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集 王猛扪虱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十合,诸葛攸大败,还走泰山。
    慕容恪遂渡河略地,分置守宰而归。
    慕容儁见晋军不堪一击,遂欲就此经营秦晋,令各州郡校兵,每户各留一丁,余皆入伍。大臣刘贵上疏谏止,慕容儁遂更令三五发兵,来年冬季尽集于邺。
    因调发繁重,郡县深以为苦,太尉封奕复谏征遣,慕容儁从之。
    燕泰山太守贾坚以兵七百人镇守茌平,晋将荀羡引兵一万攻之。贾坚开城率兵迎击,因寡不敌众败俘,茌平遂陷于晋。
    荀羡亲劝贾坚道:公世为晋臣,奈何为胡族用命?
    贾坚昂然答道:晋室自弃中原,非某为叛。民既无主,强则托命;某既已事燕人,安可改节!
    荀羡大怒,绑置雨中数日,贾坚终不肯降,愤惋而卒。
    燕王敕命青州刺史慕容尘,遣司马悦明以兵万余来救,复夺茌平。荀羡败逃,燕主遂以贾坚之子贾活为任城太守。
    荀羡败回徐州,上表谢罪,继而病笃。
    晋帝遂征其回朝,以北中郎将郗昙督徐、兖二州,镇守下邳。郗昙乃将门之后,毕竟用兵不同凡响,遂到任后整饬城垣,厉兵秣马,待机北进。
    升平三年,谢万与郗昙兵分两路,北伐前燕。
    谢万先遣征虏将军刘建,修治马头新城,自亲率部众欲支援洛阳。
    其后郗昙因病退屯彭城,谢万却以为其是因前燕兵强而退,于是仓猝下令退兵。士众不战自行溃败,谢万只身狼狈逃还。
    部下大哗,欲趁谢万兵败杀之,只因敬慕谢安之故,而罢其谋。
    谢万败退寿春,给王羲之写信道:向蒙明公善意提醒,我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未肯纳之。今兵败取辱,方知惭愧,辜负明公殷切关照,悔之不及!
    此次溃败,令许昌、颍川、谯、沛等豫州各郡皆入前燕之手,果应王羲之此前预言。
    谢万回军淮南,朝廷罪诏既下,将其罢黜废为庶人。
    升平五年,朝廷欲重召谢万为散骑常侍,适逢其愤恨离世,享年仅四十二岁。朝廷深为叹惋,乃以散骑常侍为其赠谥。
    晋升平四年正月,燕主慕容儁大宴群臣于蒲池阁,酒酣赋诗。
    因多贪数杯,宴罢回宫病重,自觉不起。于是召皇弟慕容恪至榻前嘱道:朕病体虚弱,恐不能久矣。人生修短,乃命中注定,复有何憾!只是秦晋两国敌寇未灭,太子慕容暐年龄冲幼,恐无力承受社稷之重。我欲远追宋宣公后尘,将国家付卿,尔谓何如?
    慕容恪泣拜说道:太子虽然年幼,但天性聪慧,胜残致治之主也,臣何敢干乱正统!
    慕容儁:你我兄弟之间,不似那汉族君臣多诈,何用如此虚饰之辞乎?
    慕容恪:臣非巧言虚饰,陛下若谓臣能荷担天下重任,某岂不能尽力辅佐少主!
    慕容儁:若弟能如周公,我复何忧!李绩清迈忠荡,能任大事,卿可善待之。
    言毕昏厥,慕容恪哭拜于地。
    前燕光寿四年正月二十日,慕容儁扶病在邺城阅军,犹思欲令大司马慕容恪、司空阳鹜统领军队进犯东晋,一统中原,成就慕容鲜卑千秋霸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堪叹病魔不饶,阎罗来催,回宫后便至病笃。乃召慕容恪、阳鹜、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人,至病榻前接受遗诏,辅佐朝政。
    正月二十一日,慕容儁驾崩,时年四十二岁,在位十一年,谥号景昭皇帝。
    太子慕容暐即皇帝位,改元延熙元年,以慕容恪为太宰,行周公辅政之事。慕容暐为人庸弱,由此国政皆决于慕容恪。
    慕容恪欲依景昭皇帝临终之言,重任李绩为尚书右仆射,奏于燕帝。然而慕容暐因其在先帝之前曾有辱己之言,不肯从之。
    李绩闻此,忧愤而卒。临终前谓其家人道:我不听先人之训,致有今日之辱。
    因其父李产曾再三提醒,不可依老卖老,取笑后辈,李绩不听,至于得罪太子。
    领军将军慕舆根自恃勋臣旧将,有目无主上之心,因劝慕容恪:公何不自取帝位?
    慕容恪大惊:公其醉乎,出此妄语!
    慕舆根见话不投机,惶惧而退。
    慕容恪将此事告知吴王慕容垂,吴王欲引兵杀慕舆根,被慕容恪以先王新丧,宰辅间不宜自相残害为由劝止。
    慕舆根却不肯罢休,自进宫来见太后可足浑,以及燕王,连慕容恪、慕容垂一并诬告:太宰、太傅将谋不轨,臣请率禁兵诛之。
    太后偏信,便欲允准。皇帝慕容暐却不肯信,说道:二公皆国之亲贤,先帝委以托孤之重,必不肯乃尔。安知非是太师欲为乱耶!
    慕舆根恨恨还府,见在朝中不被皇帝及同僚信任,又思恋故乡,谋欲引本部军东还。
    慕容恪知之,乃密奏慕舆根罪状,请帝诏密杀慕舆根,并其余党二十余人。
    当时邺都先帝大丧,朝内辅政大臣诛夷狼籍,一时内外汹惧。慕容恪举止如常,人不见其有忧色,每次出入殿中,一人随从而已。
    有人提醒:公身为太宰,应以禁军严备安全,何轻忽如此耶!
    慕容恪道:今人情危惧,当以安静镇之,奈何复自惊扰!
    群臣闻此,于是朝中人心大安。
    慕容恪虽掌大权,但谨慎严守朝廷之礼,兢兢业业,凡事与司徒慕容评商议而行,虚心待士,咨询善道,量才授任,人不逾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