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带信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贝守一说:”那是一个年轻的白衣女子,颇有姿色。昨日她闯大殿,说要见一个叫奥敦的女冠。本宫向来无女冠修习,说与她听了,她却不信,且言辞间对本宫甚是无礼,还贬低本宫弟子武功。本宫想给她个教训,便与她动起手来。谁知那女子年纪虽轻,剑法着实了得,且出手狠辣,眼看就要伤了本宫弟子。朗主持不得已出手击伤了那女子。她逃走后,本宫唯恐有人会来寻仇,这才不得不小心提防。“
    道一听罢,站起身,躬身到底,然后说:”请两位主持恕罪,弟子此番前来参拜两位主持,一是奉师命拜访洞霄宝宫,二来也是为了这女子的事。“
    听到此话,朗如山和贝守一不约而同地挺直身子,脸上也变得严肃。
    道一继续说:”此女子世居终南山,与敝教颇有渊源。此番她也是奉其师之命下山,寻访奥敦女冠探讨内丹修法。奥敦女冠乃先师祖玉阳子之徒,居毫州洞霄宫。怎奈此女子从未下过终南山,只知余杭洞霄宫威名,以为奥敦女冠就在此地。弟子奉师命南行,与她在杭州城偶遇。弟子原本计划拜访完杭州道观后,再来洞霄参拜,却听闻她昨日在洞霄宫受伤,想必是发生了误会。故先来洞霄拜见两位主持,并向两位主持请罪,同时恳请两位主持能赐予解药。
    此女子年幼无知,在言辞上得罪了贵宫,如今她也十分后悔,但因伤势严重,不能前来。待伤好之后必当亲自前来谢罪。“
    贝守以听完微微一笑:”恐怕这才是毛道侄翻墙进入洞霄宫的原因吧。“
    道一连忙说:”弟子不敢,实在是此二事凑巧一同发生,二位乃大德高道,这小女子年幼无知,定是她目中无人,口出狂言,才惹来此祸。主持定是想给她个教训。如今她身受重伤,性命危在旦夕,若无解药,性命必然不报。弟子想此实非两位主持用意。“
    朗如山道:”我的确不想伤她性命,故而才使了三分内力在打妖鞭上,否则她焉有命在。“
    “原来主持鞭上无毒,弟子...“道一稍微一顿才继续说,”听闻她伤势,还以为鞭上有毒,这才说请赐解药。”
    朗如山哼了一声:“本宫乃名门正道,岂能用毒虫蛊降之类的邪术。若不是她身法形似某人,连那三分内力我也不会随便用上。”
    见道一露出不解之色,朗如山起身说:“请毛道侄随我来。”
    三人转出房,沿走廊行了数十丈,来到一间小殿。里面祭坛上排列着众多先人牌位。
    朗如山示意道“先考吴公讳仁书之灵位”。
    朗如山说:“数十年前,曾有一白衣女子闯入洞霄宫,不由分说杀了我吴师叔。我当年虽年幼,却牢记得此女子身法,与昨日那女子颇为相似,因此手上才多了三分劲。”
    “原来如此。”道一对牌位行了礼后又说,“想不到朗主持内力如此深厚,运于鞭上能让伤势如同中毒一般。弟子无知,再次肯请主持见谅。”
    朗如山说:“此种内力虽不是毒物,但要解去也如同解毒一般。这便是解药。“
    他从怀中取出一拇指大小的药瓶,继续道:”分六次口服即可,每日两次,三天即可痊愈。另外,你答应我一件事。“
    道一见朗如山肯赐解药,心中十分高兴,忙说:”请主持明示。“
    ”痊愈之后,你要带她立即回终南山,今后越少下山越好。“
    见道一露出迷惑之色,朗如山自己却显得有点羞愧。
    ”方才贝主持说她颇有姿色,何止是颇有姿色。古人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说的便是她那样的女子。“
    道一愕然。
    朗如山继续说:”既有此倾城倾国之色,在江湖上游荡,日久必生祸端。毛道侄,我看你似乎不信,说来惭愧,敝宫道士大多修为有成,即便是初入者也历来严守戒规。但昨日此女子一来,众人目光皆放在她身上,一刻不肯离开。贫道心知,他们已被其美色所惑。多年清修尚不能抵御片刻。此女子魅惑之力可见一斑。“
    道一点头称是,心里却在想,什么魅惑之力,分明是你这儿的道士久居深山,见的女人太少了。一看到美貌姑娘,魂都飞了。哪象我?
    想到这里,道一又不自信起来。
    只听朗如山又说:“若毛道侄可将她早日带回终南山,实乃江湖幸事。”
    道一拱手道:“弟子明白。弟子会尽力而为,劝她早日回山。毕竟她是奉师命去洞霄宫寻找奥顿女冠,见到后自当早日回山,绝无在四处游荡之理。”
    朗如山点头,将手里的药瓶递给道一。
    这时,贝守一来到近前,说:“既然毛道侄要回临安,不如那件事请他顺路一并办了如何?”
    朗如山想了想,点头道:“也好。你派人去找叶居士。我来写那封给齐真人的信。”
    贝守一点头后离开了小殿。
    朗如山领道一回到方丈小院,取来纸笔,开始写信。道一挂念箐儿的伤势,一颗心早已飞回临安。
    一刻漏后,贝守一走进来。朗如山的信也刚好写完。贝守一看了一遍后,两人各自署名,把信交给了道一。
    贝守一又取出一封信说:“叶居士早已写好回信。”
    朗如山在一旁道:“叶居士姓叶名林,是浙西儒学提举叶李之兄。毛道侄也许不知,叶李乃两浙名士,曾起草上书给宋帝揭发奸臣贾似道,后因此被贬,隐居富春山。两年前却受丞相安童之邀,出任浙西儒学提举。现叶李受命广邀大宋遗臣至临安,似是要请众人出山为元廷效力。叶林已久居我洞霄多年,此番也受到其弟叶李力邀。
    叶居士既然已写好回信,想必是不肯去临安见其弟。毛道侄既然要回临安,请将此信顺便交予叶李。最好交到他手里。”
    “在下自当效力。“道一拱手说,”请问叶李现居何处?”
    “叶李乃临安名人,又是此会召集人,必在其府中,你一问便知。”朗如山又说,“另外,倘若毛道侄在临安恰好遇见另一位洞霄宫居士邓牧,烦毛道侄对他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他自会明白。”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