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集 夫差争盟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骇,便问赵鞅:夫差此为何意?
    赵鞅道:无非欲争为盟主也。
    定公半信半疑,便使大夫董褐出营,前至吴王马前请命,问其何意。
    董褐奉命出营,至吴王马前,施礼问道:吴王列阵示威,此为何意?
    夫差答道:今周王有旨,命寡人主盟中夏,以缝诸姬之阙。晋君逆命争长,迁延不决。寡人性急,故引三军之众,听命于晋侯藩篱之外。
    董褐领诺拜辞,遂将此言还报。
    晋侯又谓赵鞅:果不出卿之所料。然则奈何?
    赵鞅不答,反问董褐:以卿观之,吴王君臣虚实如何?
    董褐答道:以臣观之,吴王虽辞强而色惨,似有忧丧临身。
    赵鞅:大夫此言何意?
    董褐:以吴王面色度之,必是越人趁虚攻入其国,甚或其太子已死于非命。
    赵鞅:大夫相人之术,冠绝天下,谅必如此。则我当以何计应之?
    董褐:若果如此,今会盟不许其先,则必孤注一掷,举数万精卒与我拼命。
    赵鞅:若依卿言,则必慑于淫威,而让其先,以令天使及天下诸侯,耻笑我耶?
    董褐:今彼盛军在迩,若不相让,则主公及上卿皆有临诛之危,遭擒之辱。即便让之,只四年之内,天下诸侯亦必笑吴王,而非我晋国也。
    赵鞅:大夫因何而言?
    董褐:据某以相法观之,吴王此番会盟归国,其寿不过四岁。以情理言之,越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苦心孤诣如此,专为一朝报吴也。今吴王将举国精兵皆陈于此,越王宁不趁此率兵入吴乎?吴王列阵以争盟主,亦为此也。则四年之内,越王必亡吴国,夫差争此盟主,反为遗笑千古之典矣。便让他一先,又当如何?
    赵鞅:虽然如此,毕竟不忿!
    晋定公:正卿之言是也。然孤闻董卿之语,似乎另有别计,以抑吴王之谋?
    董褐:主公英明。臣有一计,可使夫差此番争霸,必成千古笑谈,遗羞后世。
    晋定公:请道其详?
    董褐:此番会盟,主公可让其先,然不可徒让,必使其先去王号,以为条件。今其急于回兵,必然屈从,则虽得盟伯之名,而失王号,亦未可占先于晋。
    晋侯与赵鞅闻之,齐都称善。于是复使董褐再入吴军,向吴王夫差致意晋侯之命。
    夫差:晋侯之意若何?
    董褐:吴君以王命宣布于诸侯,寡君敢不敬奉!然上国初以伯爵肇封,而今称王号,则谓周天子何?君若去王号而称公,则惟君所命。
    夫差议于伯嚭及王孙骆,皆以晋侯之言是为正论,无法反驳;且心焦如火,急于回兵救吴,遂故作大度允之,乃敛兵就幕,与诸侯相见。
    夫差由是自称吴公,登台先行歃血;晋侯次之,鲁、卫以次受歃,盟誓乃成。
    会盟已毕,夫差不敢有丝毫耽搁,随即连夜班师,疾驰南归。
    吴师复从淮河下船,沿邗沟泛水入江,水路而回。
    因于途中连得告急之报,三军将士皆知家国被越人所袭,个个心胆俱碎,惶惶不安;又且远行疲敝,心怀家人安危,皆无斗志。
    吴军南归之事,早有越国细作侦知,飞报越王。
    范蠡闻知,便即布好埋伏,严阵以待。
    事件悬疑:关于黄池之会,却是一个历史疑案,后世史家所说不尽相同。若依《史记》所载,是说会盟尚未开始,吴王便得噩耗,得知越人已趁虚攻入吴都,杀死太子友。夫差为不影响争霸,遂秘密处决七名报信吴使,参加来日会盟。会盟之际,和谈倒也融洽,盟誓亦谓顺利,但至歃血之时,出现争执。依照会盟规矩,应是诸侯伯主先歃。
    镜头闪回,黄池之会《史记》版本。
    伯嚭:于周室,我为长。
    赵鞅:于姬姓,我为伯。
    双方于是陷入僵持。夫差便恃势众,对晋国君臣以武力相胁。晋执政卿赵鞅不服,命司马寅擂鼓整军,将欲死战。
    晋大夫司马寅为人精细,劝止赵鞅,请先至吴营通融聘问,晋定公从之。
    司马寅乃亲至吴营,求见吴王夫差。
    了了数句问答,司马寅还营,回报晋定公及正卿赵鞅:吴王面带晦暗,不是国败,便是太子已死。夷人生性轻浮,急于回师,今天时地利皆在于我,不如与其相持,静以待变。
    赵鞅从之,于是固垒相持。夫差终于失去耐心,选择退让,同意先由晋国歃血。
    历史争议:据《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为相助吴王夫差成为伯主,鲁国率先向吴国朝贡,数量丰盛于晋国,于是中原诸侯承认吴王称霸。然据《国语》记载,是说吴王对晋国实施武力,迫使晋侯尊吴王为盟主。《史记》中同样出现吴国成为盟主记载,见于《晋世家》及《秦本纪》。当代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提到黄池之会,往往采用《国语》说法,皆说吴国争霸获胜。此是借夫差夺霸成功,与其后迅速败亡形成强烈反差,未见得便是真相。
    闪回结束。吴王急速返兵,欲率众驱逐越兵,未料范蠡早已张网以待,三面围剿。
    吴军落入范蠡所设埋伏,又兼士无斗志,于是一战大败,溃不成师。
    夫差退而结营,且惧且怒,责问太宰伯嚭:子言勾践必不叛吴,寡人听你进谏,枉杀国相伍员,因而释归越王,至有今日之事。事到如今,你有何说?
    伯嚭:大王息怒,此必是文种之谋,与越王无甚相干。臣愿前往越营,问其发兵缘由。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