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集 平定辽东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床旁边。因见天子病笃,正处昏迷不醒,不由满眼流泪,便问侍臣:天子正值壮年,为何病重至此?
    镜头闪回,侍臣详说天子致病原由。
    明帝大兴土木,耽于淫乐,又纵欲无度,且常念及屈杀毛皇后,由此内心不安,便在许昌宫中得病,渐渐沉重。即命侍中光禄大夫刘放、孙资,使二人分掌枢密院一切事务;又召文帝曹丕之子燕王曹宇为大将军,辅佐太子曹芳摄政。
    曹宇为人恭俭温和,未肯当此大任,坚辞不受。
    曹睿即召刘放、孙资问道:宗族之内,何人可任为摄政大臣,兼掌全国兵权?
    刘放、孙资猜测天子本意,是想以燕王曹宇、夏侯献、曹爽、曹肇等宗室大臣辅政。但夏侯献、曹肇对自己二人长期专权心怀愤恨,岂敢使其掌权?因见当时只有曹爽在旁,知其无能,必能为自己所控,遂异口同声答道:曹爽可也!
    曹睿从之,遂诏命曹爽为大将军,总摄朝政。
    曹爽一听,汗流满面,不知所措。刘放踩他一脚,以目示意,曹爽赶忙跪地谢恩。
    刘放、孙资又奏:当召太尉司马懿回京,与曹爽共同辅政。
    曹睿口中虽从,但思曹爽软弱,司马懿阴狠,不放心以大权授之,诏令再议。
    孙资、刘放力主维持原议,奏请立刻下诏。
    曹睿见二人渐渐逼迫,于是推辞:朕疲乏极矣,不能写字。
    刘放却拿出早已撰好诏书,抓住明帝之手,勉强签字于上,再盖上传国玉玺,出宫当众公布:罢免曹宇、夏侯献、曹肇等人在朝中官职,令还封国,不得在宫中停留。
    燕王等人见事已至此,皆涕泣跪拜,辞帝而去。
    闪回结束。司马懿听罢侍臣转述,明帝曹睿正好醒来,遂将太尉唤至榻前,流泪言道:卿谓来去一年,今果不负前言。若再来的晚些,朕恐不得见卿;今日得见,死无恨矣。
    司马懿顿首:陛下圣体违和,善加调理,自然痊愈。今睹龙颜,乃臣之幸也。
    曹睿命宣太子曹芳,大将军曹爽,侍中刘放、孙资等,皆至御榻之前。亲执司马懿之手嘱道:昔刘玄德在白帝城病危,以幼子刘禅托孤于诸葛,孔明因此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彼偏邦尚然如此,况我上邦大国乎?朕幼子曹芳,年才八岁,不堪掌理社稷。幸太尉及宗兄元勋旧臣竭力相辅,无负朕心!
    又唤曹芳上前,令拜诸位顾命大臣。曹芳听命拜罢,惟抱住司马懿颈项不放。
    曹睿嘱道:太尉勿忘幼子今日相恋之情!
    言讫泪下,须臾驾崩。在位十三年,寿三十六岁。
    字幕:魏景初三年,春正月下旬某日,魏明帝驾崩于洛阳城许昌宫。托孤重臣司马懿与曹爽二人承奉遗诏,扶太子曹芳即皇帝大位。
    画外音:曹芳字兰卿,作为明帝养子自小在宫中成长,出生来历一概不详。因魏明帝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故封曹芳为齐王,与秦王曹询俱收为己子,养在宫中。据《魏氏春秋》记载,曹芳则可能是任城王曹楷之子,任王曹彰之孙也。
    曹芳即位,年仅八岁,史称废厉帝。
    当年七月,曹芳亲临朝政,谥先帝曹睿为明帝,葬于高平陵;尊郭皇后为皇太后;改次年为正始元年。因皇帝年幼,太后既依明帝遗嘱,请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
    曹爽字昭伯,承先父大将军曹真威名,又因明帝宠爱,浮华之士纷往投效,门下食客五百人。内有五人,皆以浮华相尚,最为有名。
    字幕:何晏,字平叔,故汉大将军何进之孙;邓飏,字玄茂,故汉大将军邓禹之后;李胜,字公昭;丁谧,字彦靖;毕轨,字昭先。
    又有大司农桓范,字元则,颇有智谋,人称智囊。此六人皆得曹爽信任。
    曹爽欲排挤司马懿,以便专权;于是向天子进言,奏请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
    众臣皆谓:本朝大司马大多死在任上,不吉。
    曹芳于是下诏:任命司马懿为太傅,效汉丞相萧何故事,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以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
    司马懿早知曹爽之意,遂拒绝就职,亦不让子弟入朝,只闭门索居,无事足不出户。
    曹爽见司马氏父子致仕,遂入奏魏主,请加曹氏宗亲兵权,以卫国家社稷。
    曹芳只得依照曹爽所列名单,诏命: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皆可自由出入禁宫。何晏、邓飏、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
    自此兵权皆归于曹爽,门下宾客日盛。
    吴帝孙权时在建业,闻说魏明帝之丧,新帝年幼,司马懿又失兵权,不由大喜。
    以为难得良机,于是分兵四路攻魏:全琮率军数万以为主力,北出淮南;诸葛恪攻六安,朱然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柤中,以为呼应。
    正始二年夏五月,荆州哨马飞报魏都洛阳:东吴大举来犯,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孙伦围攻樊城,诸葛瑾、步骘侵掠柤中。江淮大震,南阳不安!
    魏国闻报,举朝大哗。朝臣认为敌兵远来攻坚不易,待其自破便可。司马懿以为不然,请命统军增援,魏帝曹芳允之。
    司马懿于是引兵南下,到至樊城。因先派轻骑挑战,朱然便不敢动。司马懿于是检选精锐,招募勇士,摆出决战架势。
    吴军惊惧,连夜撤退,在三州口为魏军追及,被歼万余,船舰物资损失甚多。
    进攻六安、柤中吴军闻之大惧,亦皆无功而还。
    魏军大胜回师,连去带回,只用不足两月时间。曹芳大赏出征将士,诏增司马懿前后共四县,食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追谥司马懿之父司马防为舞阳成侯。
    司马懿功勋德望日渐盛大,然而却更加谦恭。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