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集 儒学大家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三十岁时,董仲舒开始招收大批学生,精心讲授儒家经典。讲学之时,命在课堂上挂以帷幔,董仲舒坐在帷里讲授,学生在幔外聆听;并命得意门生吕步舒等,转相传授。如此未至数年,董仲舒名声大振,举国皆知。
    忽有一日,远客来访。董仲舒观其相貌,便知非同常人。坐而论道,彼此惊异。
    须臾,客人望天说道:天欲雨矣。
    董仲舒笑道:禽居在巢知风,兽居洞中知雨。公非狐狸,就是鼷鼠。
    客人被他道破行藏,立即变成一只老狐,奔出门外不见。
    通过讲学,董仲舒为汉朝培养出大批人才。
    众徒毕业之后,有为诸侯王国相者,有为长吏者,皆具治国理政才能。
    由于董仲舒声誉日隆,汉景帝闻之,召为博士,使其掌管经学讲授。董仲舒乃设坛教授,又一门心思教学研究,三年不曾还家。
    汉武帝继位后,命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被推为代表,参加天子策问。汉武帝连续三次策问,一问治国之道,二问治政之术,三问天人感应,是为“天人三策”。
    董仲舒从容对策,详述天人感应,论述君权神授。
    武帝大喜,乃诏命天下,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又使董仲舒出任江都国相,辅佐易王刘非。乃以《公羊》为则,推究自然灾异、阴阳运行之道。在求雨时能闭阳释阴,使天下雨;止雨时能闭阴释阳,使雨停止。
    以此汉国之术行于江都,未尝不得所欲。
    易王刘非是武帝从兄,粗暴蛮横,但对董仲舒非常尊重。且将董仲舒比作管仲,自以齐桓公自喻,欲篡夺汉室,独霸诸侯。
    董仲舒主张春秋大一统理念,因此借古喻今,进行规劝: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此之谓仁。以德教化民众,而使风气大行,仁之至境也。故孔子之徒,即幼童亦羞提五霸,是因五霸先行欺诈,后行仁义。是耍手段而已,故不足被有道者提及。
    刘非闻此,知道董仲舒不赞成自己称霸,由是悬崖勒马。此后一改骄横狂妄旧习,采纳儒术治国,尽守臣职,忠君效祖。
    董仲舒为相江都六年,因常为祈雨止涝祭祀,朝廷以为怪力乱神,遂废为中大夫。
    汉武帝元光六年十二月,易王刘非病故,终年四十一岁,子刘建承袭王位。
    刘建自幼便在王宫长大,养尊处优,放荡不羁,父死之后,更加为所欲为。复联络淮南王刘安等人,企图谋反。淮南王事败自杀,丞相府长史在易王府查出武器、印玺、绶带、使节、地图等物,作为反叛物证,奏报天子。
    武帝览奏,派宗正、廷尉前往广陵查办。
    刘建情知罪不可赦,遂以衣带自缢身亡。妻妾诸妃被叛弃市,幼女刘细君年幼幸免。
    汉武帝建元六年,长陵高园殿及辽东高庙两地,相继发生大火。
    董仲舒相信道家天人感应之说,带病起草奏章,以两次火灾为据,说明上天之怒。
    奏章写毕未上,主父偃到董仲舒家做客,看见奏章,就把草稿偷走,交给天子。
    武帝看后大怒,欲将董仲舒斩首;后怜其才,又下诏赦免,但罢其职。
    从此之后,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专心从事儒家教学,教授《公羊春秋》十年。
    元朔四年,丞相公孙弘闻说胶西王刘端倒行逆施,大杀朝廷所派官员,故此推荐董仲舒去做胶西王国相,其实欲以借刀杀人。
    董仲舒虽知刘端凶残蛮横,但既领圣旨,不敢违命,只得走马上任。
    刘端知道董仲舒乃是知名大儒,便不敢杀,反对其甚为尊重。
    即便如此,董仲舒在胶西也是一直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唯恐遭遇不测。好不容易熬过四年岁月,终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
    从此以后,董仲舒结束仕禄生涯,晚年只是埋头读书、著作。但朝廷每有大事,还常派人到府请教。董仲舒都有明确答奏,后来廷尉张汤将其答陈整理为《春秋决狱》一书。
    汉元封四年,胶西王刘端去世,在位四十七年。因无子嗣,封国废除,置胶西郡。
    三年之后,董仲舒于家中病卒,葬于长安西郊。
    汉武帝经过其墓,为表尊敬,特地下马致意。由此,董仲舒墓地又名下马陵。
    镜头转换,按下朝廷,复说西域。
    乌孙国太子病逝,昆莫猎骄靡欲以其子岑陬军须靡为太子,引起太子弟大禄不满。
    大禄握有兵权,计划起兵叛乱。猎骄靡分给军须靡万骑,使其自立,自掌万余骑兵。
    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求与乌孙结盟。猎骄靡畏惧匈奴,未许其请,但派数十名使节,随张骞至长安,以表友好。
    使节到达长安,因见西汉国势强盛,便即回报猎骄靡,奏请考虑与汉朝结盟。
    匈奴单于闻说乌孙私与汉朝往来,很是生气,扬言将要发兵攻之。
    猎骄靡惶恐,由此意决,就派使者献马给汉朝,愿娶汉朝公主,主动请求结为联盟。
    汉武帝询问群臣意见,经过朝议,决定先纳聘礼,然后遣送公主。
    乌孙喜而从之,便以一千匹良马作为聘礼,送至长安。
    元封六年,汉武帝封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为宗室公主,替父赎罪,远嫁乌孙。
    猎骄靡大喜,乃以刘细君为右夫人。
    匈奴得知乌孙与西汉结盟,亦派单于女儿与猎骄靡成婚,并被猎骄靡立为左夫人。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