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断后而行。
慕容恪应诺,出外整军,准备起行。
慕容皝急步出得府门,命令部下备马过来。侍从答应一声,自后面牵过一匹神驹,全身赭白,面有奇相,可奔驰千里不疲,一看便知绝非凡品。
白马牵至,慕容皝接过丝缰,便欲扳鞍认镫而上。其马跟随慕容皝日久,向来温驯,但此时见主人揽缰,却忽然踢跳悲鸣,不许近身。
慕容皝奇道:此马见异于先朝,孤尝仗其屡脱大难。今不令孤骑乘,莫非是先君之意,不欲我弃城而走耶?
一时怔忡不定,心意难决。
将军慕容根急出府门,拦马谏道:今赵军兵临城下,乃千钧一发之际也。虽彼强我弱,赖有坚城以御,全军士气不散。今大王若一举足,奔走之气势遂成,三军不可复振矣。若固守坚城,则其势百倍,事至不济之时,亦不失于走。奈何望风而逃,为必亡之君耶!
慕容皝见宝马不行,复闻慕容根切谏,拔剑慨然道:孤方欲夺取天下,奈何便走?
遂令将神驹牵走,率众登城。眼见敌军大至,便如蚁聚。
玄允太守刘佩时在燕王身侧,施礼奏道:今满城士民安危,系于大王一人。大王当激励将士,振奋三军。臣请出城击之,挫敌锐气,以安众军之心。
慕容皝:壮哉,真将军也。我与你七百敢死勇士,愿公旗开得胜。
刘佩应诺,下城上马,点齐七百勇士,打开城门,冲向敌阵。
七百勇士因存必死之心,所向披靡,顷刻斩获二百余人而还,己方仅折数骑。城中齐呼万岁,士气百倍。
刘佩等诸将由此据城苦战,坚持十余日,勇气不减。赵兵终不能克城,粮尽而退。因是逼城扎营,不敢一时尽退,乃先撤外围,次递拔寨。
慕容皝在城上见赵军外围退去,以手加额:此必是先父有灵,今使我成此大功也!
于是唤过慕容恪,嘱令:敌军退去,天助我破赵之时。你引两千精骑火速进击,休作他顾。国家安危,在此一举;若此战不能获捷,待其粮草到时,我等死无噍类矣。
慕容恪领命,遂领二千骑兵,趁凌晨敌军不备开门出城,攻击赵军尚未退却诸营。
石虎诸军正在酣睡之中,忽听马蹄声震,号角悲鸣,犹如天崩地裂,不由惊恐混乱,人不及甲、马不及鞍而逃。
慕容恪乘胜追击百里,斩杀俘获三万余人。于是修筑凡城,布设防守而还。
赵兵诸路大军皆溃,惟游击将军石瞻所部独全,未损一兵一卒,缓缓退归邺城。
字幕:石瞻,本名冉闵,魏郡内黄人。因其父冉良为石虎养子,故此以石为姓。
镜头闪回,叙述冉闵来历。
冉闵之父冉良字弘武,原系陈午部将。当初后赵帝石勒击败陈午,冉良便被俘获。当时冉良年方十二岁,石勒深为喜爱,便命石虎收为养子,改其名为石瞻。
石瞻勇猛多力,攻战无敌,历任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石虎见其果断敏锐,且又所向无敌,于是极为宠爱,待如亲生诸孙。
石瞻成年后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又多计谋,授任游击将军,改封修成侯。
闪回结束。此番昌黎之战赵军大败,惟冉闵不损一人一骑,全军未遭创伤而还,由此威名大显,被诸将比于蜀汉虎将赵云。
石虎回至邺城,检点此次败兵之因,复叙有功之将。
遂任命刘群为中书令、卢谌为中书侍郎;蒲洪因功授任使持节、都督六夷诸军事、冠军大将军,封为西平郡公。义子石瞻全军而返,除予重赏之外,许复本名冉闵。
众将谢恩,当即散帐。
冉闵见众人皆出,私谓石虎道:蒲洪才智杰出,得将士拼死效力,其诸子又皆有非凡才能,且拥强兵五万,驻屯于都城近处,实乃国之后患。陛下应秘密除之,以安国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石虎不悦道:我正倚仗其父子,欲攻取吴蜀之地,一统天下,奈何要杀之耶!
于是不纳冉闵之谏,反给蒲洪待遇愈加优厚。
有人将冉闵之言告知蒲洪,蒲洪由此深恨冉闵,并且加意防备。
却说慕容皝与赵军大战获胜,乃自整兵讨伐背叛各城,皆攻破之,诛杀甚众。
石虎闻报,重新布局以应:先遣部将曹伏将青州之众远赴海岛,运粮三十万斛给之;又派船三百只运谷米至高句丽,使部将王典率众万余人屯田海滨;更令青州造船千艘,谋复击燕,以报前番昌黎大败之仇。
此时段辽被困于密云山中,派使者到邺城向石虎诈称投降,请求接应,共击慕容皝。
石虎信以为实,派部将麻秋率众迎接段辽。不料被慕容恪在密云山埋伏七千精锐骑兵,布阵以待,大败麻秋援军,擒获赵司马阳裕、鲜于亮,并挟段辽及其部众以归。
慕容皝见到段辽,不由笑道:公今日尚有何说?
段辽到此地步,为求活命,只得卑躬屈膝,向前燕主乞求投降。
至此段部鲜卑辽西公国覆灭,不复存在。
段辽投降之后,次年意图谋反,失败被杀。
赵天王石虎欲报昌黎之恨未成,又被燕国大败麻秋之兵,不由大怒,便令造船练兵,欲从海上北伐,与燕国决战。
却逢冀州八郡大遭蝗灾,颗粒无收,税赋不入,无力以给军饷。
司隶奏请坐罪各州郡守宰,石虎说道:此天灾也,乃朕失政所致,而欲委咎于守宰,岂罪己之意耶!司隶不进正言,佐朕不逮,而欲妄陷无辜,可以白衣领职,勿受官禄。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