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集 邓氏遗祸  华夏真相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休原有宿怨,遂与汉朝郡兵联合进攻边休,斩首一千三百级,俘获其生口牛马财物以归。
    元初五年,度辽将军邓遵收买上郡羌族全无部落雕何,终于刺杀狼莫,羌乱告平。
    画外音:自从羌人聚众起兵反叛以来,十余年间,汉廷军费开支共计二百四十多亿,国库为之枯竭,汉室由此由盛转衰。十余年羌乱,边疆及内地百姓死亡人数不可胜计,并、凉二州因此空虚衰败。零昌、狼莫死后,羌族各部逐渐瓦解,三辅及益州不再有战争警报。
    羌乱既平,度辽将军邓遵振旅班师,归还京都。
    朝廷叙功,因邓遵乃是邓太后从弟,故赏赐从厚,封为武阳侯,食邑三千户,其余诸将赏赐有差。
    任尚欲与邓遵争功,于是虚报斩杀羌人数量,又接受部将贿赂,贪赃一千万钱以上。
    十二月十八日,任尚贪枉之举被人告发,上报朝廷。
    太后大怒,命用囚车征召任尚到京,在闹市斩首弃市,没收全部财产。
    族人不服,因具折上奏,为任尚鸣冤。其疏略云:
    家主任公,早年效力于大将军窦宪,颇具将帅才能,能征惯战,智谋百出,战功赫赫。永元四年后,相继擒杀北匈奴单于于除鞬,大败南匈奴逢侯单于,在西域击退叛乱诸国联军进攻,击溃羌族烧当部落、先零部落反叛内侵,为汉朝边疆安定起到重大作用,厥功甚伟。虚报歼敌人数,接受部将贿赂等罪,查无实据;且因此小过而被刑诛,实为千古奇冤!
    邓太后览疏怒甚,亲笔诏复:任尚靖边,实有战功,朝廷因此不次擢升,使为西域都护。然其先前依附窦宪,本在清算之列,侥幸成为漏网之鱼;后又拒纳前任都护班超劝告,挑起羌族之乱,最终断送西域和平,致使朝廷元气大伤。任尚之死,不亦宜乎
    任尚族人拜领诏书,仔细品味其中言辞,不由大愧,无语以对。
    镜头转换,按下西北羌乱,复说西南蛮变。
    诸羌之乱,多年兵戈不止,烽火不息,导致军费浩繁,国家财政不敷支用。东汉朝廷由此只得下诏,对蜀郡及永昌郡蛮族加重赋税,西南诸夷民不聊生,苦于劳役不止。
    时有越嶲卷夷大牛种部落酋长封离,为反抗繁重赋役揭竿而起,率众诛杀遂久县令。
    永昌、益州、蜀郡境内诸夷民部落群起响应,讯即聚众十余万,波及二十余县。于是杀害地方长吏,剽掠百姓,焚烧邑郭,以致百姓骸骨委积,千里无人。
    元初六年,汉安帝下诏:敕令益州刺史张乔,迅急派兵镇压西夷,擒诛叛首!
    张乔奉旨,不敢怠慢,遂命部将杨竦为帅,统兵讨伐叛军。
    杨竦率部至永昌大理,因见贼势甚盛,未敢贸然弹压。于是安营扎寨,与谋士商议,先以皇帝诏书告示三郡,密征武士,重其饷赏。
    三郡中多有亡命之徒,贪其重赏,皆至汉营报名投效,不到旬日,便得数千之众。
    杨竦招降纳叛,见一切准备就绪,于是下令拔营急进,寻找叛军决战。于是连续三战,大破封离,斩首三万余级,获生口千五百人,资财四千余万,悉以给赏军士,军威大振。
    封离连战失利,见汉军势不可当,为保全性命,遂毒杀同事酋长,向杨竦乞降。
    杨竦接受封离投诚,厚加抚慰,并惩治奸猾侵陵夷民地方长吏九十人。
    其余三十多个部落闻说封离未被降罪,由此相继归顺,西南诸夷之叛遂平。
    字幕:西南烽火虽熄,西北狼烟又起。
    自永初元年罢除西域都护以来,西域诸国复受北匈奴役使,被其胁迫,寇掠汉朝边塞。
    元初六年,敦煌太守曹宗上书朝廷,建议出兵伊吾,招抚西域。
    汉安帝准奏,派遣行长史索班率千余人出屯伊吾,招抚西域诸国。
    车师前王与鄯善王复见汉家使节,皆都大悦,由是望风前来降附。
    北匈奴单于闻讯大怒,乃联合车师后部王,联合发兵攻陷伊吾,杀死索班而还。继又驱逐车师前王,重新控制天山北道,然后进逼鄯善国。
    鄯善王自知不敌,急忙发书遣使,向汉朝敦煌太守求救。
    曹宗闻说索班被杀,北匈奴兵又逼迫鄯善,遂具折进京,向朝廷请调精兵五千,要求进击北匈奴以为索班报仇,并复取西域之地,再建当年定远侯班超之功。
    邓太后览表,乃命三府廷议,特召军司马班勇到朝堂参会。
    字幕:班勇,字宣僚,班超少子。
    众公卿经过计议,多数主张闭玉门关以守,就此放弃西域。班勇大怒,独上奏议道:
    昔孝武皇帝患匈奴强盛,兼总百蛮,以逼障塞。于是开通西域,离其党与,论者以为夺匈奴府藏,断其右臂。遭王莽篡盗,征求无厌,胡夷忿毒,遂以背叛。光武中兴,未遑外事,故匈奴负强,驱率诸国。及至永平,再攻敦煌,河西诸郡,城门昼闭。孝明皇帝深惟庙策,乃命虎臣出征西域,故匈奴远遁,边境得安。及至永元,莫不内属。会间者羌乱,西域复绝,北虏遂遣责诸国,备其逋租,高其价值,严以期会。鄯善、车师皆怀愤怨,思乐事汉,其路无从。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今曹宗徒耻于前负,欲报雪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未度当时之宜也。夫要功荒外,万无一成,若兵连祸结,悔无及已。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今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兹径路,南强鄯善、于窴心胆,北扞匈奴,东近敦煌。如此诚便。
    邓太后览奏不决,遂将班勇奏疏示于众卿,命其公议上报。
    尚书览疏不服,乃问班勇:今设副校尉,派谁合适?又设长史屯驻楼兰,有甚好处?
    班勇答道:昔永平末始通西域,是派中郎将驻敦煌;后设副校尉驻车师管制胡虏,故诸胡甘愿归附,匈奴亦惧我威势。今鄯善王尤还乃是汉人外孙,如匈奴得志,尤还必死。如我出兵屯驻楼兰,足使鄯善归附,可谓两便。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