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4章 进退两难  盛唐挽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754章进退两难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经过一夜的挣扎与思索,天子李琦还是想明白了一件事
    生活常常就像是在被强暴,与其反抗后被绝望的毒打,还不如躺下来摆烂。胳膊肘有再多的想法,也是拧不过大腿的。
    所以天刚刚亮,李琦就迫不及待的乘坐马车来到了开封府衙。
    然后他就在府衙书房里,看到了一夜未睡,顶着黑眼圈的方重勇。
    两个顶着黑眼圈男人,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各自都有各自的疲惫。
    “陛下已经考虑好了吗”
    很久之后,方重勇用沙哑的声音询问道。
    “朕想过了,吐蕃小丑,杀我子民,朕不能当做不知道这些事情。
    既然现在要维护我大唐的威严,朕责无旁贷。”
    李琦说着昨夜想好的说辞。只是类似这样的场面话,连他自己都不信!
    “陛下虽然是御驾亲征,但也只需要在后方城池坐镇,稳定军心。前方厮杀,有微臣顶着。
    请陛下勿虑。”
    方重勇对李琦叉手行礼道。
    听到这话,李琦松了口气,他还真有点担心上前线。
    如果只是坐镇城池的话,那风险还是很小的。当然了,战局瞬息万变,什么时候都难说绝对安全。
    “如此,那便有劳官家了,朕随时都可以出发。
    只是,不知道官家有什么计划呢
    出兵河西,不夺取关中是不行的。朕听闻现在李抱玉和李宝臣,正在长安附近打得不可开交,官家打算怎么办呢”
    李琦有些疑惑的问道。
    他对于方重勇的决定感到很诧异,更是不明白对方要如何去做这些。
    事实上,汴州距离河西太远,其间变数,实在是一言难尽。在李琦看来,方重勇完全不需要着急,只需要安安静静等待,等吐蕃人跟李宝臣他们打累了,到时候再去将他们一锅端,岂不美哉
    这也是严庄的意见。
    “陛下,微臣打算以您的名义,发讨吐蕃的檄文,并劝说李宝臣与李抱玉二人能暂时放下成见,一同对外。”
    方重勇实话实说道。
    李琦本来只是随口一问,结果听方重勇这么说,顿时感觉事情有点不太对劲。
    “官家,朕一向都是不管政务军务的,说了朕也是一头雾水。只是,让两只猛虎握手言和这般的事情,多少还是有点……”
    李琦不知道该怎么去说。
    李宝臣就不说了,那都是造反起家的。就说李抱玉,手中精兵数万,还占据河东。
    你发个檄文,就让李抱玉乖乖听话,然后跟着一起去河西打吐蕃人。
    是不是有点儿戏了呀
    “请陛下放心,微臣自然有办法说服他们。”
    方重勇淡然说道,不想继续解释细节了。
    李琦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本来还想再说些什么,又想想自己傀儡天子的身份,最后还是没有把话讲出来。
    方重勇将桌案上那封连夜写好的《命方清等讨吐蕃诏》,递到了李琦面前。
    李琦也不说什么,一目十行的看完,心中顿时明白了一切。
    在诏书中,他作为天子,任命方清“持节”“河西镇军大总管”,对李宝臣和李抱玉等人也皆有任命。
    诏书本身没有什么强制约束力,但李宝臣和李抱玉却不能不接。
    要是不接,必定会被世人所鄙视,国家危难之际只顾内斗,军心士气也会大受打击。
    接了,那便是名义上归属于李琦旗下。
    换言之,大家现在先不说什么正统问题,暂时一致认定李琦为大唐正统,旗下军队皆为官军。
    或许依旧是听调不听宣,但至少公布的,是一致对外要赶走吐蕃。
    谁要是在私底下互相攻伐,那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后名声要烂到家。这便是所谓的“名正言顺”,其实并不要求对李抱玉和李宝臣他们的兵马进行大规模整编。
    李琦也不得不承认,方重勇这一招很好用,或者说,让李宝臣他们投鼠忌器。
    “既然官家都已经决定了,那朕便将这封讨吐蕃檄文昭告天下吧。”
    李琦点点头道,心中稍稍安定。
    说完,他便找了个由头,起身离去。方重勇将其送到府衙门外,看着李琦的马车缓缓离去,这才松了口气。
    搞定了最容易搞定的一个环节,接下来,该是说服手下亲信幕僚了。
    方重勇也知道,肯定很多人觉得,现在去凉州打吐蕃人很不值得之类的。
    他要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说服他们拧成一股绳。这既是在团结手下人,也是在理顺内部关系。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无论是做什么事情,只有让手下人心服口服,把利弊得失跟他们说明白了,这些人做起事来才会全心全意。
    如若不然,强行推进的话,一旦上了战场,身后有人搞幺蛾子,或者摸鱼出工不出力,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