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4章 乱局再起  盛唐挽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马璘心中阴搓搓的想道。
    然而拒绝也不好拒绝,因为李史鱼在华阴,管着粮仓,负责调拨粮秣。一旦马璘不听军令,马上断粮,然后以宰相的名义罢免马璘的官职。
    那时候,要不就鱼死网破,要不就认栽,马璘可以选的路子也不多。
    这支军队,是“朝廷”的军队,而非是他的私军。真要闹起来,马璘不占理。
    “孙将军,你有何良策”
    马璘面带愁容问道。
    “马将军修书一封,就说黄河浪急,时不时还能见到浮冰,乘船有些危险,走水路实非良策。
    不如走轵关,陆路安全。
    大帅既然已经平定洛阳,末将晚几天也不打紧。”
    孙志直嘿嘿冷笑了一声,接着说道“倘若李宝臣杳无音信还好说,他若是再写信或下令催促,则必定有诈!马将军东行走慢点,少带点人。末将以为,李宝臣就是想控制蒲州!”
    潼关已经在李宝臣的控制之中,若是蒲州也被控制,则关中通往东面的入口已经被堵死。
    李宝臣是想做什么
    马璘不寒而栗。
    之前长安出的那些事情,还没过去多久呢!
    他也不是想为某些人豁出性命,只是,李宝臣如果要做什么,马璘被殃及池鱼是难免的。
    他如何能当做没看见
    “如此,会不会不太好”
    马璘有些不确定的询问道,老实说,这些都是他和孙志直的推断而已,而李宝臣只不过是“正常”的下达军令而已。
    如果一切都只是他们两个的猜测,事后也会授人以柄,搞不好还会掉脑袋!
    这件事不好办了。
    “这样吧,你带五千兵马,走轵关。马某带五千人留守蒲州。
    看看李宝臣到底搞什么鬼。”
    马璘点点头说道。
    孙志直无奈,这种搞法两头不靠,无论如何都会吃瘪,又是何苦呢
    李宝臣摆明了是想血洗长安啊,要不然不可能把马璘支出关中。
    但他不是主将,说了也不算,只能长叹一声。
    很快,孙志直便领兵五千,前往轵关。他打算等到轵关后,再视情况,决定要不要跟河阳三城的守军换防。
    而马璘则是跟李宝臣写了封信,水路送到洛阳,信中把他与孙志直商议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全都说了一遍。
    总之就是我已经派副将,带了一部分兵马过来,算是执行了军令。但蒲州十分重要,不如等你派兵来蒲州后,我再出发。要不然蒲州丢失的责任,我马某人担当不起。
    ……
    北中城城头,李惟岳看着父亲李宝臣给自己派来的一些残兵弱兵,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内心充实着不满。
    请...您....收藏_6_9_书_吧(六//九//书//吧)
    在李宝臣计划中,此刻战争已经结束,关中朝廷也达到了既定目标即收复洛阳与河阳三城,收拾安守忠,收拾李怀光和控鹤军。
    可以算是全胜收场。
    如今这些战略目标都已经达到,至于收拾邺城的李归仁,乃至跟汴州那边掰掰手腕,那不是这一次出征可以办到的。
    战争准备都不够,也无法长期维持出兵的状态,浪战必败。
    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河阳三城,相对于洛阳而言更安全,而且更加狭小,更容易防守。
    李宝臣将这次大战后的伤兵,还有军中羸弱者,都一股脑的塞到北中城,其实也是有意锻炼一下嫡子李惟岳。
    让他可以找个机会收买人心。
    说实话,李宝臣对这个嫡子有些失望。因为对方的能力与心智,明显不如庶长子李惟诚,眼高手低办事浮躁。
    此番已然获胜,接下来的,都是些打扫战场的活计,收拾残兵之类的善后事宜。李宝臣觉得可以放开手脚,让嫡子好好熟悉一下军务,锻炼一下能力了。
    繁琐是繁琐了点,不过没有危险,最适合李惟岳这样的人。
    毕竟,这位嫡子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怎么能不学无术呢
    可惜李惟岳理解不了父亲的一片苦心,他只觉得李宝臣是在折腾自己。
    “李将军,大帅军令,即刻起出兵怀州城,夺取怀州。”
    正当李惟岳在城头愣神的时候,一个传令兵走上前来,将李宝臣的军令递给他。
    理论上说,怀州城现在应该是“无主之地”,但也不能排除,有些李怀光或者安守忠的残兵在此。
    这些散兵游勇不成气候,士气已经被打崩了,军心涣散。随便什么成建制的军队都能收拾他们。
    这是一个简单任务,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真正的简单任务。
    历代战争,通常数百士卒就能干这样的事情,甚至有过十多个人接管城池的战例。比如李宝臣本人,当初只带十六骑,就接管了一座城池。
    五千老弱残兵接管一座城,绰绰有余。
    在很多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