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发于颈,名日天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通俗说后颈的叫作天疽,前伤任脉,就是感染中枢神经,十天就会死亡。
史料中经常有“背疽发作而卒”的记载。本来,按现在人掌握的情况,背上长个浓疮,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就算古代的医疗条件不好,没有化脓消炎的特效药,但是,只要把背疮弄破,把里面的浓挤了,再敷一些草药或者是药膏,很快也都会好。为什么这对于古人来说,却就成了绝症,只要流脓就会死呢?
现代人很难想象古代的卫生条件究竟有多糟糕。没有自来水,更谈不上杀菌消毒,古代人沐浴频率极低,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洗澡简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病毒往往会通过皮肤破口侵入人体,导致细菌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中医理论固然博大精深,但对细菌和病毒的了解却有限。在《黄帝内经》等古籍中,虽然对疮疡有所描述,但对其致病机制的解释仍停留在“气血不和”“毒气郁结”等抽象概念中。古代医生虽然知道背疽的可怕,但并不了解细菌的存在,自然也没有有效的消毒和杀菌手段。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