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此时司马勋共有三十多座营垒,五万兵众,雍州大震。石苞于是放弃攻打邺城图谋,遣部将麻秋、姚国等统兵抵抗司马勋。
石遵即派车骑将军王朗,率领二万精骑西进,以讨伐司马勋为名,实则讨伐石苞。
王朗引兵过东平,趁石苞不备,顺势驰入中营,劫持石苞,送至邺城。赵帝石遵念及亲情,遂复赦之。
司马勋手下兵力不足,由于害怕王朗精锐骑兵,不敢继续前进。十月,司马勋放弃悬钩,攻克宛城,杀死后赵南阳太守袁景后还于梁州。
于是河洛大扰,关中不宁,后赵南境岌岌可危。
外患未除,内忧复起。当初赵主石遵在李城起兵,曾对冉闵许以事成之后立其为嗣,后却立石衍为皇太子;冉闵颇感失望,引以为恨。
冉闵自谓英勇善战,功高盖世,眼下既总揽内外兵权,为安抚手下将士,遂奏请皆令出任殿中员外将军,封爵关外侯。
石遵虽从其奏,但令题记诸将姓名,品评善恶,加以贬抑,于是诸将尽皆怨恨。
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进言石遵:应渐夺冉闵兵权,免其坐大。
其事却为冉闵所知,越发心怀不满。孟准等人于是密奏石遵,建议将冉闵谫杀。
永和五年十一月,赵都邺城。
赵帝石遵召义阳王石鉴及乐平王石苞、汝阴王石琨、淮南王石昭入宫,面见郑太后。
太后:诸儿入宫,所为何事?
石遵:石闵不忠,迹象已显,我欲杀之。母后及公等以为如何?
石鉴等人皆道:应当如此!
郑太后却道:当初陛下于李城起兵之时,若无石闵,岂有今日?石闵国之所赖,更兼未闻过恶,虽居功自傲,宜有所宽纵,何杀之耶?若无故杀之,晋、燕则必来犯境也。
石遵闻言,犹豫不决。
石鉴见太后不允,借口更衣外出,遣宦官杨环出宫,反将皇帝众议之事告诉冉闵。
冉闵闻讯,勃然大怒道:我以德立汝为君,今反欲以怨报我耶!
于是使人请司空李农入府,与其密议道:今主上无道,召义阳王等入宫,议欲诛杀我二人,义阳王乘间而出,遣人前来报我。故请公前来商议,欲废此昏君,望公助我。
李农沉吟道: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可深信?尚容某试问实情再议。
说毕便要告辞。周闵此时焉肯放他出府?遂使从人软款拘留,不令出府。
于是李农无奈,只得与冉闵同谋;复将右卫将军王基召至密谋,派将军苏彦、周成率甲士三千人,擒皇帝石遵于南台如意观。
苏彦、周成于是举兵入宫,见石遵正与姬妾下棋。
石遵见甲士入门,便知大事不妙,却故作镇定,乃问周成:造反者谁?
周成撒谎答道:义阳王欲为天子。
石遵投掷棋子入匣,说道:孤尚如此,石鉴又能支撑何久!
周成不答,就在琨华殿弑杀石遵,并杀郑太后、张皇后、太子石衍、孟准、王鸾及上光禄张斐。石遵自登基至死,共在位一百八十三天。
闻说皇帝已死,李农与冉闵便率百官入殿,共推义阳王石鉴即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石鉴登基,遂以李农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冉闵为大将军,总督中外诸军事。
赵国由此大乱,流民相率西归,欲归故乡并州。路经枋头,因闻蒲洪引部曲居住于此,于是皆入城,共推蒲洪为王。
蒲洪忽得赵国流民来归,一下子众至十数万,威名大振。
蒲洪子蒲健正在邺城,此时也投奔枋头,归于其父。
赵帝石鉴闻报不安,遂与百官商议,准纳司空李农之谏,遣使拜蒲洪为征西大将军、雍州牧、领秦州刺史,使其往归镇所。
蒲洪大怒道:彼乃羯胡,我乃氐胡;彼能为帝,我不能自为天子耶!
于是驱回赵使,便起造反之心。
晋永和五年十二月,京口府衙。
褚裒屡伐赵国不克,损折兵将颇众,还至京口,闷闷不乐。闲坐衙中,每闻城中家家夜哭,便问左右:满城男女泣号连天,却为何故?
左右答道:此皆代陂死亡将士家属,号哭子父兄弟,且未得抚恤,官府不能禁之。
褚裒听罢悲愤不已,大叫数声,吐血盈斗,发疾而卒。
僚佐奏闻朝廷,褚后哭之不已,因令厚葬,使荀羡代理徐、兖二州军事。
荀羡时年二十八岁,中兴诸侯方伯之中,未有如其当时如此年少者。
永和六年闰正月,东晋朝廷诏授蒲洪为氐王、使持节、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又任命其子蒲健为假节、右将军、监河北征讨前锋诸军事、襄国公。
蒲洪父子拜受晋室之命,于是怀有占据关右之志。
羌王姚弋仲恐蒲洪坐大,危及于己,遂派子姚襄率五万兵众攻击枋头。蒲洪迎头反击,大败姚襄,斩杀三万余人。
自此蒲洪崛起于中原之地,声势大震,于是左右近臣劝其称王。
蒲洪因谶文有“草付应称王”之语,且其孙蒲坚背上生来便有“草付”字样,于是改蒲姓为苻,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