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八章 风起云涌(七)  大明求生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出二年,朝中使人操作,廷臣纷纷举荐刘大夏,起任右都御史,统管两广军务。此时的刘大夏开始装逼了,这也是文人的套路,当奉旨使者上门,刘大夏带二僮仆起程。两广人故来思念刘大夏,得知他即来任职都欢欣鼓舞。

    这里就很有画面感了,镜头前刘大夏坚韧弱小的身形变的伟岸高大起来,随着视角远远地慢慢推开,前后出现二个僮仆,一人牵驴,一人担书,而刘大夏居中昂首挺胸大步往前,最后画面停留在一弯月拱小桥之上,三人行止石桥上,驻足目向远处的苍穹,随即就是那四句让天下读书人顶礼膜拜的话语,“为民生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接下去再来一个夹道欢迎,欢欣鼓舞,端茶送水,加上有一位大娘手中的那一颗颗鸡蛋,完美啊。

    如果让古人玩什么花样,章子俊的那些套路又算得了什么,高下立判啊。

    又过了二年,刘大夏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在这里一定要来一个三推辞未获准,这才接受。原因无他,老朱家已经看好你了,就不要最推辞了,很快就被朱佑樘单独召见,说了:“朕数次任用你,你数次称病而去是为什么?”刘大夏磕头说:“臣年老又有病,看见国家民穷财尽,倘若有所不测,责任在兵部,自己估量力不从心,因此而辞。”朱佑樘听了沉默不语。

    能让刘大夏站稳朝堂之上,也不是表演得来的,还得拿出点真才实学才行,内阁也乐见其成,那人自愿在皇上面前请命时弊,何乐而不为呢。刚有陕西朝邑大地震,后有南京、凤阳大风将树拔起,河南、湖广发生水灾,京师久雨成灾。刘大夏奏请凡属非祖宗留下的旧制而危害军民的,一一列举呈上革除。

    朱佑樘命有关部门呈报所应实行与该革除的事例,有关部门全都按实奏报,这个“有关部门”很是回味了,动作相当快,巧了,时逢廷臣奏陈十六件事,这廷臣都有谁啊?不言而喻啊。

    所上阵奏都是对权贵所不利的,因此权贵们极力阻止,皇上拿不定主意,下廷议再讨论。

    此时刘大夏等站出来说道:“事属朝廷外官,全都批准。稍稍涉及权贵,又令讨论核实。臣等很愚蠢,不知为什么?”许久,才得旨:“将传奉官的姓名奏疏上报,幼匠、厨役月每减米三斗;增设宦官、司礼监核实奏告;四卫勇士,御马监将名册报来。其余全照前次所议办理。”织造、斋醮都停办,仅俸禄就节省很大数目,而勇士虚报冒领之弊也大为减少。皇帝的命令一下,举朝欢悦。

    为何欢悦,这就是朝堂斗争,这一次的斗争针对外戚、近幸,外戚就是寿宁侯张鹤龄为首,嚣张跋扈,无恶不作,朝堂上下的许多官员吃尽了苦头。近幸就是那些宦官,传俸官一党。

    先前,外戚、近幸都不是以功受爵,而是出于皇帝的私恩,其实朱佑樘深知这样于政有害,发奋振作朝纲。因灾异多次出现,又告谕群臣,令各陈朝政的过失。刘大夏又奏陈数事。

    就此后,刘大夏名声大振,成了朝堂红人,而朱佑樘更加看重刘大夏了。

    回顾刘大夏以往,可见一斑,就是请求辞职其实未必是真的想辞职,每请一次,官位就提升一级,例如刘大夏于弘治八年、弘治十一年和弘治十三年都曾提出过辞职,这几个时间恰恰都是他的官职发生变化、得到升迁之时。

    直到弘治十五年(1502年),刘大夏再一次奏陈兵政的十害,并且要求辞官回乡。朱祐樘问刘大夏:“士兵明明有粮饷,出征也有行粮,为什么会那么穷。”面对这样的皇帝,刘大夏也是脑袋懵懵地,无奈之下只能直言不讳,称士兵的粮饷被将帅克扣了一半。朱祐樘感叹:“我身为皇帝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天下军民贫困,这皇帝究竟是怎么当的?”感叹归感叹,朱祐樘和刘大夏都没能解决将帅克扣的问题。

    朱祐樘是不是像白痴一样,反正很幼稚的感觉,正因为这样,章子俊才选择远离朝堂,独处一方之地。

    自保国公朱晖佩领军三十万在盐池布防后,斩获敌人三人,这一年来大同发生许多小的战事,双方你来我往,屁事没有。可是朱佑樘听信宦官苗逵的话,准备出兵。内阁刘健,谢迁等竭力劝阻,孝宗仍犹豫不决,召刘大夏问道:”卿在两广,知道苗逵捣毁延绥巢穴的功劳吗?”刘大夏答道:“臣听说,延绥那里有什么巢穴,俘虏十几个妇女儿童而已,托朝廷威德,全师返回。不这样的话,后果就难说了,因为有平安伯在节制,总制延绥的秦纮也只能观望。”

    朱佑樘沉默好久,问道:“太宗(明成祖朱棣)频频出塞,现在为什么不行?”刘大夏回答:“陛下的才干固然不比太宗差,而将领士马远不及太宗时期。像平安伯稍许违背节制,将数万兵众及百姓委之于黄土沙漠,怎么能说是容易之事。臣揣度现在上策只有防守而已。不过平安伯的座大对朝廷来说有利有弊,利的一面可以牵制住整个河套之地的鞑靼侵扰,弊的方面将来朝廷怎样来对付于他,当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都御史戴珊也从旁边表示赞同,朱佑樘这才醒悟地说:“要不是你们劝说朕几乎误了大事。”于是果然没再出兵。

    当今朝中的红人有二位,刘大夏及戴珊,深得皇恩,其中戴珊与刘大夏是最常在内廷被召见,促膝谈心。君臣所谈之事,即使是阁臣、亲贵都不得预闻。一天,戴珊与刘大夏在朱祐樘身旁陪侍。皇上说道:“眼下正值外任官员进京向朝廷陈述职守的时候,朝中诸大臣都闭门谢客。像你们二位,即使每天都见客又有什么危害呢?”说着从袖中拿出白金赏赐,又说:“稍微地补偿一下你们的清廉。”并且嘱咐两人不要在朝堂上谢恩,说:“恐怕会被他人嫉妒。”

    从这里就能看出朱祐樘的性格了吧,确实是一位体贴入微的居家好男人,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皇帝,才保全了章子俊能混到目前的境地。

    朱祐樘在位十八年,对待手下的大臣向来很仁厚,这也使得他得到大臣的回报。用仁厚来感动朝中大臣治国,不服你还能服谁。

    随即总制陕西军务尚书秦纮奏陈边备五扼,加固武威,金昌驻重兵。沿黄河进兵中卫,乌海,石嘴山,此为一扼。平凉北四百余里豫望城,固原北三百余里峡石口及双峰台,最为冲要,宜严守备,此为二扼。进而稍南,西安州镇戎所海剌都、打剌赤、黑水口、干盐城、犬牙参错,此为第三扼。又进而南,固原卫、靖虏卫、平滩堡、东山城、白杨城,分布守御,此为第四扼。又进而南,火龙沟、虎山沟、金佛峡、麻张沟、海子口,皆山涧溪径,分兵据险,此为第五扼。以此防边,似为得策。

    章子俊看到后深深叹气,修书给秦纮,说道:“三扼足够了,没有必要弄出一个五扼防边,把多出的兵力着重驻守吴忠。因为章子俊早就研究过地图,只要朝廷不让鞑靼从西北越过黄河侵入河套进来,自己还想着把战场弄到巴彦卓尔及乌拉特去,黄河两岸可都是塞北江南啊。可是秦纮是总制,有自己的考量,随即章子俊就读懂了意思,玛德,敢情这三,四,五扼是提防自己的啊。我靠!

    树大招风了,章子俊很敏感地接收到了朝廷的动作,就目前群臣之间对平安伯都是心照不宣地在做,回想起前几月许进看自己的眼神,总是那么地躲闪,把自己当成了将死之人。这种感觉确实很不好过。

    要破局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朝廷对自己无从下口,感到敬畏才行,新式火枪,新式火炮该研制成功了吧,有了各种新式武器,不光能打鞑靼,还能打明军,有再多的兵马也奈我何,要玩就玩一次大的。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