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集 桓温欺君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肥,以王坦之为长史,郗超为参军,王珣为主薄,谢玄为东曹掾,分兵派将、置备僚属,准备北伐。
    字幕:王坦之字文度,散骑常侍王述之子;郗超字景兴,小字嘉宾,出身于高平郗氏大族,太尉郗鉴之孙,会稽内史郗愔之子;王珣字元琳,小字法护,出于琅邪王氏,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谢玄字幼度,出于陈郡谢氏,安西将军谢奕之子,谢安之侄。
    谢玄自幼聪慧,与堂兄谢朗同为叔父谢安所重。
    谢安曾问诸子侄道:我家子侄并不需参与政事,则为何还要具其才能耶?
    诸人未有能答者,惟谢玄道:譬如芝兰玉树,欲其生于庭阶耳。
    谢安闻而大悦,又问:贤侄喜欢《诗经》中何句?
    谢玄回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谢安大笑:子真乃性情中人。
    桓温置备僚属既定,此后每临大事,必与王珣与谢玄谋之。因谢玄长须过腹,王珣身矮,故将军府中人云:髯参军,短主薄;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北伐大军未发,朝廷却忽遣侍中颜旄宣旨,诏请桓温入朝。
    桓温以中原未复推托,朝廷下诏再征,桓温只得拜表而行。引军进至赭圻,朝廷却又令尚书车灌前来制止,不命率军进京。
    桓温遂移镇姑孰,以弟桓豁监荆州、扬州之义城,雍州之京兆诸军事,领荆州刺史;加江州刺史桓冲监江州及荆、豫八郡诸军事。北伐之事也自不了了之,搁置下来。
    隆和二年,晋哀帝改元兴宁,雅好黄老之术,因听信方士之言尝试辟谷,又铒食长生丹药,遂中铅汞之毒卧病,不能理政。
    众臣只得复请崇德太后临朝称制,由会稽王司马昱摄政。
    与此同年,前凉国发生奇异之事。
    骠骑大将军、尚书令宋混正于书房寝卧,忽见张瓘从屋顶而下,掩入柱中,其柱发光,状若起火。宋混急呼人令挖掘烧柱之下,则无所见,乃大惊怖,因而寝疾。
    凉主张玄靓及祖母马氏亲自前往宋府省疾,临榻而问:将军万一不幸,我寡妇孤儿将何以托!欲以林宗继将军之后,未知可乎?
    宋混答道:臣子林宗幼弱,不堪大任。殿下倘未弃臣,臣弟宋澄政事颇逾于臣,但恐其懦缓,机事不称耳,殿下策厉而使之可也。
    马太后与张玄靓从之,安抚而归。
    宋混遂唤弟宋澄及诸子嘱道:我家深受朝廷大恩,当以死报,切勿恃势位以自骄人,使祸及我全家,辱及先人。
    又勉强扶病接见朝臣,皆戒之以忠贞事君,未几而卒。
    出殡之时京城军民皆来送葬,行路之人望见其柩,亦为之流涕不已,其得人心如此。
    宋混死后,张天锡专权执政,无所不为。凉主张玄靓庶母郭氏因张天锡专政,与大臣欲谋诛之,因谋不密而致泄漏,反被张天锡将郭后一族皆杀。
    张天锡一不做,二不休,又引兵入宫弑杀张玄靓,时年仅十六岁,便有如此手段。又遣使奉表至建康,请晋室赐封。晋帝从之,诏封其为西平公,管辖凉州。
    匈奴刘卫辰闻凉州张天锡变乱成功,遂生效尤之心,亦起兵反代,欲谋自立。
    代王什翼犍佯作不知,却秘密点兵三万,渡河击叛。
    当时河冰未封,兵不能渡。代王下令将苇编绳横置于河面,拦其上游碎冰,即而冰合。又恐冰薄不坚,于是复以散苇置于冰上,则冰草相结,有如浮桥。
    于是兵皆得渡,犹如天降,至于匈奴营垒。
    刘卫辰不意大兵突至,毫无防备,未触即溃,急引军西走。
    什翼犍下令休追,只收其部落十之六七户口以还。刘卫辰出奔降秦,秦主派兵送其还于朔方,并使护送之兵屯守其地。
    代王还国,复讨西部叛者,亲临战阵,目中流矢,以至重伤。
    部将既而擒其射手,众请碎割之,惩其箭射国主之罪。
    什翼犍却道:当时彼亦各为其主,复有何罪!
    遂令释之。因代主宽容如此,故此周边士民归附者甚众。
    乙丑,兴宁三年,二月。晋孝哀帝因服食丹铒中毒,疾不能治,终至驾崩。
    群臣迎其弟琅琊王司马奕即皇帝位,改元为太和。司马奕字延龄,乃是哀帝同母胞弟,因哀帝无子,故群臣迎而立之。
    此时前燕国境内多水旱之灾,太宰慕容恪、司徒慕容评上疏自责,求归政于国。
    燕主不允,说道:先帝所托重臣,今惟余二公。若云水旱之灾,是天降罪于我大燕,亦因朕不修德致令天怒,则与二公何干?岂为虚己谦冲,弃社稷之重而求清闲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二人闻诏,逊谢乃止。
    燕主:我闻晋哀帝崩,趁此机会,便请二位皇叔经略洛阳之地,可乎?
    慕容恪:陛下何故忽发此念?
    燕主:洛阳乃关中要地,向为赵汉所据,故晋军偏缩于江东,数十年不能得北渡汉沔。我若不取,一旦为晋军复得,派兵屯守,实为我心腹之患,睡不安枕。今彼国丧,朕欲请二叔为我谋之,不知若何?
    慕容恪再拜奏道:臣等受先帝托孤之重,敢不效犬马之劳!臣欲取中原久矣,只是不得帝命。今既陛下有旨,臣等愿取洛阳,以报先帝顾托之恩。
    于是辞帝下殿,点十万大军,使吴王慕容垂为先锋,杀奔洛阳而来。
    洛阳守城将领沈劲闻说燕兵犯境,忙使偏将军杨钦点起城中氐兵五千之众,大开城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