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集 绝代女皇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得势,犹记当年之事,遂就此诬告魏玄同,说其曾对人言:太后老矣,不若奉嗣君为耐久。
    太后闻而勃然大怒,遂命将魏玄同赐死于家。
    监刑御史房济知其含冤,便私谓道:丈人何不告密,冀得召见,可以自直!
    魏玄同叹道:人杀鬼杀,亦复何殊,我岂能作告密人邪!
    乃从容就死。似周兴此等小人之心,不可深惧之乎!
    周兴既谄害魏玄同之后,复又诬告右武卫大将军、燕国公黑齿常之谋反,于是诏命徵回朝中下狱。冬十月戊午,黑齿常之愤恨不胜,自缢而死。
    黑齿常之待下宽厚,极得众将拥戴。及闻其死,皆哀其冤。
    其后未久,复因御史酷吏告密,武则天命杀宗室鄂州刺史嗣郑王李希言等六人。复有嗣滕王李琦等六人仅得免死,流放岭南。
    继而提拔春官尚书范履冰、凤阁侍郎刑文伟,并为同平章事,入阁参政。
    己卯日,武则天为提高武氏地位,诏命高祖太穆神皇后、太宗文德圣皇后宜配皇地祗,使生母先妣周忠孝太后随从配享。
    右卫胄曹参军陈子昂上疏,奏请宽典缓刑,以施仁政,并以天象示警为例;又请详审系狱之囚,自诘其罪,若有滥罪者当严惩狱吏,使天下咸服。
    武则天览奏,皆都置之不理,且暗示酷吏,就此罗织陈子昂罪名。
    九月三日,侍御史傅游艺揣摸太后之意,率关中百姓九百人诣阙上表,请改国号为周,并赐皇帝武姓。武则天佯为不许,但立即擢升傅游艺为给事中。
    百官便即明白其中奥妙,遂组织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六万多人,再次联名上表奉请;睿宗皇帝李旦亦上表请改李唐宗室为武姓,武则这才准奏。
    九月九日,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称大周天子,改元天授。
    十二日,受尊号为圣神皇帝,以睿宗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原皇太子改称皇孙。
    十三日丙戌,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文王曰始祖文皇帝,妣姒氏曰文定皇后,平王少子曰睿祖康皇帝,妣姜氏曰康惠皇后;太原靖王曰严祖成皇帝,妣曰成庄皇后;赵肃恭王曰肃祖章敬皇帝,魏义康王曰烈祖昭安皇帝,周安成王曰显祖文穆皇帝,忠孝太皇曰太祖孝明高皇帝,妣皆如考谥,称皇后。
    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攸宁为建昌王,武士彟兄孙攸归、重规、载德、攸暨、懿宗、嗣宗、攸宜、攸望、攸绪、攸止皆为郡王,诸姑姊皆为长公主。
    诏令天下武氏,悉免课役。
    十一月庚辰朔,太后享祭万象神宫,宣布大赦天下;始用周正历,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以周、汉之后为二王后,舜、禹、成汤之后为三恪,周、隋之嗣同于列国。
    时有凤阁侍郎宗秦客,乃武则天从父姊之子。自称梦与上古女神有交,为其裙下之臣。女神名为“曌”,乃日月当空,普照天下之意。今将此字敬献圣神皇帝,谓可与上古女神同在,万寿无疆。
    武则天大喜,于是自名武曌。又改天、地、日、月、星、君、臣、载、初、年、正、照,共十二字,所谓则天文字。命颁行天下使用,并擢升宗秦客为检校内史。
    宗秦客由此得意忘形,不久后便因贪赃被人告发,因而获罪,连降十八等,被贬为遵化县尉;弟宗楚客、宗晋卿被流放岭外。一年之后,宗秦客死在流放之地。
    十一月乙未,司刑少卿周兴奏除李唐宗室亲属之籍,女皇准之。
    春一月,武承嗣迁文昌左相,岑长倩迁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武士彟兄孙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邢文伟守内史,左肃政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王本立罢为地官尚书。
    于是武承嗣及武三思用事,宰相皆都下之。
    地官尚书韦方质有疾,女皇命武承嗣、武三思过府探视。
    韦方质据床不为礼,并道:死生有命,大丈夫安能曲事近戚,以求苟免乎!
    寻为周兴构陷,命流放儋州,籍没其家。
    二月辛酉,女皇亲自策试贡士于洛城殿,中国科举史上贡士殿试自此而始。又亲自策试举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张九龄五人位居上第,皆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
    丁卯日,地官尚书王本立薨逝。
    画外音:作为大唐宰相,王本立此人甚为奇怪,其任宰相前之经历几无记载。《旧唐书》及《新唐书》皆为宰相立传,独其阙如,甚至籍贯不详;在唐朝宰相家谱中,王姓家谱都未将其列入其中。史书第一次提到王立本,是说高宗调露元年,其在尚书省任左司郎中。因仗高宗恩宠多行不法,欺压同僚,遭到侍御史狄仁杰弹劾。高宗本欲赦免其罪,狄仁杰坚持己见,高宗只得同意处罚王立本。唐睿宗时,王立本奉旨调查武后亲信刘祎之受贿,以及与已许敬宗小妾通奸案,并赐刘祎之自尽。临死时任地官尚书,称作宰相、左肃政大夫。《资治通鉴》未载其死因,但《新唐书》称其是被处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月丁亥,特进、同凤阁鸾台三品苏良嗣薨。
    当载初元年,苏良嗣被罢去文昌左相之职,加拜特进,仍授凤阁鸾台三品。同年三月,宰相韦方质遭到酷吏陷害,因素与苏良嗣不睦,便加以攀诬。
    武则天特意保全苏良嗣,亲为其辩冤,命令当堂获释。然而苏良嗣受此惊吓,惶恐不已,拜谢时晕倒在殿上,被送回府邸,当日便死于家中,时年八十五岁。
    不久之后,苏良嗣之子苏践言被酷吏陷害,流配岭南,苏良嗣又被追削官爵。
    自武后称制,大兴告密攀诬之风以来,朝野中屡生怪事,层出不穷。
    时有醴泉人侯思止,始以卖饼为业,其后为游击将军索元礼家仆,素常诡谲无赖。恒州判司为刺史裴贞杖责,因此怀愤,便唆使侯思止诬告裴贞与舒王李元名谋反。
    于是李元名坐废,流徙和州,其子豫章王李亶被杀,裴贞竟遭灭族。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