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集 计退月氏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和帝大喜,乃命内侍:清河王入宫之时,立刻奏报,不得隐匿。
    内侍:喏。
    转过天来,内侍来报,清河王入宫,拜见太后。和帝刘肇闻报,急亲书密旨,命内侍赍持提前候于出宫廊道,私下赐之。
    刘庆得旨,揣入怀中。出宫后寻一僻静之处,展开看时,见上面写道:朕欲得《汉书·外戚传》一阅,卿可私向千乘王刘伉借来,送入内宫,切切毋误。
    清河王心下会意,遂至千乘王府借得《汉书·外戚传》,后以送书为名,单独进入和帝内室。二人相对而泣,均恨窦宪跋扈,计议良久,密定除贼之策。
    和帝送走刘庆,又命郑众搜集历代皇帝诛杀舅父先例,以为谫除窦氏依据。
    镜头转换,内宫剧变未曾发动,西域战火复燃。
    永元二年夏,大月氏副王谢率兵七万,东越葱岭来攻疏勒,汉军诸将闻报,俱都恐慌。
    班超见诸将惧怯,胸有成竹笑道:月氏东来,诸公颇怀惧否
    诸将:众寡不敌,如何不惧
    班超:月氏虽然兵多,但跋涉数千里而来,又粮秣运输不便,有何可虑?我等只需坚壁清野不出,不过旬日,必败此虏。
    诸将听罢,半信半疑。但见主帅安之若素,也便心下踏实不少。
    未过数日,班超正率诸将巡城,只见西边尘土扬天,遮天蔽日;继而又似闻马蹄之声,里间夹杂着人喊马嘶。风尘影中,一骑哨马如风驰来,在城下向上大叫:胡人至矣!
    班超闻报大月氏兵至,立即下令,全军上城,拼力坚守!
    诸将应诺,当即放进哨马及城外牧民,吊桥高悬,各自备战。
    片刻之后,月氏兵马大至,将疏勒城紧紧围住,四面攻打。
    只因汉军早有准备,矢石充足;兼又月氏人没有攻城器械,故此围城数日,不能攻克。涡欲抢掠粮草以充军需,又无所得,由此疲惫不堪。
    月氏王谢见军中粮尽,将欲退兵,又不甘心,于是召集诸部大人,商议对策。
    国师献计道:何不派出使者,携带金银珠宝,前去龟兹求援
    月氏王谢:龟兹与我有仇无恩,焉肯助我
    国师:龟兹虽然与我无交,但与汉朝向来为敌,却有切齿之恨。大王可拣选口舌便给之人,多赍珍宝,并以利害说之,则龟兹王无有不肯。
    月氏王称善,于是下令搜集军中毛皮珠宝,装满二十辆大车;继而派出使者,率引五百精骑押送,离开大营,前往龟兹求援。
    使者奉命而往,只走出半日,离大营不过五七十里远近,忽听响箭连声,呐喊四起;继而只见自沙丘后驰出一支汉军人马,约有五百余人,当头拦住去路。
    月氏使者:不好!此处怎会有汉军埋伏
    汉军将领:班将军真乃神人也!早就估计敌军粮尽,定会派人到龟兹求救,预派我等在此埋伏等候。今贼军既已入伏,皆都与我射杀,一个不留!
    众军应诺,一拥而出,箭如飞蟥。
    不到半个时辰,乃将月氏使者尽数杀死,夺其珠宝,凯旋而归。
    到至月氏大营之外,汉将命令高挑使者首级,绕营呼喊:我班将军已布十万大军,将尔等重重围困。无论向何方求救,必被我所擒,休得自来送死也!
    呼喊已罢,驰骋而去。
    月氏王谢大为惊恐,信以为实,自思进退无据,只好再遣使者到疏勒城下,向班超请罪:我等有眼无珠,听信流言,冒犯天威,罪该万死!
    班超:你月氏王将欲如何
    使者:我家大王知错矣。望将军能网开一面,放我等归国。自今而后,永不相侵。
    班超允之,即下令道:回去告诉月氏王谢,只要释兵缴械,便许其全军回国。
    使者还报,月氏贵霜国王又惊又羞又喜,只得缴械回兵。七万大兵攻打汉朝西域都护府,竟未损害汉军分毫,只为汉军送去无数辎重军械,差一些儿全军覆没,铩羽而归。
    自此以后,贵霜帝国甘做附庸,向汉朝年年进贡,岁岁参拜。
    西域诸国闻知,无不大震,皆传说班超善会拘神遣将,撒豆成兵,招惹不得。
    永元三年,龟兹、姑墨、温宿等国相继遣使东来,要求降附汉朝。由此只剩焉耆、危须、尉犁三国,因曾杀害西域都护陈睦,心怀恐惧,尚未归降;其余各国,都已平定。
    捷报传至京师洛阳,朝廷大悦。汉和帝当即下诏: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徐干为长史,立白霸为龟兹王,派司马姚光护送归国。
    姚光奉旨,领兵护送白霸到至龟兹,宣布废黜国王尤里多,并将其带回京师。
    白霸即为龟兹国王,奏请汉军入驻本国;班超由此离开疏勒,移驻龟兹它乾城。
    画外音:班超屡立功异域,被朝廷敕封为西域都护,便被窦宪朋党嫉之,深为不喜,欲行罗织罪名,予以陷害。当时朝中有一名士,将此等情状俱都看在眼中,由是大怒,便欲凭一己之力,将窦氏一党扳倒。列位看官!你道这位大胆名士乃是何人?有何来历?
    字幕: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千乘都尉何宠之子。
    镜头闪回,何敞登场。
    何宠不喜千乘都尉一职,以病告免,隐居不仕。何敞深受父亲影响,自以为取舍好恶不合时务,每遇郡中推荐或朝廷征召,常称疾不应。
    元和年中,太尉宋由闻其清名已久,征辟为掾,待以殊礼。
    何敞论议高雅,常引大体,多所匡正,司徒袁安亦深为敬重,引为至交。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