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集 绝代战神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抗拒吴楚叛军,就此不听刘安命令。其后汉景帝派出曲城侯蛊捷,率军援救淮南。
    七国叛乱被平,淮南国未曾参与,因此反而得以保全。刘安见朝廷势力雄厚,武帝手下名将云集,知道事不可为,就此养光韬晦,转好文学,以掩己志。
    刘安酷好读书鼓琴,辩博善为文辞,不喜嬉游打猎,注意抚慰百姓。因此十数年后,淮南国内大治,流誉天下。刘安又好钻研道家学说,曾招方士数千,其中有苏非、李尚、左吴、陈由、雷被、毛周、伍被、晋昌、大山、小山等人,皆为一时才俊。
    在淮南王主持之下,又效当年秦相吕不韦所为,汇集门客,编写成《鸿烈》一书,后称《淮南鸿烈》,也称《淮南子》。
    汉武帝喜好文学,晚年又好道术,因刘安乃为父辈,故对其甚是尊重。因知其博学多才,不敢轻忽,每次书信来往,常召司马相如等文士看过草稿,修改之后方才发出。
    刘安因知天子与自己同好,故此每当入朝面君,必定献上自己新作,常为汉武帝爱如珍宝,加以秘藏。刘安曾受武帝之命,撰写《离骚传》,早上受诏,日食时撰就献上。
    又献《颂德》及《长安都国颂》,皆是武帝爱听颂辞。
    每次至京宴见,与皇帝谈说政治及方技赋颂,直到黄昏才罢,叔侄君臣甚是相得。
    建元二年,刘安再次入京朝见。武帝闻报大喜,命太尉田蚡代己出京,前往灞上远迎。田蚡与淮南王原有交情,遂趁相见之机,劝其造反。
    田蚡:今皇帝无嗣,未立太子。大王乃是高皇帝嫡孙,施行仁义,天下无人不知。倘使宫车晏驾,皇上过世,其嗣承大位者,非殿下而谁!
    刘安闻言大喜,厚赠田蚡金银财物,嘱其谨慎保密,休要轻易泄露。
    于是进京见驾,与皇帝侄儿谈儒论道,尽欢而散。淮南王回至封国之后,便依田蚡建议,暗中结交宾客,安抚百姓,谋划叛反,只待时机到至。
    建元六年,汉武帝计划发兵讨伐南越。刘安上书,谏说用兵有害无益,不如遣使招降,得到武帝称赞。刘安此谏,其实是因自己将欲谋反,欲引南越国为盟。
    此年天象有异,彗星出现。刘安以为怪异,便问门客主何吉凶。
    门客中有人言道:先前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起兵之时,彗星亦曾出现。当时星尾虽仅长数尺,仍然战乱经年,死者百万,血流千里。今彗星长至满天,天下兵战必当大兴。
    刘安信以为实,暗道:今上未立太子,天下有变,必主诸侯王争夺皇位也。
    便加紧谋反步伐,整治攻战器械,积聚黄金钱财。又出重金,贿赠各地郡守、诸侯王,延揽天下说客谋士,预备起兵。
    举国辩士闻此,于是齐集淮南,皆为刘安出谋划策,胡乱编造荒诞邪说,阿谀逢迎,编造谶语,说其当即大位。刘安大喜,皆都赏以重金,谋反之心更甚。
    刘安有女名叫刘陵,当时居住京师长安,淮南王府。因奉父命,遍交朝中权贵及天子近臣,刺探朝中内情,以为耳目内应。
    元朔三年,汉武帝赏赐刘安几案手杖,以其年老,恩准不必入京朝见。
    刘安与王后所生世子刘迁,娶王太后外孙修成君之女为妃。淮南王恐怕太子妃知道自己谋反计划,就与世子策划,命其佯作移情别恋,逼使修成君女自回娘家。
    刘迁逼走妻子,由此遍求名师,学习击剑。两年之后,自谓剑术高超,无人可比。闻说国中有郎中雷被剑艺精湛,便即不服,召其前来府中较量。
    雷被奉召入府,闻说世子是欲比剑,一再谦让,自承剑术有名无实,绝非世子对手。
    刘迁欲加狂妄,当众步步进逼,非要比个胜负高下,否则不肯罢休。
    雷被迫不得已,只得拔剑还手,剑尖误中刘迁,致其轻伤。
    刘迁由此发怒,当场发作不得,便在父亲刘安面前屡进雷被谄言。雷被恐被世子迫害,自请替淮南国引兵勤王,前往北边奋击匈奴,实际是想借此离开淮南避祸。
    刘安岂肯放他带兵离去?于是听信世子谄言,便将雷被罢官。
    雷被不忿,私自跑到长安,向汉武帝上书表白己冤,并诉淮南王父子诸般反状。
    汉武帝览奏大怒,乃将奏章交给廷尉,诏命河南郡守查究其事。河南郡奉旨,将欲逮捕刘迁,刘安与王后荼惊慌,欲发兵对抗,十余日犹豫未决。
    便在此时,汉武帝诏命下达,令在淮南就地审讯刘迁,其实打算网开一面。
    淮南相却不理解天子之意,又怒寿春县丞顺从刘安之意,不及时逮送刘迁至河南郡,遂上疏朝廷,劾其犯有大不敬之罪。刘安亲为寿春县丞说情,淮南相不听。
    刘安大怒,于是先下手为强,派手下心腹官吏上书,控告淮南相,说其诬陷封国臣属,离间宗室与天子亲情,罪不容诛。汉武帝览奏,复将此事交给廷尉查究。
    满朝公卿闻此,大都上书天子,要求必将刘安父子逮捕查办。
    刘陵探知此事,急派家仆驰赴淮南,密告其父。刘安担心事情暴露,打算发兵对抗。
    世子刘迁献策:造反大事,岂可操之过急!若依儿臣之计,莫若静待其变,后发制人。朝廷使臣来捕,父王可使门下武功高手,身着卫士衣甲,持戟站立庭院之中护卫。倘至不测,便即刺杀来使。儿臣同时派人刺死淮南国中尉,就此举兵起事,尚不为迟。
    淮南王知道世子府中养有不少死士,信以为然,于是从之。
    汉武帝因与淮南王志趣相投,便不批准公卿大臣奏请,改派中尉殷宏前赴淮南,向淮南王询问查证案情。刘安闻说朝中使臣前来,即按刘迁计谋,做好准备。
    殷宠到达淮南,传达天子之意,善言询问雷被之事,请淮南王上书自辩。
    刘安见其态度温和,只问罢免雷被因由,便未发作,遂以狡言辩解,并设宴厚待。
    殷宠还朝,便为淮南王美言,说因比剑交恶,雷被罢职,因此上书诬陷世子。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