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这话说得在理,本想开口的几个考生又都不说话了。
「诸位,都少说两句,少说两句。某观之朝廷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将来一统天下者,必为昔日永王。」
一个叫萧复的考生插了句嘴。
「萧兄,你是驸马之子,消息灵通。你说这次朝廷出题,是个什麽意思啊?」
院子里最年轻的那个考生询问道,他叫刘从一,此刻不过十几岁,还是个少年郎。
「意思嘛……就是没什麽意思。这里又不是长安,某跟你们也是一样的。」
萧复长叹一声,有些无奈。
这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无言以对。
常衮的父亲是县令,关播是关羽后人,萧复的母亲是基哥之女新昌公主,刘从一则是曾经的礼部侍郎刘令植之孙,京兆少尹刘孺之之子。
他们没有一个人是普通人家出身的。
汴州朝廷的这次科举,直接将他们所有人的关系网都斩断,还不能行卷拓展关系。
能上不能上,全凭个人本事。
在他们这些「官二代」看来,汴州朝廷,当真是威严不可亵渎,有天命之相。
未来不可限量。
人就是这麽犯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也还好嘛,都是考的真才实学,夹带的还要去劳改,从前科举,哪里有过这般公平的?
诸位是想要平等,还是想谋特权?是想凭自己本事考中,还是希望随便考一下就能上?」
一直没说话的杨绾,替朝廷说了句公道话。
院子里陷入死一般的沉寂。杨绾这厮,直接把众人那层遮羞布给撕开了啊。
没错,他们这些官二代,要的并不是平等,而是倾向于他们的特权。
现在朝廷的科举已经「真正的」公平了,他们反倒是浑身不舒服。
就好像某个商家没有做成某一笔生意,就认为自己亏了一笔钱一样。
(本章完)
现在你是礼部尚书,要为国取材。请设计出你所想的科举考试制度细节,以及考试流程,越详细越好。
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有可取之处。
说这个老子可不困啦!
看到此题,杨绾大喜过望。
如果是其他考生看到这道题,那简直就想立刻冲出贡院把出题的考官给砍了!
但是对于杨绾来说,这道题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作为平日里的「键政达人」,杨绾对基哥时代的科举早就不爽了,曾经内心有很多阴搓搓的想法,也曾经幻想着「假如有天我身居高位,要如何如何」的幻想。
这不,「键政」的机会来了!
杨绾奋笔疾书,洋洋洒洒一大通。
他认为开元时期的「地方贡举」,已经成了当地大户与当地官员勾结敛财的工具,早就失去了初衷,地方上选上来到长安参加进士科的,都是些废物。如今也没必要恢复这样的制度。
还有什麽考生录取人数应该增加十倍啊,降低地方科举的分量和权重啊,把杂七杂八的科考项目都砍了啊之类的。
杨绾也是壮着胆子满嘴跑火车,能写的不能写的,他一股脑都写了。
等他从「暴走」状态恢复过来的时候,看到自己写下的答案,吓得额头直冒冷汗。
罢了,死就死吧。
杨绾选择一字不改,直接交卷。
下一题:
天子任命你为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你要怎样肃正百官风气,请列举几种办法,并详细叙述其运行方式。
看到这题目,杨绾非常确信汴州这个「朝廷」,那是真的在励精图治,为了做大做强而选拔人才了。只是,类似这样的题目,是不是太为难他们这些考生了?
绝大部分考生,一辈子没有接触过政务,谁能答得出这样的题目?
杨绾心中暗自揣摩,这次科举的录取标准,很可能跟考生们想的不一样。
类似的「考题轰炸」一个接一个,有的题目杨绾非常有底气,但有的题目,简直就是在吊打他。
一直考到夕阳挂天边的时候,贡院外的钟声才敲响。
杨绾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考场,却发现外面早已站满了人,他几乎是最后走出来的那一批人。
然而,提前出来的人,也只能在贡院的大院子里等待,不得离开。
「依次出门,十人一组!」
严庄扯着嗓子大喊道。
穿着粗布衣的方重勇,抱起双臂,装成他的随从,在一旁看热闹。
第一组,过。
第二组,过。
第三组……发现有人夹带!
那个长得如同肥猪一样的考生,被税警团的士卒按在地上,动都不能动。
严庄对崔乾佑微微点头,示意他可以抓捕。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