时渐渐长大,凡事不得做主,心情郁郁不乐,便即患疾得病,辗转床榻。
    王莽闻之,便亲撰祷文,率群臣祈祷上天,愿以自身代帝而死。
    十二月,汉平帝病死于未央宫,时年十四岁,谥号孝平皇帝,葬于康陵。
    画外音:平定之死,后成向来存在争议。《汉书·平帝纪》只记载其去世时间地点,并未记载死因。后来王莽称帝企图暴露,刘信起兵并发檄文,宣称汉平帝是被毒死。唐初经学家颜师古在为《汉书》作注疏时,提供平帝被毒杀经过:汉平帝逐渐长大,因为母亲卫姬缘故,对王莽产生不满;王莽闻而大惧,乃趁腊日向汉平帝进献椒酒时下毒,致平帝中毒害病而死。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也采信王莽在椒酒中下毒之说。
    平帝既崩,王莽遂立汉宣帝玄孙刘婴为帝,年仅两岁。
    众臣见此,体会宰衡之意,皆都上表太皇太后,请求王莽效法周公辅佐周成王故事。
    太皇太后王政君认为不可,但无力阻止,只得秉承群臣之意,命王莽代理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假作谦逊,乃自称“予”。
    时值公元6年,王莽五十一岁,改元居摄元年。
    王莽自为摄皇帝之后,野心大白于天下,由是朝野正直之士厌恶者极多,众议纷纷。
    太皇太后王政君听闻众议不佳,乃私召丞相等重臣入内,说道:卿等众人皆是先帝所用重臣,所见者大略必同。我虽妇人,也知王莽改元居摄,似乎不可?
    丞相:太皇太后所言极是。自古以来,倘皇帝幼弱,为人臣者亦止于辅政而已,便如周公及伊尹一般。焉有似安汉公者,竟称摄政,并号为摄皇帝者?所谓天无二日,古今同理,今安汉公重用刘秀,更以各种祥瑞之兆作为天命,蛊惑天下,企图代汉自立之心明矣。
    太皇太后闻此大忧,隐入沉思。
    王莽自称摄皇帝,并改元居摄,野心路人皆知,立即引起刘氏宗室反弹。
    首先是安众侯刘祟发难,居摄元年率领百余人进攻宛城,未能攻克失败。
    次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起兵,拥立严乡侯刘信为皇帝,通告各地。
    于是关中大乱,长安以西二十三县盗贼并起,赵明起而造反。
    王莽十分恐惧,遂抱孺子婴到宗庙祷告,说明自己临时摄位,将来定归政孺子婴。
    告祭祖庙已毕,还宫设朝,召集众臣,宣布刘信是为叛贼,需调动大军镇压。乃以从弟王邑为将,前往攻伐刘信,消灭翟义叛军。
    经过几番交战,到至次年春暖花开,王邑平息叛乱,班师而归。
    由此以来,朝臣缄口,更无有敢明言反对摄皇帝者。且自汉武帝以来,朝廷大臣与民间学者大论灾异与禅让,风气颇为盛行。王莽则大加利用,对入朝献符命者皆予丰厚赏赐。
    时有长安百姓哀章,颇有歪才,于是杜撰一卷《金匮策书》,献至汉高祖庙,放置于供桌祭台之上。庙祝发现,不敢隐瞒,呈递朝堂。
    安汉公得此策书,便与丞相、御史大夫当众发看。见其书中大意,是预言摄皇帝王莽当为真命天子;书后并附表格名单,开列出十一人名字,都有相应官衔,是谓上天符命。
    王莽大喜,遂派从弟太傅王舜进宫,逼迫太皇太后交出传国玉玺。
    王政君:传国玉玺乃天子印信,朝廷重宝,尔索之何为?
    王舜:上天符命,太皇太后尚不知耶?孺子婴当禅位于摄皇帝,自须亲传玉玺。
    王政君:逆贼王莽,痴心妄想如此!你父子一家承蒙汉家宠信,才能世代富贵,既无报答,又在托孤之时趁机夺位,完全不顾恩义。为人如此,猪狗不如!
    王舜:天下归心安汉公久矣。且是自家亲戚,肥水不流外人之田,太后又何必执拗?
    王政君:篡国逆贼,人人得而诛之,说甚亲戚不亲戚?且若自谓已得天命,欲改变正朔服制,就应做新玺,流传万世,何非欲得此亡国不祥玉玺?我不过汉家老寡,随时会死,将以此玉玺陪葬,你等终不可得之!
    一边破口大骂,随即痛哭流涕,泣不成声。身旁侍者见此,无不陪同垂泣。
    王舜见姑母如此,亦自感到悲哀,相陪着掉了几滴眼泪。但过许久,寻思无法回去交差,由是小心劝道:太皇太后所责甚是,义正辞严,臣等无话可说。但摄皇帝欲受禅让,定要拿到传国玉玺,太皇太后岂能到死,都能保有此玺乎?
    王政君知其所言不虚,再次哭道:如此,你便拿去,让那狗才称心如意便了!
    说罢,便将传国玉玺取出,怒而掷之于地。玉玺落到汉白玉石阶之上,发出怦然脆响,跳了几跳,终至不动。王舜急忙上前捧起,见其崩碎一角,咂嘴弄舌,痛惜不已。
    王政君:拿去!我将老死,有你等兄弟,我王家必要灭族矣!
    言毕又哭。王舜目的已达,哪里还听她唠叨?早已捧玺而出,回去献给摄皇帝。王莽得玺大悦,见其崩坏一角,虽感遗憾,倒也能自为宽解,遂又失笑。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