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臣虽蔽薄,但食汉禄,不敢不言。依臣之计,应再设置护乌桓校尉,则必将有益于招抚外族,减少朝廷边患。辞不达意,伏惟圣裁。
光武帝览奏,深以为然,乃听从其议,命在上谷宁城重置护乌桓校尉,设立大营、诸官,负责对鲜卑赏赐、接送人质,以及每年双边贸易诸等事务。
镜头转换,北部边塞。
字幕:建武二十六年,光武帝派遣中郎将段彬出塞,授南匈奴单于玺绶,令其入塞居云中郡。此后正式设置使匈奴中郎将,派兵监护之。
南匈奴单于接受汉朝任命,遣子入侍洛阳。
光武帝诏令:凡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郡等边北诸郡,前因躲避匈奴骚扰而迁徙内地百姓,皆使回归本土,安居乐业。
时有匈奴奠鞬左贤王与南部五位骨都侯,皆都不肯降附汉朝,于是率领三万余部众叛离南匈奴,自立为单于。其后数方互相攻杀不断,各部头领尽皆陆续死去。
五位骨都侯既死,其子侄率余众三千人欲回归南部,被北部单于追及俘获。
光武帝闻报,下达诏旨,命南单于移居西河美稷,以便汉军就近保护。
北单于闻此,亦遣使到至武威,向汉朝表示臣服,并上表请求和亲。
光武帝召集公卿大臣廷议,众人意见不一。
皇太子刘庄奏道:儿臣以为,南单于新近归附,北单于形势孤单,故求降附,更有和亲之举。我不出兵讨伐北单于,倘若反与交通,则恐南单于会生叛心,北单于也必不会降矣。
刘秀:善哉,我儿此论。
遂檄命武威太守,不许接纳北单于使节。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求乘北匈奴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疲困乏力之机,出兵讨灭之,光武帝下诏不许。
是年越隽太守郑鸿上表:今有益州郡哀牢夷王贤栗等,率族人二千七百七十户,人口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九人谒见,请求内属,请旨定夺。
光武帝诏复:可封贤栗等为部族君长,每年进贡,岁岁来朝。
北匈奴单于和亲之请被拒,不肯死心,再遣使贡献名马皮裘,更乞和亲,并请音乐,又求率西域诸国胡猷前往洛阳觐见。光武帝览奏,诏命司徒、司空、太尉三府,商议酬答。
司徒掾班彪拟稿上奏,其文略曰:
单于不忘汉恩,追念先祖旧约,欲修和亲,以辅身安国,计议甚高,为单于嘉之!往者匈奴数有乖乱,呼韩邪、郅支自相雠隙,并蒙宣帝垂恩救护,故各遣侍子称藩保塞。其后郅支忿戾,自绝皇泽,而呼韩附亲,忠孝弥著。及汉灭郅支,遂保国传嗣,子孙相继。今南单于携众向南款塞归命,自以呼韩嫡长,次第当立,而侵夺失职,猜疑相背,数请兵将,归扫北庭,策谋纷纭,无所不至。惟念斯言不可独听,又以北单于比年贡献,欲修和亲,故拒而未许,将以成单于忠孝之义。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殊俗百蛮,义无亲疏,服顺者褒赏,畔逆者诛罚,善恶之效,呼韩、郅支是也。今单于欲修和亲,款诚已达,何欲率西域诸国俱来献见;西域国属匈奴与属汉何异!单于数连兵乱,国内虚耗,贡物裁以通礼,何必献马裘!今赍杂缯五百匹,弓污丸一,矢四发,遗单于;又赐献马左骨都侯、右谷蠡王杂缯各四百匹,斩马剑各一。单于前言先帝时所赐呼韩邪竽、瑟、空侯皆败,愿复裁赐。念单于国尚未安,方厉武节,以战攻为务,竽、瑟之用,不如良弓、利剑,故未以赍。朕不爱小物,于单于便宜所欲,遣驿以闻。
光武帝遍览班彪酬答北单于诏书草稿,大为叹赏,诏命悉皆采纳,不易一字。
建武三十年,班彪因病去世,终年仅有五十二岁。
画外音:班彪自建武十二年时被举为司隶茂才,后拜徐县令,以病告免,三公府屡次征辟,皆不应征。乃居家从事著述,专心于史籍之间。自太史公司马迁去世,其后陆续曾有刘向、刘歆、冯商、卫衡、杨确等人,都曾编写过《史记》续篇。班彪遍读之余,认为其多家续作皆都言多鄙俗,不足以继踵其书;而刘歆、扬雄褒美伪新,误后惑众,尤不应使之垂范之后世。因而略论《史记》体例得失,采辑前史遗事,旁贯异闻,亲作《史记后传》,至去世之时,已完成数十篇。虽大业未竟抱憾而终,但有亲子班固继承父业,据此《后传》为基,终撰成煌煌巨著《汉书》。班彪死后有知,实可含笑瞑目矣。
镜头转换,建武三十年春,光武帝离开京师洛阳,车驾东巡。
车驾到至鲁国,群臣上言:陛下即位三十年,中兴汉室,功德巍巍,宜封禅泰山。
光武帝下诏回复:朕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因何事而玷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属吏上寿,盛称虚美之辞,则必处髡刑,令流放边疆屯田。
于是郡臣不敢复言。
冬十一月,胶东刚侯贾复薨逝,终年四十七岁。贾复既死,开国勋臣渐稀。
建武三十一年,陈留郡降落谷雨,许多禾谷随暴雨从天而降。当地百姓惊惧,朝廷诏曰:是因人间帝王圣明,感动玉皇昊天上帝,才将谷子赐惠于百姓也。
建武三十二年二月,光武帝听从群臣奏请,登封泰山之巅,然后禅于梁父山。
四月,光武帝回到洛阳,大赦天下,改元为建武中元元年,命筑明堂以听政,建辟雍以讲学,修灵台以观天象。
刘秀笃信图谶,据此宣扬皇权天授,每以图谶决疑。议郎桓谭上疏,抨击图谶乖离五经正义,不足凭信,光武帝大为不悦。
群臣会议灵台应建何处,刘秀称当据图谶以定。
桓谭竭力反对,光武帝大怒,指责其非圣无法,将欲斩之。桓谭叩头流血,良久得解,贬令出京,前为六安郡丞。光武帝于是宣布图谶天下,将谶纬之书定为功令必读。
至此,举国凡言五经者,皆凭谶纬之说。
光武帝一生勤政,每日早晨主持朝会,午后才散,又屡召卿郎讲说经书,半夜才睡。
皇太子刘庄见父亲辛勤劳苦,寻机劝谏:陛下有禹汤之明,却无黄老养性之福。儿臣望父皇惜身养神,悠游岁月而自求宁静。
光武帝答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