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集 赵汉内乱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从事中郎。

    永兴元年,东海王司马越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随军出征,荡阴战败,逃回洛阳。适遇母丧,遂守孝不出。

    永嘉五年,洛阳陷落,祖逖率亲族乡党数百家南下,避乱于淮泗。逃亡途中多遇盗贼险阻,祖逖应付自如,故被同行诸族推为行主,皆奉号令。到达泗口之后,祖逖被琅琊王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为军谘祭酒,率部屯驻京口。

    建兴元年,晋愍帝即位,命司马睿率兵赴洛阳勤王。祖逖进言请令北伐,司马睿不便反对,遂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使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趁时北渡。

    闪回结束。祖逖率宗族部曲百余家,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击楫中流,立誓要扫清中原。渡江后驻于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又招募士兵二千多人。

    兖、豫豪强张平、樊雅占据谯城,聚坞自保,有兵数千,表面臣服司马睿。祖逖进驻芦洲,派参军殷乂去联络张、樊二人。

    殷乂来至谯城,见二人兵少且军容不盛,意存轻蔑,言语倨傲。

    张平怒杀殷乂,由此拥兵固守,与北伐军对抗。

    祖逖攻城不下,遂用离间之计,引诱张平部将谢浮叛反。谢浮应之,遂借商讨军情之机杀死张平,率众归降。祖逖由此进据太丘,但因军中乏食,处境艰难。

    正当此时,樊雅为与张平报仇,率众夜袭祖逖大营,军中大乱。

    祖逖沉着指挥,督护董昭英勇杀敌,击退樊雅。祖逖率部追讨,遭到张平余部迎击,便向蓬坞堡主陈川、南中郎将王含求援。

    陈川、王含分别派部将李头、桓宣率军助战,与祖逖合兵,并听其节制。祖逖因桓宣与樊雅有旧,遂令其去劝降樊雅。

    桓宣单人匹马请入谯城,对樊雅说道:今祖逖奉天子明诏,顺江北民意,欲荡平石勒,需仗公为后援,共成大功。先前殷乂轻薄无礼,得罪张平将军,并非奋威将军祖逖本意。今祖将军委某前来,公若趁机与之和解,共襄国难,则上可为国建勋,下能保全富贵。公若固执,一旦朝廷派出猛将来攻,凭我兄手下乌合之众,依据此座危城而抗,且北边又有强贼窥伺,则万无一全,望明公思之。

    樊雅见桓宣所说有理,且颇见诚意,遂出城归降祖逖。

    祖逖进占谯城,遂于豫州站住脚跟,打通北伐通道,厉兵秣马以待征进。

    石勒闻祖逖渡江来伐,先下手为强,遣石虎引军围困谯城。祖逖复求救王含,王含又遣桓宣引军来救。石虎早闻桓宣大名,因见地势与己不利,于是撤军而退,谯城之围遂解。

    桓宣于是留在谯城,协助祖逖征讨不肯归附之周围坞堡。

    江淮之民因闻王师北还,祖逖待民如子,于是纷纷来投。

    陈川部将李头奉命相助祖逖征讨樊雅,颇得祖逖礼遇,战后使引部兵还归陈川。

    李头与诸将每提起祖逖,常慨叹道:若能得祖逖为主,虽死无恨。

    有与其不合者,将此言诉与陈川:李头每作如此扬言,则必有往投祖逖之意。

    陈川大怒,遂寻个过错,杀死李头。李头亲信冯宠便率所部四百余人逃出大营,连夜来投奔祖逖。陈川愈加恼怒,遂派部将魏硕劫掠豫州诸郡,复迫胁各坞堡反晋。

    祖逖亦怒,于是派出精兵强将,一阵将魏硕击溃,继而进逼蓬坞。

    陈川见势不能敌,只得率部北渡,归附石勒。

    字幕:太兴二年,祖逖出兵,征讨陈川。

    陈川大惧,急遣使者向襄国求救。石勒获报,敕令石虎亲率五万大军,前往救援。

    未料却被祖逖早就猜着,于是在半路林中精心设伏,以少胜多,一举将石虎击败;复又回师,来击陈川大营。陈川由此立脚不住,只得随石虎赵军北返。

    石虎为了泄愤,引兵洗劫豫州,带陈川回师襄国;留部将桃豹戍守蓬陂坞,以敌祖逖。太兴三年,祖逖派部将韩潜攻破蓬陂坞东台,桃豹不敌,只得退据西台。

    两军对峙四十余日,双方军中皆缺粮,各自军心浮动。当此艰险境地,只看两军谁更能多撑一日,便有取胜之机;若提前一日无力支撑者,必致全军溃散。

    祖逖深明其间利害,苦思瞑想,心生一计,不由愁眉顿展,喜笑颜开。

    于是命人用布囊盛满沙土,假作大米,送至韩潜军营,派千余人马护送;又使担夫挑着真米,佯作累极躺在道旁歇脚。

    桃豹闻知,急遣部将引精兵来袭,担夫丢掉米袋,四散而逃。

    部将抢得十数担米回营,报知主将,由此桃豹军误以为晋军粮食充足,于是全军惊惧,满营士气大挫。桃豹最终不敢支吾,于是暗暗下令,命各部连夜撤军。

    祖逖已知对方上当,遂在汴水设伏,尽夺石勒运给桃豹军粮。

    桃豹粮草被劫,只得再次退守东燕城。

    祖逖遂命韩潜进占封丘,压逼桃豹,自己则进军屯扎雍丘,多次出兵邀截赵军。

    石勒大军一退再退,豫州便全归祖逖所据,一时声势大盛,中原之民无不踊跃来投。

    豫州境内原有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坞堡之主,各据一方,经常兵戎相见。祖逖遣使调和,示以祸福,晓以大义。

    赵固等人陆续归附祖逖,于是祖逖进而收复黄河以南大部中原地区。黄河沿岸另有一些坞堡之主,迫于后赵兵势不得不臣服石勒,且送子弟到襄国为质。祖逖遂与之暗通款曲,使其明降后赵,实附东晋;且不时派出小股兵马,假作抄略征伐各堡,以消解石勒疑心。

    诸坞感恩戴德,常自愿被北伐军抢去些粮米,并助其刺探赵军情报。

    祖逖因屡破赵军,晋军由此士气大盛,中原百姓亦无不心向王师,踊跃入伍参军。祖逖礼贤下士,体恤民情,施布恩信,礼遇平民。将士稍有微功,便会加以厚赐。

    晋元帝闻之大为激赏,遂下诏擢升祖逖为镇西将军。

    石勒见祖逖势力日盛,不敢发兵南侵,命人在成皋为祖逖母修墓,又致信请求互市。祖逖虽未回信答复,却任凭双方军民互市,佯作不知。

    期年之后,祖逖因为放任南北互市收利十倍,兵马日益强壮。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