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集 蔡泽相秦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功既不如,爵禄过之,而身不退,恐祸患甚于三子,窃为君危之。俗语云,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故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今君怨雠德报,意欲至矣,而无变计,窃为君不取也。
    应侯闻而悚惧,连声称善,乃延蔡泽上座,引为上客。然后入朝,进言秦昭王道:有燕客蔡泽,明三王之事,五伯之业,世俗之变,足寄秦国之政。臣自愧不如,故以奏闻。
    昭王闻奏大奇,于是召见蔡泽,与语大说,拜为客卿。应侯因托病请归相印,昭王留之再三,范睢辞之再四。秦王见其去意已决,遂拜蔡泽为相,准应侯荣身致休。
    范睢此时方觉一身轻松,于是收拾车马行囊,还归封邑养老。
    蔡泽来送,范睢再拜称谢:若非先生一席话,唤醒我这梦中之客,则商君、吴起、文种,便为我前车之鉴矣。某之身家性命,子孙不绝,全拜先生所赐。
    蔡泽逊谢,自怀中掏出一物示之,问道:兄可认识此物?
    范睢观之,倒身即拜,起而问道:此是我师门鬼谷令牌,先生何以有此?
    蔡泽揣起令牌,亦倒身下拜:师兄,我恩师便是鬼谷派三代掌门,乐毅祖师是也。
    范睢大悟,叹道:未料救我出迷局者,仍是同门中人。
    于是扬长而去,就此不知所踪。
    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蔡泽相秦。
    周赧王姬延命西周文公为将,约合六国诸侯,西向讨伐秦国。
    六国闻之,皆都惊怪:天子食饱,今无事做,欲效顽童捅马蜂窝巢,以为戏耶!
    于是只有楚、燕两国派兵应之,其余四国皆都置若罔闻。
    秦王闻报,倒也不敢轻敌,于是出兵三十万出关,以御天子之兵。周、楚、燕数万兵马束手无策,相持三月,无功而返,各归本国。
    原来秦昭襄王并非小题大做,而是将计就计,借此东征。因见周天子兵还,遂命大军紧蹑其后,先克韩国阳城、负黍,斩杀韩军四万,然后直逼洛邑王城。
    周赧王大为震惊,欲逃往韩、魏避难。
    西周文公谏道:山东六国被秦国吞并,迟早之事。与其先寄食于人,后再为秦虏,何如就此降秦?
    周赧王赞道:卿真奇才,朕计不及此!
    遂将三十六邑全部献给秦王,然后死去。西周国于是灭亡,周朝亦不复存在。
    镜头转换,按下秦国灭周,复说赵都邯郸。
    秦国王孙异人,秦昭王太子安国君中子。因生母夏姬早死,不受其父宠爱,故被舍质于赵。安国君最宠楚妃华阳夫人,惜无子嗣。吕不韦遂为异人设计,自出千金,西游咸阳,往说华阳夫人,终使安国君册立异人为适子。
    吕不韦还赵,适逢赵姬生下一子。
    异人丝毫不疑,以为确系自己龙种。因见婴儿丰准长目,方额重瞳,口中含齿,背生龙鳞,大喜道:应运之主,必有异征。是儿骨相非凡,又生于正月,异日必为政于天下。
    因自诩嬴姓赵氏,故取名曰赵政。
    秦昭襄王五十年,赵政三岁,秦兵围邯郸甚急。吕不韦尽出黄金共六百斤,以三百斤遍赂南门守城将军,复以百斤献于负责监守子楚将军公孙乾,预教异人将赵氏母子密寄于其娘家。是日夜半,吕不韦举家离赵,使异人微服混在仆人之中,出城而去,入于王龁大营。
    王龁问明来历,即与王孙嬴异人更换衣冠,送归秦昭襄王。
    秦王见孙脱困,不胜之喜,命还见生父安国君,以及华阳夫人。
    吕不韦知道华阳夫人乃是楚国之女,复又设计,使异人头顶南冠,足穿豹舄,短袍革带以入。华阳夫人问其何以如此装扮,异人遂拜哭于膝下。
    异人泣道:不孝男日夜思想慈母,故特制楚服,以表忆念。
    夫人大喜:如此,吾儿可改名曰子楚。
    安国君问明异人脱困实情,即召吕不韦入内,慰道:若非先生,失我贤孝儿矣!
    遂将东宫俸田二百顷,及第宅一所赐之,并赠黄金五十镒。
    吕不韦谢恩而出,子楚就在华阳夫人宫中居住。
    镜头转换,复说秦将王龁。
    因质子王孙已逃回秦国,王龁攻赵益急。赵王无奈,只得再遣使至魏求援。
    客卿新垣衍献策:秦所以围赵,意欲求为帝也。若使赵王尊秦为帝,秦必喜而罢兵。
    魏王深以为然,即遣新垣衍至赵,说以此计。
    赵王议与群臣,众议纷纷,平原君亦无主宰。
    时有齐人鲁仲连,不屑仕宦,专好远游,为人排难解纷。适在赵国,乃求见平原君。
    鲁仲连:臣闻君谋帝秦,有之乎?
    平原君:此魏使新垣衍之议也。
    鲁仲连遂见新垣衍,说道:闻先生欲使赵帝秦,某诚为不取。秦弃礼义,恃强挟诈,屠戮生灵。彼为诸侯,而犹若此;倘然称帝,益济其虐。鲁连宁蹈东海,不肯为其民也。
    新垣衍:魏王岂甘为秦之臣下哉?诚畏其强耳!
    鲁仲连:昔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九侯有女献之于纣,女不好淫,触怒纣,杀女而醢九侯;鄂侯谏之,并烹鄂侯;文王闻之窃叹,复拘于羑里,几不免死。岂三公之智不如纣耶?天子之行于诸侯,固如是也。秦若称帝,必责魏入朝,若行九侯、鄂侯之诛,谁能禁之!秦肆然称帝,又必将变易诸侯之大臣,夺其所憎,树其所爱,又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之室,魏王安能晏然而已,将军又何保爵禄乎?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