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9章 那边风景独好  盛唐挽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意卖弄一下箭术,又换了一只手,再射一箭,又中靶心。与刚才那一箭,几乎是脸贴脸。

    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没有任何阻塞。

    “好个左右开弓!”

    王难得拍案而起,喜上眉梢。但接下来仍然只说了一句:“下一个!”

    何百万在看台上看傻眼了,之前那些都还算正常,左右开弓的人以前也不是没听说过。

    然而他后面还看到了“拐弯箭”“空手接白箭”等花活,如同杂耍一般的箭技。

    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练出来的。

    “看到了吧,射术乃是君子六艺之一。汴州武德昌盛,尔等放心经商便是。”

    看台之上,方重勇脸上带着神秘微笑,意味深长的对何百万说道。

    他相信今日想表达的意思,何百万应该已经领悟到了。

    老老实实的经商,这些丘八就会保护他们不被贼寇劫掠。若是不老实,方重勇也不介意让这些人明白什么叫“君子六艺”。

    被捆起来当靶子射,肯定不是什么好玩的活计。

    ……

    豫章城南,是荆襄军大营所在。

    秋雨绵绵下个不停,一阵雨之后,气温就要往下降一点。此刻在中军大帐之内,青瓷烛台上凝结着蜡泪,好似哭泣一般。

    淋成落汤鸡的颜真卿摘下斗笠,蓑衣还在淅淅沥沥往下滴水。

    鲁炅上前抱拳行礼,随即挥手屏退亲兵,帐外顿时响起兵戈碰撞声。穿着蓑衣的亲兵们不惧雨水,将大帐围成铁桶,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二人落座之后,鲁炅这才面露苦笑,点燃了炭盆给颜真卿烤火。

    “颜相公一路辛苦了,只是,您何苦蹚这浑水呢?”

    鲁炅抓起炭盆里烤焦的胡饼掰开,递给颜真卿一半。焦黑碎屑落在鄱阳湖的水寨布防图上,他无奈叹息道:“卢杞那奸贼弄出来的童谣,陛下居然真信了?陛下怎么连这么拙劣的谣言都没看出来呢?”

    鲁炅言语中带着强烈的不满。

    颜真卿没有搭腔,他凝视着地图上鄱阳湖汴州军水寨所在的位置,那是这些时日鲁炅命麾下斥候反复侦查确认过的。

    两军对垒,明面上都没有什么破绽,看来这一战有得打了。

    颜真卿哀叹一声,将三枚新铸铜钱拍在案头,惊得炭火噼啪炸响。

    “这是今早在城中黑市收的,不是为了这钱,颜某还不至于淋雨。”

    颜真卿指尖抚过钱币边缘的毛刺,继续说:“铸造工艺一般但含铜九分,比官钱重三钱分。若在洪州流通三月,百姓便会自发毁官钱铸私钱。如今豫章百姓皆言此钱乃是你所铸。你说此事要如何收拾呢?”

    唐代的铜钱,是一个很奇妙的物件。

    朝廷可以铸,权贵大户们可以铸,节度使可以铸,甚至不怕死的商贾们,逼急了也能铸,行业门槛极低,更不存在什么技术问题。

    市面上也混杂着各种朝代的铜钱,大家都是以“有铜无铜”作为评价标准的,币值如何是有个很“弹性”的尺度,不能一概而论。

    历来朝廷都有“铸大钱”和“铸小钱”的行为,民间也有各自的应对办法。

    铸大钱就是铸造精美且含铜量极高的铜币,一枚抵得上十枚百枚普通钱币。南陈的“叉腰钱”就是典型。

    而铸小钱则更普遍,就是把原本的铜币缩小,减少含铜量。像南梁直接铸铁钱,已经是完全不装了,公开抢劫。

    这些都是官府掠夺民财的粗暴手段。没什么技术含量,全凭手里握着刀。

    唐代著名的“开元通宝”,便是在铸大钱与铸小钱之间寻找了平衡之法,于是成为了广为流传的著名铜币。

    卢杞这一招的毒辣便在于此,操作很小,影响很大,而且会坏事!

    看到这三枚铜币,鲁炅无言以对。这种事情,要证实不容易,要证伪却也很难。朝廷固然不能确定是鲁炅办的,但鲁炅也没办法证明不是自己做的呀!

    这种事情越描越黑,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辩解。

    “颜相公应该知道鲁某的为人,若是要反,不必等到现在,当年便多的是机会。”

    鲁炅叹息说道。

    “陛下有陛下的难处。如今唯有打赢这一战,一切谣言便会不攻自破。”

    颜真卿摆摆手,阻止鲁炅继续说下去。现在说什么都没用,直接拿战绩说话,卢杞这种小人,便没有发挥的空间了。

    “想赢汴州军谈何容易啊。”

    鲁炅从桌案上镇纸下面抽出一张纸,递给颜真卿。

    这是斥候侦查到鄱阳湖西岸的情况,以及李光弼麾下水军的底子。

    “当初,方清将汴州水军的骨干,交给了李光弼,与李光弼麾下骑军对调。所以我们现在面对的,并不是什么北方汉子不通水性不识舟楫。”

    鲁炅面色肃然说道。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就是因为知道李光弼麾下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所以才不能贸然动手啊!

    “原来是这样。”

    颜真卿恍然大悟,这么重要的情报,他们之前居然都不知道!

    “再有,李光弼是王忠嗣义子,而方清是王忠嗣女婿,所以李光弼此战必定是出死力,为他自己的前程谋划。

    用计策分化拉拢,只怕也很难奏效。

    以末将愚见,想要赢唯有拖时间。

    越拖到后面,末将麾下这支水军便越强。而李光弼的人马,不过是汴州朝廷的偏师,短期内是不会再增加了。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