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乎心气已衰,第40届金像奖颁奖礼,获得提名的吴镇于甚至选择了不出席,结果是输给了逾八十岁复出拍戏的谢闲。
这是金像奖“欠”的三座奖杯。
另外有四个演员,也有绝对实力,即邵氏老臣狄笼、气场大佬万梓粮、“跛豪”吕良韦和“南海十三郎”谢君壕。
很巧合,在金像奖史上,他们都只得到过一次提名。狄笼输给了同部电影即《英雄本色》的周閏发,万梓粮输给了《垂帘听政》的梁稼辉,吕良韦输给了《双城故事》的曾志玮,而谢君壕则输给了《春光乍泄》的梁朝玮。
从根由上分析,当年的狄笼巅峰已过,表演也已经步入了固化期,而《英雄本色》的周閏发正好从小众电影转战商业类型片,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二人的当年各自不同状态写照。
初出茅庐的万梓粮,输给了同样初出茅庐的梁稼辉,更大的差距可能在导演的调教和电影品质上。
吕良韦输给曾志玮,是一场难解之局,当届金像奖也被炮轰为“圈子”游戏。
而谢君壕败于梁朝玮之手,是技法派与深度派的碰撞,输2.1得理所当然。
但无论有多少原因,这四个人都绝对值得一座金像奖影帝奖杯。
所以金像奖或应再“欠”四座奖杯。
在上述七人之外,尚有内地演员王学祈、姜纹和葛尤等演员,真以表演实力而论,拿一座金像影帝奖,其实皆可谓绰绰有余。
金像奖这种赛果极不“均衡”状态,一方面有其“造星”优势,比如五封、四封乃及三封影帝,在客观上就形成了一种强烈对比。
但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公信力的被质疑,加上“时间到了”的补偿机制,就更会加剧矛盾和不信任感。
所以逾四十年历史的金像奖,并没有铸起自己不可挑战的华语电影颁奖礼的权威地位。
基于香江电影的沉厚积淀,金像奖如果将视野放宽,不囿于香江一地,其实颇有潜质成为华语影坛的顶格颁奖典礼。
徐晋阳就想要把金像奖打造成为只看演技不看圈子的华语电影的顶级颁奖典礼,不能再被某些弄成港片自怨自艾的小圈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